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散文精选 > 优美散文 > 夜雨潇湘

夜雨潇湘

作者:未知 来源: 网络 时间: 2018-05-14 19:17 阅读:
晚上在电脑前敲写文字得累了,走上阳台,舒展下身体。发现外面不知什么时候飘起小雨,丝丝地沁入肌肤中,带着夜的温柔。

很喜欢这样夜雨潇湘的感觉,尤其是夜阑卧听风吹雨,或是雨打芭蕉,点点滴滴,空阶滴到明,再想到身世浮沉雨打萍,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翻卷上来,于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不过现在是很难找到那样的古意,于是一般就是喜欢在那样的丁宁声脆中,捧一本书,听点轻柔的曲子,再迷迷糊糊地跌入时空的幻觉中,于是散了精神,掩了眼皮,沉沉地睡去,梦里再一袭烟雨拂面,或是伊人戏溅起一汪清水,凉凉地洒在脸上,夏意的热气也就在梦里的微笑中消解掉了。

其实还是觉得雨夜比较适合看点唐诗宋词的,错落有致的雨点声,带着氤氲的空气,最能够勾引出那些诗词中泅着的、漫漶着的淋漓湿意,一层一层地在心头照抚开了,湿漉漉的一片,春色也就渐渐地爬上心头,相思、离别、伤情,无一不被渲染得水洇洇,绿汪汪,那一抹春草的碧绿,柔软,也就将心头挑拨得微痒痒,恨不能将文字折做了一渡船,将自己载了去那烟水迷离、金粉脂气中。

庄子的《齐物论》中曾谈到“天籁”,大自然中,如大风起的“呼呼”声,是属于天籁,而风吹到竹子、山石等天地万窍,万窍应而作响,这就是地籁,而人类听到了万物之应和声,觉得和谐悦耳,于是就用各种乐器将之模拟出来,这就是人籁。从庄子的解释上说,我所听到的雨声是属于天籁,而各种雨打芭蕉声、雨滴阶前声、雨敲屋檐声,都是属于地籁了,而CD中流淌出的清泉流水音乐,都是属于人籁。庄子讲人应该由此做到忘我,一切听取自然之音,不应让人籁扰了耳目心神。不过我想我是难于做到坐忘,甚至我并不是就是喜欢雨声,因为很多时候,我都是同时在室内放着人籁音乐,我只是喜欢下雨所带来的那一种心情,在雨丝缠绵中,人的心灵就是会变得细腻丰盈,更容易坠入一些浪漫的幻想中。

站在阳台上,感受雨后的清新与舒爽,想,要是就住在阳台上,那多舒服啊,就不用再开空调,而就可以享受那样的切肤清凉。陶渊明曾说: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羲皇上人。对应起他的无弦琴和“既解琴中味,何劳弦上音”的注解,又是怎样的一种风雅。他大概是很懂得享受天籁的,几乎达到坐忘的境界吧。而我辈则是粗俗地想要以凉风来驱除暑气而已,也就看出对自然四季轮回的造化还是颇有怨词,所以更多地是要堕入下“不解风情”的等人之列了。

其实说到底,就是一个天性了。就好象喜欢清风朗月,那就把屋顶四壁拆了去,喜欢寸丝不挂随流去,那就片叶不沾身地走了去。一直很喜欢寸丝不挂的那一个禅林典故。尼姑玄机去往参雪峰禅师,雪峰问她,既是玄妙之机,一天可以织多少布?玄机自负地答道:“寸丝不挂!”寸丝不挂的原意是赤身****,玄机借以表示自己不受任何外物的牵制,洒脱无碍,说完就转身得意离去。雪峰目送她的背影,突唤了一声:“袈裟角拖地了!”玄机慌忙回头察看,只听得雪峰拊掌而笑:好一个“寸丝不挂”!

好一个“寸丝不挂”!想我们世人,又有几人可以做到?就如《红楼梦》中的僧道二人所唱的《好了歌》的: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只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功名利禄,娇妻爱子,全都心头的牵绊,要做到“寸丝不挂”,明心见性,谈何容易!

如果真的想要做到“寸丝不挂”,大概也就承受许多的非议吧。就好象竹林七贤中的刘伶,他只不过喜欢酒后在屋子里脱光了,“寸丝不挂”地裸奔,就有人来唧唧歪歪,还好刘伶也算是个人物,昂然地回答他说:我以天地为房屋,以房屋为衣裳,你怎么跑到我裤子里来了?

只是刘伶终究还是不够洒脱,他也只不过是在自己屋里让肌肤与天籁亲密接触。现代社会中,在大街上、大庭广众下裸奔的人都为数不少了。不过像我这样的还是修为得不够,最多也就是三更半夜的时候,洗完澡,然后摘掉最后一片遮羞布地走到阳台上吹吹风,飘飘雨罢了,而且还得随时小心感冒着凉。

所以还是苏东坡来得潇洒自在: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潇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竹杖芒鞋,穿林而过,雨嘛,只不过用来醒酒的而已,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妨,人生的风景,自是“也无风雨也无晴”。

  

暂无评论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