楝果情
童年的记忆总是美好的。在我的童年的记忆中,冬天打楝树果子到大营供销社卖最令人难忘!那时我上初中,正是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年头,老师们不敢教,我们玩得自在。一般是上午上课,下午勤工俭学。老师带领我们给生产队初夏拾麦穗,秋天拾棉花。冬天则是我们小朋友自发组织打楝树果子。
那时各个乡(当时称人民公社)的供销社都收购楝树果子,三分钱一斤。据说是用于制造肥皂。我们那时十二三岁,爬树像猴子一样灵活。每天下午我们从学校早早地放学回来,又没有家庭作业,就是满天的玩,于是我和好伙伴康勇就商议来打楝树果子卖钱。一拍即合,两人各自从家里拿了长竹杆、篮子就爬树打楝树果子了。
两人先从自家的楝树打起。那时楝树特别多,家家户户的门前屋后、河沿沟边全都是楝树。我们通常是爬上树用竹杆打,把果子打掉到地上,然后再从地上拣到篮子里。遇到斜到河里的树,我们就直接到树上摘。也有几次因树枝小,不能承受我们的重量而折断,但我们太灵敏了,每每都化险为夷。那时,大人们都在集体做工,无暇顾及我们。晚上回来看见我们打了许多楝树果,也就是要我们注意安全。我们从小就练就了一手爬树掏鸟窝的绝活,他们心中有数,所以也就不过分说什么。仅一星期,我们就打了八十几斤。
星期天早晨,父亲早早的起床,把楝树果子用四个蛇皮袋装扎好,又找来两根小扁担,一切装备就绪,就让我们俩人试试,看挑得动挑不动。我们俩人一试,觉得轻飘飘的,两人的父亲正好到集体做工,就帮我们把担子一直送出村,并千叮嘱万嘱咐,路上小心,挑不动就歇歇。
接过担子,我们嘴上连连答应,心里却在暗暗发笑:这么轻的担子,我们还要休息?俩人顺着海河圩堤飞快地往大营走去。
从我们村到大营有四公里路,我们终于体会到“远路没轻担”的真正含义!开始的两公里路我们没费吹灰之力,后来就越走觉得担子越沉了。歇了两次,离大营还有半公里路,而我们俩人的肩膀已经疼得不能搁扁担了。怎么办?回家是肯定不行的,总不能把四个袋子和楝树果子丢掉!
康勇说:“我们把四个袋子合并为两个袋子,然后扛着走。”于是就照他说的话做。扛着袋子继续往大营跑,果然肩膀不那么疼了!那真是一道奇特的风景:长长的海河圩堤上,两个少年,一手拿扁担,一手扶住袋子,艰难地往西走!那滋味可真不好受!谢天谢地,终于到了,我们俩满头大汗,身子骨好像全散了架。一过秤,八十八斤。当我们拿着二元六角四分钱时,肩膀的疼痛全烟消云散了。
一人买了两个五分钱一个的大糖烧饼,一边吃一边散淡地往家跑,那种兴奋、自豪、满足,非亲身经历是无法了解的。俩人在路上边走边谈,是那样的惬意!当我们到家是,大人们还没放中饭呢!
吃过中饭,我们又马不停蹄地继续打楝树果子了。因为我们两人已商定:一定要积攒够下一学期的学杂费。
果然,一个冬天我们两人除去每次上大营买烧饼吃,还分别积攒了七元二角四分,离学杂费八元钱只差七角六分,把爸爸妈妈乐得逢人就夸我们有本事。
那时各个乡(当时称人民公社)的供销社都收购楝树果子,三分钱一斤。据说是用于制造肥皂。我们那时十二三岁,爬树像猴子一样灵活。每天下午我们从学校早早地放学回来,又没有家庭作业,就是满天的玩,于是我和好伙伴康勇就商议来打楝树果子卖钱。一拍即合,两人各自从家里拿了长竹杆、篮子就爬树打楝树果子了。
两人先从自家的楝树打起。那时楝树特别多,家家户户的门前屋后、河沿沟边全都是楝树。我们通常是爬上树用竹杆打,把果子打掉到地上,然后再从地上拣到篮子里。遇到斜到河里的树,我们就直接到树上摘。也有几次因树枝小,不能承受我们的重量而折断,但我们太灵敏了,每每都化险为夷。那时,大人们都在集体做工,无暇顾及我们。晚上回来看见我们打了许多楝树果,也就是要我们注意安全。我们从小就练就了一手爬树掏鸟窝的绝活,他们心中有数,所以也就不过分说什么。仅一星期,我们就打了八十几斤。
星期天早晨,父亲早早的起床,把楝树果子用四个蛇皮袋装扎好,又找来两根小扁担,一切装备就绪,就让我们俩人试试,看挑得动挑不动。我们俩人一试,觉得轻飘飘的,两人的父亲正好到集体做工,就帮我们把担子一直送出村,并千叮嘱万嘱咐,路上小心,挑不动就歇歇。
接过担子,我们嘴上连连答应,心里却在暗暗发笑:这么轻的担子,我们还要休息?俩人顺着海河圩堤飞快地往大营走去。
从我们村到大营有四公里路,我们终于体会到“远路没轻担”的真正含义!开始的两公里路我们没费吹灰之力,后来就越走觉得担子越沉了。歇了两次,离大营还有半公里路,而我们俩人的肩膀已经疼得不能搁扁担了。怎么办?回家是肯定不行的,总不能把四个袋子和楝树果子丢掉!
康勇说:“我们把四个袋子合并为两个袋子,然后扛着走。”于是就照他说的话做。扛着袋子继续往大营跑,果然肩膀不那么疼了!那真是一道奇特的风景:长长的海河圩堤上,两个少年,一手拿扁担,一手扶住袋子,艰难地往西走!那滋味可真不好受!谢天谢地,终于到了,我们俩满头大汗,身子骨好像全散了架。一过秤,八十八斤。当我们拿着二元六角四分钱时,肩膀的疼痛全烟消云散了。
一人买了两个五分钱一个的大糖烧饼,一边吃一边散淡地往家跑,那种兴奋、自豪、满足,非亲身经历是无法了解的。俩人在路上边走边谈,是那样的惬意!当我们到家是,大人们还没放中饭呢!
吃过中饭,我们又马不停蹄地继续打楝树果子了。因为我们两人已商定:一定要积攒够下一学期的学杂费。
果然,一个冬天我们两人除去每次上大营买烧饼吃,还分别积攒了七元二角四分,离学杂费八元钱只差七角六分,把爸爸妈妈乐得逢人就夸我们有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