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教育界站出来

作者:未知 来源: 网络 时间: 2018-05-17 09:09 阅读:
我这个书叫做《痛稿2004》,显然,这是冲韩寒《通稿2003》来的。

本来,人家骂人家的教育,我做我的教师,井水不犯河水。就算韩寒再写十本书来痛骂中国教育,宁愿进学校读书的也还大有人在,进了学校不以挂红灯为荣的也还大有人在,我并不至于丢了教育这个饭碗。

更何况,我只不过是东海之滨一个默默无闻穷得丁当响的乡村中学教师,人家则是北市买房南市买车鼎鼎有名的愤青。我经历的最宏伟壮观的场面就是在国旗下给两千多名学生讲理想讲道德讲纪律,讲诸如此类愤青们最反感的东东;人家则视接受电视采访做客知名网站给动辄百万计的受众指点迷航已经成为家常便饭。如此不对称的影响力,我要攻击韩寒好比蚂蚁要攻击青蛙,无论体型还是音量,都不成比例。

再说,人家只不过在痛骂中国教育的时候捎带着把全体教师骂了一通;而我,我只是千百万教师中最微不足道的那一个,那些臭骂分到我身上,已经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记了……

亲爱的读者,如果你这样子认为,那就大错特错了!一个愤青一脚丫子把个破皮球踢在玻璃窗上,对他而言既不费多大成本,也没有多大损失(损失是别人的)。里面上课的师生却颇受影响:靠近窗户的学生或许受了伤,远离窗户的学生或许受了惊,是球迷的误以为马纳多拉来了不想上课要看热闹。

更可气的是,那位愤青从此就洋洋自得,以为自己脚法了得,现在已经老朽的马纳多拉说不定还比不上自己呢。他甚至觉得地方政府是不是应该把那个破窗户保护起来,留待多年以后作为名人遗迹开发?你看鲁迅故里给绍兴带来了多少经济效率啊。

所以我觉得中国教育工们大有站出来说说话的必要。可惜,至今没有人站出来大声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果没有人站出来,那我—— 一个中学教师——为什么不站出来为自己说说话?

其实我的站出来是很偶然的。

说实话,作为白天晚上都实行坐班制的私立中学教师,我的业余时间相当有限。为减少时间的浪费起见,我习惯于把有限的时间用来读不存在价值争论的公认的名家名著。顺便说一下,名家名著和某些所谓少年作家的作品是有明显区别的。前者如佳茗,值得反复品味,唇齿留香;后者如开水,可解一时之渴,全无余韵。

话题差点扯远了,再回到我之所以站出来的那个偶然吧。

那是03年10月份的事,我的课代表拿着一个四四方方的小本子给我看。聪明的你自然知道了,这就是《通稿2003》。

“老师借本书你看,写得蛮好的!”

“谁写的?”

“韩寒!”

“噢。”我淡淡地应了一声。

“韩寒!韩寒你不知道?”学生见我反应平淡,误以为我“竟然”不知道韩寒。他那惊讶的

神情,如果发现美国人不知道拉登先生,英国人不知道乔丹女士。

“你自己看了吗?”我暗暗期待一个否定的回答,“你自己先看吧。”

“当然看了,同学们抢着看呢!您翻翻看,写得蛮好的,真的!”

我一向照顾学生面子,更何况这是我的课代表,要靠人家收作业本的。

“那我就看看吧,谢谢你了。”

于是《通稿2003》都放在我办公桌上了,又大又黑的字非常显目。

课代表走后,我打开《通稿2003》翻翻目录,满眼都是问题;

教师的问题

恋爱的问题

学校的问题

军训的问题

……

我是教师,当然先看教师的问题。不看则已,一看七窍生烟。一生气,根本看不下去,很快又还给课代表。

到十一月初,上考试吧,我发现“韩寒炮轰中国教育”的显目字样,这才暗暗心惊。网上阅读不便,我当晚去问学生要书。这书在学生手中已经几经流传,我好不容易才顺藤摸瓜地从一个女生手中找到它,发现它的边角都有些磨损了。

中学生们如此喜爱《通稿2003》,这里面除了骂教师骂学校,还写了些什么?

我迫不及待地看下去,越看越气,于是飞指击键,一周后,有了这本《痛稿2004——对<通稿2003>的猛烈还击》。

虽然我自傲得很,如果说不知道韩寒的大名那是假话。跟大数人一样,我最先知道韩寒也是因为《三重门》。

因为教师的职业本能,我脑海里印象最深的就是韩寒七门课挂红灯的光辉事迹。他要是在我们学校,多少老师要找他谈话,做思想工作。但是就这样一个人,竟然为许多中学生所崇拜!

吃醋之余,我暗暗为中学生们感到担心:如果大家都东施效颦,以挂红灯为荣,那中国教育真是不可救药,国将不国了!

对于某些特殊行业,或许可以容忍七门课挂红灯,可以容忍数学只学到初一初二。但是特殊行业是少数人从事的,中学生以千百万计,成为韩寒者有几人?

作为一个中学物理教师,就我所知,不仅仅理工科专业,就是相当一部分文科专业,如果学生数学水平过低,数理逻辑太差,上大学都会感到非常吃力,稍微抽象一点的理论就无法接受,稍微复杂一点的模型就构建不起来。

笔者动手敲这个东东是03年11月11日。早在一周前,就有三个大一新生打电话回母校向我这个曾经教过他们的老师诉苦,一个说微机理论没法学,另两个说高数难死人。最严重的一个学生说他半个月没有听数学课了,因为微积分根本听不懂。天!我急得不行,微积分是高数里面最简单的!上大学才半个学期不到,微积分就学不下去,大学四年怎么混?混出来怎么做工作?都当作家去,跟韩寒学开赛车去?

这几个学生之所以打电话给我,是想向我请教高招。其实我好无奈:借用佛家的因果观念来说,大学难学的“因”早在中学就种下了,那是中学时期没有注意全面发展,没有意识到中学阶段是各方面能力都应该好好锻炼的绝佳时机。时机已过,如之奈何?

“如果你有恒心,把中学书重读一遍吧。”我对学生这样子说。其实我心里知道,他们的大学学业有可能很成问题了。

我感到有必要站出来说一说了,为了中国教育,为了中国教师,为了学生,也为了自己。

再说,被一个高中没有毕业的人出一本书来大骂一通,偌大一个中国教育界竟然没人写本书来回击,岂不让人家小瞧咱千百万教师?

就在那一腔怒气的驱使之下,我动键盘开始写作。准确的开写时间是2003年11月11日下午3点22分。此后一周的时间里,我基本上处于极度的亢奋状态,以自己从未有过的速度在倾泻着内心的情感。基本上是早晨写一篇,中午写一篇,晚上写一篇或二篇。有时候查查字数,连自己都不相信业余写作可以这么快。晚上除了写稿子,还要改一改白天的草稿,总是很晚才睡。最晚的一次是凌晨3点多钟,被子还没有捂热起床铃又响了。早饭通常是免了,水米不进又不行,于是边敲键盘边吸牛奶。中饭和晚饭也常常耽误了的,还好,照样可以吸牛奶。到11月17日,前17篇创作完成,并且连打印完毕,冠以《炮轰韩寒》之标题,附标题是“一个中学教师对《通稿203》的猛烈反击”。

然而,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内心的热度一天天降低。热情冷却之后,我开始了反思——如果中国教育没有问题,韩寒和韩迷们为什么对中国教育这么大的意见?其实我自己也曾对应试教育说三道四啊。

我想,我应该从一个中学教师的角度来观察一下中国教育,反思存在的问题,思考大家关注的焦点。

不回避问题,这是一个教育工应有的态度。于是,在原来17篇的基础上,又添了8篇。当然,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远不是这8篇所能反应的,以后如有机缘,再向诸位读者芹献吧。我把前17篇合为上篇,名曰《炮轰韩寒》;把后8篇合为下篇,名曰《沉重的反思》。书名加了这样一个附标题,“《通稿2003》引起的愤怒和反思”。

于是,书稿就形成了您眼前的这个样子。

  

暂无评论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