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里最珍贵的细节

作者:未知 来源: 网络 时间: 2019-04-06 11:08 阅读: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人事的变迁,常常忆及过去的一些往事和朋友,而每当忆及某一朋友时,关乎这个人的,总是几个重要的细节,即使是一个动作、一个微笑、一句话。
  “细节”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细小的环节或情节。”记得着名作家冰心在谈到苏轼的名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时曾经感触地写道:“人生经得起追写几次的往事?生命刻刻消磨于把笔之顷……”的确,人生经得起追写几次的往事?在我的记忆里,有关亲人、朋友的,最清晰、最刻骨铭心、经久不褪颜色的一幕总是关联一个个小小的细节。这些细节所透露出来的真诚、善意、温暖,在不经意间,呈现在我的眼前,使我怦然心动,周身充满热流,在内心的深处刻下印记,从此留存在漫漫逝去的时光里,成为人生里最珍贵的美好回忆。
  但是,细想起来,人生之中这样“细小的环节或情节”何止千千万万,而为什么有的成为了典型的“细节”,而有的,或者大多数的,却成为了“盲点”,不起一丝波澜就滔滔远去如东逝之水呢?这是因为我们缺乏感知的、敏感、柔软的心吗?还是因为这些不足以打动我们的心?这恐怕是由处事者外在的环境和内在的心理遭遇等多方面因素所决定的一种特定情境吧。是“沙漠里的绿洲”?是“焦渴者的甘泉”?是最有心的人给予最需要的心灵的珍贵养料?又仿^***是“雪夜里的炭火”?是“他乡遇见的故知”?总之,是在内心深处里的一次恰好而珍贵的遇见,是两颗赤子之心的碰撞,震颤出的一串串火花……
  九岁那年,因治疗背部的血管瘤,需作半年的电疗,因而第一次离开农村的家,走进了城市,和父亲一起,借住在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单职工宿舍里,单间的平房,比邻而居的,是一位三十多岁,留齐耳短发、戴一圈一圈厚眼镜片的阿姨,她带着一个两、三岁的淘气男孩。闲暇时,我看着阿姨手忙脚乱地在门口做饭、带孩子,便常帮她看孩子、端水、拿煤球等等,阿姨回馈我的糖果、点心,则一律谢绝留给小弟吃。一次做电疗回来,看到阿姨正在门前笨手笨脚地擀面条,脸上、身上满是面粉,小男孩也是满头、满脸的面粉,正抓着面粉闹得不亦乐乎,阿姨急得满头大汗却毫无办法,我当即端来半盆清水哄小弟到一边玩耍,阿姨这才趁机擀好了面条。父亲正好从食堂打稀饭回来,阿姨张着两手的面粉,笑吟吟地、用她纯正、好听的普通话对父亲夸奖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啊。真是个又懂事、又乖巧,聪明能干的优秀孩子。”我自幼生长在一个传统、保守、谦恭的农村家庭里,祖祖辈辈、亲戚朋友没有夸自家孩子的习惯,长到九岁,这是我第一次听到的褒奖而肯定的话。这一天的傍晚,我趁父亲不在屋里,悄悄地闭了门,搬来小板凳,踩着凳子、踮起脚尖,勉强地从门边墙壁上挂着的小镜子里照见自己的脸:黑黑的齐眉的刘海,大而亮的黑眼睛,白里透红的面颊,红红的嘴唇,这一切,都是阿姨断断续续告诉我的,我由衷地相信阿姨,因为据说阿姨是搞科学研究的大学生呢!在我对着镜子一一得到印证之后,我禁不住轻声地问镜子里的自己:“你真得是个又懂事、又乖巧,聪明能干的优秀孩子吗?”从那一刻起,我在自己懵懂而空白的心灵里确定了自己的位置。
  多少年后,我依然清晰地记着这一幕,也许从那一刻起,就奠定了我一生的人生基调吧!每当我在人生的旅途中跌倒、经受挫折、失败时,那位不知姓名的阿姨,张着两手的面粉,笑吟吟地、用她纯正、好听的普通话说出的那句话,就响彻我的心底……
暂无评论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