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上竹荫清
早就想写一篇与围棋有关的文字了,可一直没能安静下那颗浮躁的心,迟迟未能下笔。及至读到白居易《池上二绝》(其一):“山僧对棋坐,局上竹阴清。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后,被那一幅幽静闲雅的景致所镇摄,才忽然觉得有提笔的欲动了。
白居易笔下的《池上》一诗,寥寥数字便将一幅山僧弈棋图勾勒得十分明了。我遐想:在一座空旷的山间,有一座幽静的寺庙,寺前乃一汪清澈的池塘,四周则是茂密的竹林映衬,两位僧人摆上古香古色的棋具坐在池塘前悠闲的对弈着,忘了胜负、忘了时空、忘了世上的一切恩怨情仇,在竹荫的遮蔽下看不到僧人那不知是因思想过度还是因确为出家而光秃的脑袋,只听到不时落下的清脆的棋子声。这幅美景常常在眼前浮现,我是多么想也似那僧一般虚怀对弈忘却世俗养性修心抛开尘念啊……
我不知道白居易是不是真的亲临了那种幽静的境界,看到“山僧对棋坐”“时闻下子声”了,但他的诗境与我想象中的弈境是那样的吻合,那样的让人留连而痴迷,一幅山寺、闲僧、残钟、竹影的画意在眼前闪动,一种幽雅、隔世、古韵、闲暇的诗情深深地植入脑中。置身于此番意象之中,人生还有什么可追求的呢?
说起围棋,倒真是我的一爱。虽棋力不高,却挡不住那份喜爱,不时与棋友对坐纹枰手谈心悟纵横消遣,倒还真是爽心。当面对空旷的棋盘构思着一个个崭新的开局,然后再轻轻地将手中的棋子放到设计好的点上,多么象是一个将军在指挥着千军万马驰骋在疆场啊;当两军相恃攻城略寨的时候,那一着先机又是多么的可贵,往往能够左右战局得失与胜负,这又多么象是奋斗在商场上的商贾在竞争商机!
我也不知道白居易到底会不会下围棋,棋力有多高?但唐代的诗人中善弈者很多,诸如王勃、杜甫、刘禹锡、韩愈、杜牧等都是诗人中的弈者高手。据有些资料介绍说白居易也是善弈的,不然写不出上述那样绝妙的诗句!可从他《与元九书》中看,那时(公元815年,时43岁)他并不懂棋:“仆又自思关东一男子耳,除读书属文外,其它俶然无知,乃至书画棋博可以接群居之戏者,一无通晓,即其愚拙可知矣。”这段话也许有自谦之意,但相信不会自谦到把自己会的事情说成不会!从中可以断言,白居易在早年是不会弈棋的。
然而,还是在《与元九书》中,白居易说自己是极其聪明的:“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之’字、‘无’字示仆者,仆口未能言,心已默识。”称在六七个月时就能识“之”、“无”等字,可见他是相当聪颖的。白居易一旦学会围棋后,便到了痴迷的程度,并且写出了很多关于对弈的吟咏。如“晚酒一两杯,夜棋三数局”、“花下放狂冲黑饮,灯前坐起彻明棋”、“弄泉南涧坐,待日东亭宿,兴发饮数杯,闷来棋一局”、“送春唯有酒,销日不过棋”等等,既是他吟诗的对象,也充分表明他对棋和酒的痴恋。从白居易对围棋的痴迷中我们还能看到围棋本身的魅力所在,在盛唐时期就能吸引那么多的文人墨客吟咏对弈、消闲逸趣,既可以表明围棋在当时的盛行,更能说明围棋这种古老的中华文化具有无穷的魅力。
到了宋代,善弈的文人仍然很多,比如欧阳修,在晚年时善于将弈境写入诗中:“一庭舞絮斗身轻,百尺游丝弄午晴。善喜香烟紫曲几,卧惊玉子落纹枰”;又比如陆游:“晨起梳头拂面丝,行年七十岂前期。此生犹著几两屐?长日惟消一局棋。空釜生鱼忍贫惯,闲门罗雀与秋宜。区区名义真当勉,正是先师戒得时”;还有王安石:“莫将戏事拢真情,且可随缘道我赢。战罢两奁收黑白,一枰何处有亏成”;当然更有苏东坡:“纹枰坐对,谁究此味?空钩意钓,岂在鲂鲤?”、“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值得一提的是,苏东坡对待胜负很是淡然,有一种超然脱俗之感,他的“胜固欣然,败亦可喜”成了人们对弈说教的名言,他那种不以胜负萦怀的旷达情怀该是何等的恬淡超然!
而今,好弈者固然不少,可大都以赌输赢为乐,也没有了那种恬淡的胸襟、没有那超然的境界了。从对弈中也能观其人品察其性格,在网上下棋,时不时会碰到一些耍赖玩痞的,就能看出他们的人品,或许他们只是图一个好玩,也或许他们真的是那种垃圾人物;在现实中手谈,就能充分看到一个人的品性,有的人性格温和下起棋来慢慢悠悠不骄不躁,有的人性情孤僻个性展露,有的人挥洒自如不拘小节,也有的人脾气急躁落子铿锵,这些都能反映一个人品德修养。
我喜欢那种轻松愉悦的场景、那种幽静悠闲的境况,每当与棋友对弈,便感觉是在“手谈”,在将自己想表达的语言通过棋子表现出来的时候,心情便有了一种欢悦。有时一个“手筋”使对手满盘崩溃,有时一个成功的“型”又将对手的攻势化解,这时的心情别提有多惬意了。有一首诗最能表达当时的心情:“袅袅过水桥,微微入林路。幽境深谁知,老身闲独步。行行何所爱,遇物自成趣。平滑青盘石,低密绿阴树。石上一素琴,树下双草屦。此是荣先生,坐禅三乐处。”这时比起坐禅来会更有一份乐趣……
弈棋如品茶,需要一份心情。在心情不爽的时候什么样的棋下起来都是煎熬与难过,什么样的茶喝起来都觉得无清香而苦涩;而在心情愉快的时候在一块幽静的处所对弈,那才是人生的一大况味。品茶需在静与闲中品得,下棋亦应在清与静里弈出。虽然在盘上有那种争斗的痕迹,有一种弥漫着的硝烟味,却能让人在悠闲与清幽中品出几分乐趣、悟出几分感叹,在这种清幽与悠闲中也便有了几分让人品之不尽的禅意了。
在春江水暖心高气爽的时候,多么需要那份宁静那份幽情,多么需要那份“局上竹荫清”的悠闲氛围啊!
1冬夜暗香
2爸爸,如果有来生,我还做你的女儿
3读书,生命飞翔的羽翼
4美文分享——《静月思》
5读懂心尘,静赋生命
6梦潇湘,花蝶飞
7考验
8雨的味道
9我和堂姐
10催 眠
11校园生活的味道
12微风细雨般的思念
白居易笔下的《池上》一诗,寥寥数字便将一幅山僧弈棋图勾勒得十分明了。我遐想:在一座空旷的山间,有一座幽静的寺庙,寺前乃一汪清澈的池塘,四周则是茂密的竹林映衬,两位僧人摆上古香古色的棋具坐在池塘前悠闲的对弈着,忘了胜负、忘了时空、忘了世上的一切恩怨情仇,在竹荫的遮蔽下看不到僧人那不知是因思想过度还是因确为出家而光秃的脑袋,只听到不时落下的清脆的棋子声。这幅美景常常在眼前浮现,我是多么想也似那僧一般虚怀对弈忘却世俗养性修心抛开尘念啊……
我不知道白居易是不是真的亲临了那种幽静的境界,看到“山僧对棋坐”“时闻下子声”了,但他的诗境与我想象中的弈境是那样的吻合,那样的让人留连而痴迷,一幅山寺、闲僧、残钟、竹影的画意在眼前闪动,一种幽雅、隔世、古韵、闲暇的诗情深深地植入脑中。置身于此番意象之中,人生还有什么可追求的呢?
说起围棋,倒真是我的一爱。虽棋力不高,却挡不住那份喜爱,不时与棋友对坐纹枰手谈心悟纵横消遣,倒还真是爽心。当面对空旷的棋盘构思着一个个崭新的开局,然后再轻轻地将手中的棋子放到设计好的点上,多么象是一个将军在指挥着千军万马驰骋在疆场啊;当两军相恃攻城略寨的时候,那一着先机又是多么的可贵,往往能够左右战局得失与胜负,这又多么象是奋斗在商场上的商贾在竞争商机!
我也不知道白居易到底会不会下围棋,棋力有多高?但唐代的诗人中善弈者很多,诸如王勃、杜甫、刘禹锡、韩愈、杜牧等都是诗人中的弈者高手。据有些资料介绍说白居易也是善弈的,不然写不出上述那样绝妙的诗句!可从他《与元九书》中看,那时(公元815年,时43岁)他并不懂棋:“仆又自思关东一男子耳,除读书属文外,其它俶然无知,乃至书画棋博可以接群居之戏者,一无通晓,即其愚拙可知矣。”这段话也许有自谦之意,但相信不会自谦到把自己会的事情说成不会!从中可以断言,白居易在早年是不会弈棋的。
然而,还是在《与元九书》中,白居易说自己是极其聪明的:“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之’字、‘无’字示仆者,仆口未能言,心已默识。”称在六七个月时就能识“之”、“无”等字,可见他是相当聪颖的。白居易一旦学会围棋后,便到了痴迷的程度,并且写出了很多关于对弈的吟咏。如“晚酒一两杯,夜棋三数局”、“花下放狂冲黑饮,灯前坐起彻明棋”、“弄泉南涧坐,待日东亭宿,兴发饮数杯,闷来棋一局”、“送春唯有酒,销日不过棋”等等,既是他吟诗的对象,也充分表明他对棋和酒的痴恋。从白居易对围棋的痴迷中我们还能看到围棋本身的魅力所在,在盛唐时期就能吸引那么多的文人墨客吟咏对弈、消闲逸趣,既可以表明围棋在当时的盛行,更能说明围棋这种古老的中华文化具有无穷的魅力。
到了宋代,善弈的文人仍然很多,比如欧阳修,在晚年时善于将弈境写入诗中:“一庭舞絮斗身轻,百尺游丝弄午晴。善喜香烟紫曲几,卧惊玉子落纹枰”;又比如陆游:“晨起梳头拂面丝,行年七十岂前期。此生犹著几两屐?长日惟消一局棋。空釜生鱼忍贫惯,闲门罗雀与秋宜。区区名义真当勉,正是先师戒得时”;还有王安石:“莫将戏事拢真情,且可随缘道我赢。战罢两奁收黑白,一枰何处有亏成”;当然更有苏东坡:“纹枰坐对,谁究此味?空钩意钓,岂在鲂鲤?”、“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值得一提的是,苏东坡对待胜负很是淡然,有一种超然脱俗之感,他的“胜固欣然,败亦可喜”成了人们对弈说教的名言,他那种不以胜负萦怀的旷达情怀该是何等的恬淡超然!
而今,好弈者固然不少,可大都以赌输赢为乐,也没有了那种恬淡的胸襟、没有那超然的境界了。从对弈中也能观其人品察其性格,在网上下棋,时不时会碰到一些耍赖玩痞的,就能看出他们的人品,或许他们只是图一个好玩,也或许他们真的是那种垃圾人物;在现实中手谈,就能充分看到一个人的品性,有的人性格温和下起棋来慢慢悠悠不骄不躁,有的人性情孤僻个性展露,有的人挥洒自如不拘小节,也有的人脾气急躁落子铿锵,这些都能反映一个人品德修养。
我喜欢那种轻松愉悦的场景、那种幽静悠闲的境况,每当与棋友对弈,便感觉是在“手谈”,在将自己想表达的语言通过棋子表现出来的时候,心情便有了一种欢悦。有时一个“手筋”使对手满盘崩溃,有时一个成功的“型”又将对手的攻势化解,这时的心情别提有多惬意了。有一首诗最能表达当时的心情:“袅袅过水桥,微微入林路。幽境深谁知,老身闲独步。行行何所爱,遇物自成趣。平滑青盘石,低密绿阴树。石上一素琴,树下双草屦。此是荣先生,坐禅三乐处。”这时比起坐禅来会更有一份乐趣……
弈棋如品茶,需要一份心情。在心情不爽的时候什么样的棋下起来都是煎熬与难过,什么样的茶喝起来都觉得无清香而苦涩;而在心情愉快的时候在一块幽静的处所对弈,那才是人生的一大况味。品茶需在静与闲中品得,下棋亦应在清与静里弈出。虽然在盘上有那种争斗的痕迹,有一种弥漫着的硝烟味,却能让人在悠闲与清幽中品出几分乐趣、悟出几分感叹,在这种清幽与悠闲中也便有了几分让人品之不尽的禅意了。
在春江水暖心高气爽的时候,多么需要那份宁静那份幽情,多么需要那份“局上竹荫清”的悠闲氛围啊!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