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到了德雷克斯勒
女朋友打电话来说德雷克斯勒到她学校,并问我知道他是谁吗?对于德雷克斯勒,我只知道他的外号叫“滑翔机”,在NBA名气不小。至于他长得什么样,身高体重什么的我不得而知。自从乔丹退役后,除了有姚明的比赛偶尔看看外,NBA似乎离我越来越远。至于姚明,正如他所代言的联通一样,信号不是太灵,水平发挥不稳定,看他比赛总是提心吊胆,好象我用的联通信号一样,随时担心信号连接不上,尤其在比较偏僻的乡村。
刚好我也没有课,看看时间也只有十点不到,到女友学校也不远,便搭上702路公交去看看热闹。
长这么大,其实我还没有见到过一个名人。很久以前,在我读初中的时候,听说有个文学家到我们哪里开文学讲座,好象是写《赤橙黄绿青蓝紫》还是写《锅碗瓢盆交响曲》的,那时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正是文学热的时期,一个全国著名的作家来到我们的小县城,自然比较轰动。可惜我是在他走后才知道这个消息,当时深感惋惜,后来每看到那位作家写的文章的时候总是会遗憾无缘见上一面。但似乎总觉得他特别熟悉,因为他曾经离我学校也就不到一千米的距离。可是就是这点距离,让我与一位称得上名人的名人失之交臂。
再次见到一位在某些少男少女眼中的名人是位韩国人。03年在厦门的时候,到一个书店淘书。那书店的大厅里聚集了几百名看上去有点另类的少男少女,自然是女学生居多。看看那里的宣传招贴,原来是一位韩国的著名的作家,很抱歉我记不住他的名字,作品一大串,好象有本叫《菊花香》的。我对此类作家不感兴趣。便离开那些翘首等待的追星族们去找自己的书。很意外地让我看到了《性格组合论》(刘再复著),我当时的心情特别激动。这本书离开我很久很久了。记得1999年买来没有多久,不知道被哪位君子借去后就蒸发了。为此我发誓从此以后老婆、书、CD概不能借人。失去了《性格组合论》,我只能看他的《鲁迅美学思想论稿》睹物伤神。真的,当我看到这一本静静地躺在这里三四年之久《性格组合论》(1999版)时,心头涌起了“原来你在这里哎”的感觉,当时的心情不亚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我没有翻开它,怕惊醒了它,又怕有人会抢走它似的,便急忙买单。临离开书店的时候,那位韩国的作家来了,少男少女们惊叫声四起。我看了一眼那位作家,感觉他的头发染成了金黄色,很“乱”,很像野兽的毛发,尤其像金庸先生笔下的金毛狮王谢逊,只是他的眼睛没有瞎;再望一眼他那张冷酷的脸,心里头想:这也是作家哎!其实是自己孤陋寡闻,难道作家的模样还有规定的吗?
还有一次参加高考改卷的时候,记得有天下午,有位主管本省教育的副省长来视察。副省长走过我身边的时候,我伸出了手,他很热情地回应我,伸出他一直伸着的手轻轻地与我的手亲密地接触了七十五分之一秒。他的手柔软无骨,十分温暖。只是不知道他算不算名人,如果是我也算与名人握过手了,呵呵!
其它的时候因为我生活的地点与工作的性质,没有什么机会拜会名人,因此虚长了三十又五从来没有见识到心目中的名人。坐在702上,车子在慢悠悠地开,时开时停,我的思绪也时断时续。我问自己你最想见到哪位名人,我被自己的提问问住了,对啊,我最想见到谁呢,假如可以让我选择?脑子里涌现的第一个想见的是孔子,第二个是鲁迅。我因自己的荒唐的念头而讪笑起来。他们之中的一个离开我们已经两千多年,另外一个离开我们也将近七十年了。其实想见见他们无非是看看孔子究竟是不是身高一米九以上,鲁迅是不是只有一米五多。在我心目中孔子个头一米七不到,温文尔雅、文质彬彬、一本正经;而鲁迅至少一米七五以上,瘦骨嶙峋、金刚怒目,怒发冲冠。
还有谁我想见见呢?躺在水晶棺里的毛主席已经瞻仰过了,不见也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的德怀大哥倒是有点兴趣,周总理我不想看到他,不是我真的不想见他,只是很怕看到他劳累过度的模样。邓爷爷的话比如黑猫白猫只要会逮老鼠的就是好猫什么发展就是硬道理我很是喜欢,只是我外公与他老人家长得很一样,多看外公几眼也就好象看到他老人家慈祥的模样了。
屈原、陶渊明、李白、王维、韩愈、苏轼、李清照、柳永、朱熹等等也想见见,毕竟经常看他们写的诗歌或文章。杜甫就算了,怕见到他忧国忧民的样子,面对他老人家心里有愧。白居易表里不一,见到他只怕会被我骂,倒不如不见。外国的名人我最想见到尼采与叔本华还有佛洛伊德,他们对我的成长“毒害”最深。还有一个臭名远播的最怕死的中条英机,据说他在自杀前在心脏部位叫医生画了个圆圈,结果开枪的时候还是打偏了,这样一个怕死鬼想当面嘲笑他一下——你们大和民族不是宣扬“武士道”精神吗?你怎么回事啊?!
还有一站就到师大了,怎么我总想见到的是死去的名人呢?活着的名人我真的不想见吗?难道我真的要等他们离开这个世界很久很久,绝对无法见面了才想见面吗?
对了,我有机会见到一身绿军装,脚上蹬着大头皮鞋的中国摇滚之王崔健吗?二十多年前,当他第一次从胸腔里迸发出那悠悠一曲〈〈一无所有〉〉的时候,我相信,绝不是我一个人,拥有着在二十多年前的春风秋月中突然听到这首歌时荡漾在心中清澈的共鸣。在我看来,他当时的地位起码是和星星画展、朦胧派诗,以及刘心武《班主任》为代表的伤痕文学等量齐观的。他唱出了一个时代的声音,是一个旧的时代的结束一个新的时代来临那种交替与交织的声音。那时候的我正是物质与精神上都一无所有的我,那时候的我正是在追求中迷惘,在迷惘中追求的我,他的一曲《一无所有》,确实如一道醒目的闪电,一下子让我擦亮了眼睛,寻找到了一线曙光;又如王愿坚的《七根火柴》里那无名战士高高擎起直指前方像路标一样的手,指引着正处于十字路口的我前进的方向……“我的病就是没感觉”“我要人人都看到我,却不知道我是谁”“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情况太复杂,现实太残酷”他一首首歌曲,用嘶哑的嗓子,带有几分玩世不恭的发泄,一声声地捅到了我的心灵,撞击到我的灵魂。在我看来,崔健的意义,不在于他仅仅只是一种发泄,他的叛逆姿态中融有批判的同时,更有难得的追求,而且更可贵的在于他二十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这种精神和姿态,而我呢?
这辈子你最想见到的是谁呢?谁是名人?汉代历史人物中,张骞出塞、班超投笔从戎、苏武牧羊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在我们传统的戏剧中,多只唱苏武,不唱张骞、班超。张骞、班超当然也了不得,但是我们向来传统更重视苏武。因为成功须受外在条件制约,际遇人人不同,无可学。若如苏武在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坚守十九年牧羊,手中持着汉节,始终不屈却是人人可学啊!苏武在匈奴,既未完成任务,回来后当一小官,也无表现却能流传千古,主要是因为在人格上其实已为汉朝立了大功,使匈奴人从心中崇拜汉朝,也给我们后人树立了一座丰碑。诚如孔子所言人皆可以为尧舜,其实人人每天都在见到一个名人——你自己。每个人还是多见见自己才对!“认识你自己”——“改变你自己”——“坚守你自己”你就是名人,你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你!一个大写的你,一个真正的人!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记住孔子对子路所言:“君子也会穷,也会前面无路。不过小人前面没有路便乱跑,君子没有路,还是跑君子的一条路。”
……等了大半个小时,我终于见到了德雷克斯勒,我走到了他的身后两米不到的地方仔细端详了十五秒,他端坐在主席台,理个光头,头顶一圈的颜色浅了一点。如果他留着头发,如果他是一个留着头发的黄种人或白人,就可以很明显地肯定他是个秃顶;后来我从前面看:他站在那里比一般的男学生高了一个头,宽大了半个身子……
我见到了德雷克斯勒,仅此而已
1冬夜暗香
2爸爸,如果有来生,我还做你的女儿
3读书,生命飞翔的羽翼
4美文分享——《静月思》
5读懂心尘,静赋生命
6梦潇湘,花蝶飞
7考验
8雨的味道
9我和堂姐
10催 眠
11校园生活的味道
12微风细雨般的思念
刚好我也没有课,看看时间也只有十点不到,到女友学校也不远,便搭上702路公交去看看热闹。
长这么大,其实我还没有见到过一个名人。很久以前,在我读初中的时候,听说有个文学家到我们哪里开文学讲座,好象是写《赤橙黄绿青蓝紫》还是写《锅碗瓢盆交响曲》的,那时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正是文学热的时期,一个全国著名的作家来到我们的小县城,自然比较轰动。可惜我是在他走后才知道这个消息,当时深感惋惜,后来每看到那位作家写的文章的时候总是会遗憾无缘见上一面。但似乎总觉得他特别熟悉,因为他曾经离我学校也就不到一千米的距离。可是就是这点距离,让我与一位称得上名人的名人失之交臂。
再次见到一位在某些少男少女眼中的名人是位韩国人。03年在厦门的时候,到一个书店淘书。那书店的大厅里聚集了几百名看上去有点另类的少男少女,自然是女学生居多。看看那里的宣传招贴,原来是一位韩国的著名的作家,很抱歉我记不住他的名字,作品一大串,好象有本叫《菊花香》的。我对此类作家不感兴趣。便离开那些翘首等待的追星族们去找自己的书。很意外地让我看到了《性格组合论》(刘再复著),我当时的心情特别激动。这本书离开我很久很久了。记得1999年买来没有多久,不知道被哪位君子借去后就蒸发了。为此我发誓从此以后老婆、书、CD概不能借人。失去了《性格组合论》,我只能看他的《鲁迅美学思想论稿》睹物伤神。真的,当我看到这一本静静地躺在这里三四年之久《性格组合论》(1999版)时,心头涌起了“原来你在这里哎”的感觉,当时的心情不亚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我没有翻开它,怕惊醒了它,又怕有人会抢走它似的,便急忙买单。临离开书店的时候,那位韩国的作家来了,少男少女们惊叫声四起。我看了一眼那位作家,感觉他的头发染成了金黄色,很“乱”,很像野兽的毛发,尤其像金庸先生笔下的金毛狮王谢逊,只是他的眼睛没有瞎;再望一眼他那张冷酷的脸,心里头想:这也是作家哎!其实是自己孤陋寡闻,难道作家的模样还有规定的吗?
还有一次参加高考改卷的时候,记得有天下午,有位主管本省教育的副省长来视察。副省长走过我身边的时候,我伸出了手,他很热情地回应我,伸出他一直伸着的手轻轻地与我的手亲密地接触了七十五分之一秒。他的手柔软无骨,十分温暖。只是不知道他算不算名人,如果是我也算与名人握过手了,呵呵!
其它的时候因为我生活的地点与工作的性质,没有什么机会拜会名人,因此虚长了三十又五从来没有见识到心目中的名人。坐在702上,车子在慢悠悠地开,时开时停,我的思绪也时断时续。我问自己你最想见到哪位名人,我被自己的提问问住了,对啊,我最想见到谁呢,假如可以让我选择?脑子里涌现的第一个想见的是孔子,第二个是鲁迅。我因自己的荒唐的念头而讪笑起来。他们之中的一个离开我们已经两千多年,另外一个离开我们也将近七十年了。其实想见见他们无非是看看孔子究竟是不是身高一米九以上,鲁迅是不是只有一米五多。在我心目中孔子个头一米七不到,温文尔雅、文质彬彬、一本正经;而鲁迅至少一米七五以上,瘦骨嶙峋、金刚怒目,怒发冲冠。
还有谁我想见见呢?躺在水晶棺里的毛主席已经瞻仰过了,不见也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的德怀大哥倒是有点兴趣,周总理我不想看到他,不是我真的不想见他,只是很怕看到他劳累过度的模样。邓爷爷的话比如黑猫白猫只要会逮老鼠的就是好猫什么发展就是硬道理我很是喜欢,只是我外公与他老人家长得很一样,多看外公几眼也就好象看到他老人家慈祥的模样了。
屈原、陶渊明、李白、王维、韩愈、苏轼、李清照、柳永、朱熹等等也想见见,毕竟经常看他们写的诗歌或文章。杜甫就算了,怕见到他忧国忧民的样子,面对他老人家心里有愧。白居易表里不一,见到他只怕会被我骂,倒不如不见。外国的名人我最想见到尼采与叔本华还有佛洛伊德,他们对我的成长“毒害”最深。还有一个臭名远播的最怕死的中条英机,据说他在自杀前在心脏部位叫医生画了个圆圈,结果开枪的时候还是打偏了,这样一个怕死鬼想当面嘲笑他一下——你们大和民族不是宣扬“武士道”精神吗?你怎么回事啊?!
还有一站就到师大了,怎么我总想见到的是死去的名人呢?活着的名人我真的不想见吗?难道我真的要等他们离开这个世界很久很久,绝对无法见面了才想见面吗?
对了,我有机会见到一身绿军装,脚上蹬着大头皮鞋的中国摇滚之王崔健吗?二十多年前,当他第一次从胸腔里迸发出那悠悠一曲〈〈一无所有〉〉的时候,我相信,绝不是我一个人,拥有着在二十多年前的春风秋月中突然听到这首歌时荡漾在心中清澈的共鸣。在我看来,他当时的地位起码是和星星画展、朦胧派诗,以及刘心武《班主任》为代表的伤痕文学等量齐观的。他唱出了一个时代的声音,是一个旧的时代的结束一个新的时代来临那种交替与交织的声音。那时候的我正是物质与精神上都一无所有的我,那时候的我正是在追求中迷惘,在迷惘中追求的我,他的一曲《一无所有》,确实如一道醒目的闪电,一下子让我擦亮了眼睛,寻找到了一线曙光;又如王愿坚的《七根火柴》里那无名战士高高擎起直指前方像路标一样的手,指引着正处于十字路口的我前进的方向……“我的病就是没感觉”“我要人人都看到我,却不知道我是谁”“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情况太复杂,现实太残酷”他一首首歌曲,用嘶哑的嗓子,带有几分玩世不恭的发泄,一声声地捅到了我的心灵,撞击到我的灵魂。在我看来,崔健的意义,不在于他仅仅只是一种发泄,他的叛逆姿态中融有批判的同时,更有难得的追求,而且更可贵的在于他二十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这种精神和姿态,而我呢?
这辈子你最想见到的是谁呢?谁是名人?汉代历史人物中,张骞出塞、班超投笔从戎、苏武牧羊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在我们传统的戏剧中,多只唱苏武,不唱张骞、班超。张骞、班超当然也了不得,但是我们向来传统更重视苏武。因为成功须受外在条件制约,际遇人人不同,无可学。若如苏武在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坚守十九年牧羊,手中持着汉节,始终不屈却是人人可学啊!苏武在匈奴,既未完成任务,回来后当一小官,也无表现却能流传千古,主要是因为在人格上其实已为汉朝立了大功,使匈奴人从心中崇拜汉朝,也给我们后人树立了一座丰碑。诚如孔子所言人皆可以为尧舜,其实人人每天都在见到一个名人——你自己。每个人还是多见见自己才对!“认识你自己”——“改变你自己”——“坚守你自己”你就是名人,你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你!一个大写的你,一个真正的人!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记住孔子对子路所言:“君子也会穷,也会前面无路。不过小人前面没有路便乱跑,君子没有路,还是跑君子的一条路。”
……等了大半个小时,我终于见到了德雷克斯勒,我走到了他的身后两米不到的地方仔细端详了十五秒,他端坐在主席台,理个光头,头顶一圈的颜色浅了一点。如果他留着头发,如果他是一个留着头发的黄种人或白人,就可以很明显地肯定他是个秃顶;后来我从前面看:他站在那里比一般的男学生高了一个头,宽大了半个身子……
我见到了德雷克斯勒,仅此而已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