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却了家园的中国人
我走在街道上,这是我们这个城市最繁华的地方。除了琳琅满目的广告牌,人流应该是最抢目的风景了。脚下布满钢精的混泥土街道显然很踏实,这毋庸置疑。但我的心中并不像能够支撑相当重量的街道那样踏实,我总觉得人流也像弥漫在空气里的尘埃一样没有着落。这种不安全感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流离失所的可怕。我需要真实而温暖的家园,而我不知道我的家园在哪里?更不用说我们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
我倒不是担心蜘蛛网一样的地铁、防空洞以及别的什么地下设施会让我们这个城市沉沦。我怀疑城市是一个圈套,让我们的一生在这里走一个怪异的圈。
困难的是我现在不得不这样走下去。我得去买米、买菜、买衣服、买避孕套以及其他生活用品。如果不走在街道上,我们当然无法活着。人类真是有意思的动物,为自己营造了城市之后,就基本上把自己圈定在这个域界里了。我们诞生在这个城市,但人造的城市怎么会是我们坚实的背景呢?我们的祖先和其他生命一样,是大自然孕育出来的,可是我们却找不到创造我们的地方了。我们的故乡在森林里,不管是巢居,还是穴居,只有那里才是我们的故园。
我们知道是历史把我们带到这里来的,带到一个几乎找不到自然踪迹的地方。我们看不到泥土,那充满生命质感的、血肉一样温暖而鲜活的泥土早被我们埋葬在地底下了。路边沾满灰尘的树和公园里整齐划一的草地,总是按照人类愿望的方式,被布置成扭曲的生命。只有在雨天,我们或许还可以从雨滴里闻到些许自然的气息,因为人类极尽能事地把地球表面折腾得面目全非,却奈何不得空白的天空。有趣的是,恰恰相反,我们自己却像尘埃一样被虚悬在城市的上空。
中国辽阔的疆域内有广大的乡村,这是唯一值得我们庆幸的事。只有依靠最简单物质条件和接受最少文明异化的、那些居住在乡村的人,才享用着最高程度的自然的恩泽。他们还依然能够活在自然的怀抱里——虽然这种自然的程度也已经大大减低了,到处留下了锄头切割的伤痕。
可是,连这样的好景恐怕也不会太长了。当下,在“消灭农村”(让农村变成城市)、“消灭农民”(把农民变成市民)的强势口号下,中国的乡村正以异乎寻常的速度走向消亡。一个庞大的民族正在用最低级的杀鸡取卵的方式“致富”。这不由让人想起揠苗助长和大炼钢铁。
与此相对应,中国迅速城市化的现状使自然态急剧沦丧。一座座城市正像坟场一样速速崛起,城市的建筑物正像墓碑一样密密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中国至少有四十二个城市在叫嚣着要建立国际大都会,这还不包括十几座已经是大都会的城市。建立所谓的现代化国际大都会成了中国人所特有的最荒诞的集体无意识,不仅仅因为人口众多的缘故吧?中国的大城市都大得惊人,人口在几百、上千万的城市比比皆是,事实上,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中国的大都会在世界上都是无与伦比的,就像中国人自己生产的垃圾一样。我们完全有理由宣布,我们正以垃圾的身份生活在垃圾场里。
相比之下,西方人在短暂接受文明的异化之后很快就找到自己的故园了。他们出于人类群体生存的需要也曾有节制地建立了自己的城市。姑且不论他们相对小巧的城市,与中国的大都会相比是怎样地贴近自然,只要有少许的可能他们都会选择逃逸城市,在乡村过起尽量符合自然性的田园牧歌式的生存方式。
而我们一如既往浑浑噩噩地生活在浑浑噩噩的大城市里,并且乐此不疲。乡村的消失,伴之而来的自然是城市的膨胀。城市人偶尔也叶公好龙式地外出旅游,以感受自然的气息,而事实上他们大多数仅仅是做着为照相机和摄象机服务的旅游活动,因为我们的感官早已失去感受大自然气息的功能了,我想这绝对不仅仅因为审美疲劳。
在城市化过程中,新进城的人似乎相对幸运多了,因为他们有故乡。有千丝万缕的血脉把他们与乡下联系在一起,因而,他们不时有机会被动地汲取自然的养分。相对于几代都生活在大都会的人来说,他们或许还能在更高的程度上把脚踏在真实的土地上感受滋润和温暖。而彻底的城里人就只能接受荒凉的事实了,也许终其一生也没有过把心贴在泥土上的记忆。
我们或许还有足够的能力想象,做为个体生命的人类在孕育万物的大自然面前是怎样的微不足道。我们的生命微弱得只有在自然的怀抱里才有可能最低程度地按照自然的法则存活着。而我们却被囚禁在我们自己建立的城市樊笼里,我们离自然是那样遥远,远得不仅听不懂、甚至听不到自然的语言,这是多么可怕的事!
我倒不是担心蜘蛛网一样的地铁、防空洞以及别的什么地下设施会让我们这个城市沉沦。我怀疑城市是一个圈套,让我们的一生在这里走一个怪异的圈。
困难的是我现在不得不这样走下去。我得去买米、买菜、买衣服、买避孕套以及其他生活用品。如果不走在街道上,我们当然无法活着。人类真是有意思的动物,为自己营造了城市之后,就基本上把自己圈定在这个域界里了。我们诞生在这个城市,但人造的城市怎么会是我们坚实的背景呢?我们的祖先和其他生命一样,是大自然孕育出来的,可是我们却找不到创造我们的地方了。我们的故乡在森林里,不管是巢居,还是穴居,只有那里才是我们的故园。
我们知道是历史把我们带到这里来的,带到一个几乎找不到自然踪迹的地方。我们看不到泥土,那充满生命质感的、血肉一样温暖而鲜活的泥土早被我们埋葬在地底下了。路边沾满灰尘的树和公园里整齐划一的草地,总是按照人类愿望的方式,被布置成扭曲的生命。只有在雨天,我们或许还可以从雨滴里闻到些许自然的气息,因为人类极尽能事地把地球表面折腾得面目全非,却奈何不得空白的天空。有趣的是,恰恰相反,我们自己却像尘埃一样被虚悬在城市的上空。
中国辽阔的疆域内有广大的乡村,这是唯一值得我们庆幸的事。只有依靠最简单物质条件和接受最少文明异化的、那些居住在乡村的人,才享用着最高程度的自然的恩泽。他们还依然能够活在自然的怀抱里——虽然这种自然的程度也已经大大减低了,到处留下了锄头切割的伤痕。
可是,连这样的好景恐怕也不会太长了。当下,在“消灭农村”(让农村变成城市)、“消灭农民”(把农民变成市民)的强势口号下,中国的乡村正以异乎寻常的速度走向消亡。一个庞大的民族正在用最低级的杀鸡取卵的方式“致富”。这不由让人想起揠苗助长和大炼钢铁。
与此相对应,中国迅速城市化的现状使自然态急剧沦丧。一座座城市正像坟场一样速速崛起,城市的建筑物正像墓碑一样密密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中国至少有四十二个城市在叫嚣着要建立国际大都会,这还不包括十几座已经是大都会的城市。建立所谓的现代化国际大都会成了中国人所特有的最荒诞的集体无意识,不仅仅因为人口众多的缘故吧?中国的大城市都大得惊人,人口在几百、上千万的城市比比皆是,事实上,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中国的大都会在世界上都是无与伦比的,就像中国人自己生产的垃圾一样。我们完全有理由宣布,我们正以垃圾的身份生活在垃圾场里。
相比之下,西方人在短暂接受文明的异化之后很快就找到自己的故园了。他们出于人类群体生存的需要也曾有节制地建立了自己的城市。姑且不论他们相对小巧的城市,与中国的大都会相比是怎样地贴近自然,只要有少许的可能他们都会选择逃逸城市,在乡村过起尽量符合自然性的田园牧歌式的生存方式。
而我们一如既往浑浑噩噩地生活在浑浑噩噩的大城市里,并且乐此不疲。乡村的消失,伴之而来的自然是城市的膨胀。城市人偶尔也叶公好龙式地外出旅游,以感受自然的气息,而事实上他们大多数仅仅是做着为照相机和摄象机服务的旅游活动,因为我们的感官早已失去感受大自然气息的功能了,我想这绝对不仅仅因为审美疲劳。
在城市化过程中,新进城的人似乎相对幸运多了,因为他们有故乡。有千丝万缕的血脉把他们与乡下联系在一起,因而,他们不时有机会被动地汲取自然的养分。相对于几代都生活在大都会的人来说,他们或许还能在更高的程度上把脚踏在真实的土地上感受滋润和温暖。而彻底的城里人就只能接受荒凉的事实了,也许终其一生也没有过把心贴在泥土上的记忆。
我们或许还有足够的能力想象,做为个体生命的人类在孕育万物的大自然面前是怎样的微不足道。我们的生命微弱得只有在自然的怀抱里才有可能最低程度地按照自然的法则存活着。而我们却被囚禁在我们自己建立的城市樊笼里,我们离自然是那样遥远,远得不仅听不懂、甚至听不到自然的语言,这是多么可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