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街****的行者

作者:未知 来源: 网络 时间: 2018-05-14 19:16 阅读:
(背景:2004/7/22《南方周末》登载驻沪记者张英采访余秋雨的文章,题目为《余秋雨有话说》,其副标题有:质询传媒,余秋雨七问。故有此标题)



对余先生并没有特别的反感。毕竟,余秋雨,一介文人矣!即使坏,又能坏到哪里去;即使恶,只怕也缺乏作恶的手腕。读大一时,正编辑一份校刊,那时刚好把《山居笔记》看完,激情难抑之时写了一篇《秋雨茫茫》,当时对余先生几近崇拜。当时我问过一好友,为什么那么多的人攻击余秋雨呢!朋友答:因为他的文章写得太好了。这句话让我想起那个突围的苏东破,陪着朋友为余先生叹息。   



后来再看余先生的《千年一叹》、《行者无疆》,余先生的文风一如继往:在秋雨的沉重里一舒一展张弛有度,感性的料峭与理性的温煦合而为一。可是,文章越来越让人看不下去。本来相对于《文化苦旅》的冷峻厚重,《山居笔记》已隐隐让人觉得过于铺张浮华;而相对于《山居笔记》的文词丰美,《千年一叹》更等而次之,过于枯涩干瘪(太仓促了);而到《行者无疆》时,简直就像在赶写一部三流剧本。现在再来一本《借我一生》,连题目都失去了散文诗的韵味。审美情趣真的下降了。从来就懒得看那些媒体的花边炒作,但这一次看了《南方周末》对余的采访后,全文已由余审部。余性格之缺憾展露无余,余在采访中表现出来的语言姿态的确值得商榷,联想到原来的那些批评性文字,心中确有感慨。借用余先生在《南方周末》的话语:对那些批判我的文化报刊提出七项质询。心中亦有九问。  



一:是半真半假的煽情?还是有意无意的媚俗?余文中煽情的文字委实太多,以余名篇《道士道》为例,余对王道士:又是“滴血”、“下跪”又是“恳求”、“哭泣”。又是“我脑中依然一片惨白”,这样煽情的文字,初次读之,让人热血沸腾,但日久就难免有做作之赚。即使是在记者张英采访的过程中,余仍有这样的言语:参与凤凰的千禧之旅是为了考察文明而拚命;在写《借我一生》的时候常常泪流不已。这就很像一些细皮嫩肉的演员在陈述自已的拍摄过程中所受的苦楚:你不知道,那里有好多的毛毛虫,好好怕喔!余文在《上海人》、《华语情结》里的“民族性话语”也让人想起范志毅在英国参加联赛时被裁判处罚,本来是正常的竟技现象,范则称:这是看不起中国人。这种动辄提升到民族高度的话语有时的确让人“充血”,但经不起时间的理性检阅。如果说以火爆脾气著称的范志毅犹可饶的话,那已理性见称的学者余秋雨就不可恕了。本来,煽情固然矫揉,而媚俗却无原罪。煽情不知是余天性的文风,还是却有深层的目的。



二:你到底受了多少苦?一天到晚叫苦连天。余在张英的采访中称:十年中,我参与了凤凰卫视的两次文化考察,去的都是最危险的地区,每天电视直播。在中东,中亚和南亚,天天都有被绑架的可能,哪一个年过半百的学者能够像我一样有胆量去参与这样的活动?我可以骄傲地说,不多。这样的话简直让人看得起鸡皮疙瘩,这样自诩的余式语言如现代派所嘲弄的当街****。余先生不仅失却了一个东方学者的含蕴内敛(这也无所谓),而又没有从骨子里领略最皮毛的西式理性。竟然轻易就说出这样的话:哪一个年过半百的学者能够像我一样有胆量去参与这样的活动?我可以骄傲的说,不多。看一看那些在烈日下的建筑民工,在六月天抢收的农民,被洪涝夺去家园的灾民,谁有资格诉苦,余先生可能是养尊处优得太久了。一位徒步穿越沙漠的伊朗诗人以最宁静的笔调写道:我赤脚而来,赤脚而去——多少辛酸与苦涩,却被轻轻一笔带过,余先生又怎么领会得到。如果凤凰卫视邀请的是李泽厚,或者周国平先生,谁敢肯定,他们就会拒绝。



三:江湖深几重,真能淡出?余在采访中称:等把四卷本学术文集修订完,我再没有什么遗憾了,我将闭门搁笔,彻底告别中国文化界。想问二句:1、余先生这是第几次提出要告别文坛。(记得《千年一叹》自序有言:《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起承转合,正可以结束了。)2、彻底告别中国文化界的余秋雨能到哪里去?这样的话简直如一深宫怨妇:你不是看我不顺眼吗?我走,我走。亦有点像二流影视明星太久没有在媒介上见到自己的花边秩事,于是乎拼死拼活地要告别影坛,以讨得受众的一点注意。“人在江湖,身不由已”,一生混迹于中国文坛的余秋雨,成长于斯,成名于斯,而今根枝叶茂,仇家甚众,岂能说走就走。以“假死”告别江湖的三少爷还有丁鹏找上门来,余秋雨,不过一君子剑尔,真能弹指一挥,隐于林间。曾经号令天下的“北岛”僻居海外也不敢轻言“淡出江湖”,“以死殉诗”的海子至今仍不得安宁。江湖生,江湖死,余之命也。再回过头来,余先生真舍得离开这多姿多彩的江湖。难说啦!



四:君子乎,小人乎!谁是道德君子?谁是卑鄙小人?君子真的不记小人过?记小人过的就不是君子?余在采访中称:余杰从别人处听来的谣言,说我是文革余孽,对这样的人身攻击,惟一的办法是打官司,但当时魏明伦说余杰刚刚结婚,为了他的新娘和他的老人安心,我写了一封非常温和的信给他,表示我不会诉诸法律,这是一个很善良的举动,我原来以为他能理解。话语到此应声而止,真是恰到好处。我余秋雨是多么的温厚纯良,而你余杰呢,不识好歹。这是一种多么高高在上的话语姿态。正如余先生自己所说的:因为中国没有普及现代意义的人文主义,所以余先生这种自以为是的姿态还带着某种慈眉善目。这又让人想起余文常涉及的“君子”与“小人”的话题。恢复平等姿态,尊重平民立场,不要轻易就以“君子”“小人”来划分,其实余杰这几年也露出其真面目了,原来是一“批着狼皮的羊”,长得也实在谦虚,不像是那种操刀砍人的狂徒。余先生也不能老是这样耿耿于怀,毕竟,余先生是君子。



五:余先生,你是范仲淹转世?余在采访中称:出于对“天下大信失坠”的担忧,还是要提一下。多么宏大的话语气象,就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压迫得鼠辈如我者直喘不过气来。自卑之余,又有点啼笑皆非。并非反感中国士大夫这一忧国忧民之传统,只是这种语气颇有置身世外之感觉,似乎将自己比拟于希腊智者,犹太先知,罗马立法者,出于济世的情怀,才向我们这些堕落于凡尘之人提出盛世危言;为遭受洪水之厄的世人造一诺亚方舟。这样的年代,即使范文正公在世,也应将其名句改为“同天下之忧,共天下之乐”,这才真正体现了一种民主情结。苏格拉底这样深邃的智者也只会说:我惟一知道的是我一无所知。还是以最虞诚的低眉面对钉于十字架的基督吧!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基督,一起面对与承担这个世界带给我们的苦难。



六:文明可以被考察吗?即使文明可以被考察,但在千禧之旅这样短短的行程里能够考察得了?余先生是被那个弥勒佛刘长乐给耍了:借助余在文化上的名气,既提升了凤凰的人气,也提升了凤凰的文化品味。而余先生却一直以为这是文化史上不得了的大事,在以后的采访中,动辄就是:我考察过欧洲与中东,知道那边的文明——文明能够被称为文明,并不是一两本书能记载得了的。踏过卫城的废墟就真的明了希腊的宏大?走近了伊拉客的神殿,巴比伦的灵光会将你笼罩?见证了“挂在时光脸颊上的一颗泪珠”(泰姬陵),恒河两岸的阴灵真的愿意与你窃窃私语?纯粹的一次商业炒作,或者是新闻炒作(归根到底还是商业炒作),而余先生一直念念不忘,还在采访中愤怒不已:而现在哪里也没走过的人,就在这儿,抱着书本,对发展变化中的世界说,这里错了,那里也错了。可是,与其浮光掠影式的轻层触摸,倒不如坐在家里翻阅那些史家的资料。就如我们想理解米开朗琪罗,是到佛罗伦萨去看他的壁画与雕塑?还是好好的阅读罗兰的《米开朗琪罗传》?那一种结果更有效,难说。



七:余先生,你知道你很自恋吗?其实,自恋是一种病。余在《借我一生》里说到有这么一个“我”, 是一个正直高尚的人。这毫不奇怪,余一直是这么包装自己的。在他那么多的文字中,“高贵”被经常提到,并以“君子”的口气长篇累牍的累数“小人”的罪过。余先生是无法理解卢梭(即使卢梭在《忏悔录》中仍然小心翼翼的在为自己辩护),瞿秋白,巴金,甚至远不及80年代写作《从复旦到北影》、《雪城》时的梁晓声。余先生一直在文中若明若暗的感慨:举世浊而我清,举世醉而我醒。再也不是那个相信“神”的年代了,有谁能够彻底摆脱一个“人”的缺陷,灰暗的心理常常招来“魔鬼”。鲁迅,王小波将自己缺失的性格向世人展露,这并不妨碍人格的健全,相反会因为这种勇气而愈受尊重。因为这种缺憾是人性的缺憾,并非要某个体来承担其责任。只是从一开始,余先生就将自己至于“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这一高居于平民之上的境地,现在已成无可挽回之局,干脆就“玉碎到底”,其实与“破罐子破摔”源于同一心态。



八:谁是文化的阶级论者?余在采访中称:看过《文化苦旅》的人,包括已经去世和活着的一流大学者,他们没看出来,你就看出来了。这是什么逻辑。钱钟书、刘再复是一流的大学者,他们没有看我的错误,你是何方妖孽,连名字都没听过,小学毕业了没有,认识几个汉字,就能看出我的错误。《文化苦旅》并非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它只是一本拥有广大读者的散文读本,还记得妓女手袋中的口红,避孕套,与《文化苦旅》的传闻吗?与《知音》同属一个层次。即使是鲁智深与李逵发现了错误又有什么奇怪,难道一定要等董桥、杜维明、张承志、王蒙出手才行?即使专业如《戏剧理论史稿》这样专业的理论著作,也并非只有魏明伦与高行健才能看出谬误来。对平民的鄙视,这是封建残余最难以散尽的毒素,也是中国知识分子最应摒弃的思想。



九:余先生,你读过休漠吗?如果读过,那再读六遍吧!余在采访中最后称:我想很多年以后,大家终究会知道,余秋雨这个不得不被十年骂声驱逐的人,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是一个从来没有做过坏事的人,一个从来没有伤害过人,招惹过人的人。说得是多么的无奈与决绝。余秋雨的确是被十年骂声驱逐,同时也是一个数十年差不多最风光的文化明星。我相信你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但我不相信你是一个从来没有做过坏事的人,也不相信你从来没伤害过人。人生而负有原罪,出生就是一种伤害。即使一个人生而消亡,那也伤害了他的双亲。以这种决绝的语气,就像一个急于为自己洗脱罪名的赚疑犯。还是看看休谟吧!怎么敢称“从来没有”,唯一可以肯定的就是“我思故我在”。



余先生为文坛所作的贡献到《山居笔记》就结束了,但他一直努力的在前行。这就像影坛的刘德华,是的,他努力了,对这一点,我们保持谨慎的尊敬,但是基于性格上的天生缺陷,他的演技无法达到梁朝伟那种“割破自身”的境界。



无论怎么说,能够在十年内写出这数百万文字并付诸出版,只怕也只有琼瑶了,向余先生说一声:你辛苦了。



注:附一篇<秋雨茫茫>,这是五年前在学校时写的。那时,崇拜余秋雨。或者说喜欢<文化苦旅>与<山居笔记>



秋雨茫茫



读秋雨的散文,不是在消闲时。它会让你正儿八经地坐下来,选择一个宁静的环境,收摄心神去看。一定会让你变得严肃,庄重。甚至,可能往你的心口吹上一缕寒风。也许,这就是秋雨,秋天的雨。带着落寞带着悲凉,带着冬天欲来的萧瑟,也带着厚实。



读秋雨的散文,最先感受到的是从书卷里散发出来的那种博大,那份悲怆。是小余天生就具有这种情怀呢?还是小余在学贯中西,在一次次的跋山涉水后,在一个秋雨的早晨突然感悟到的。他的每一篇作品,无论是对一个地域,还是一个人物,都进行时间与空间全方位论述,经与纬的点滴探讨。没有视通万里的远大走向,没有胸怀的无限广阔,是绝难如此大气的,至于从字里行间流溢出的忧国忧民忧文化的情怀,不是秋雨仅有的,是中华知识分子一脉相承的情结,是千古文明与文化的沉淀。从孔子的入世思想到范公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再到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都是缘于那份沉淀与情结。而能够像秋雨将忧思之情堆积得如此浓厚的却不多。当一个学者在这一方面陷得太深时,对民族的关注很难让他放声大笑了。这一点是秋雨文章的特点,可不知,这是不是他个人的特点?



秋雨散文的第二大特点:再现历史,并塑造出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他的散文,在抒发自己感情时;有意无意地勾勒出一大批活灵活现的人物。可他仍然是带着正史的严谨着笔的,没有夸张,只有合理的想像;没有故作的渲染,只有认真的刻划。你看他笔下的东坡,有畏惧,有退让,有恐惧。秋雨写了,然而这并不损害人们心目中那位超凡脱俗,放旷豁达,才华四溢的东坡形象。人们觉得,那才是真正的东坡,一个有着真实人格的诗人。有哪一本小说把东坡刻画得如此丰满,又有谁以区区几页纸把一个中国,世界级的奇才全盘的勾勒出来。秋雨能够,在这一点上,足可让许多小说家低首叹服。



秋雨散文的第三特点是严谨,周密。这可能是由于原来一直从事理论研究的缘故,有着极其扎实的理论功底与慎重的科学态度,他写的每一句话,自然天成无懈可击。当然,对于一个文学创来说,过于拘谨的思绪并不是一件好事。浪漫与洒脱可带来更多的灵感与智慧,然而同时也可能带来轻浮与浅薄。但这一点好像在秋雨的文章上并无显现。他运笔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一开一合的气势同时又能收发自如,足可显现其意识的灵活。只不过在人物,地理,历史的考证方面相对严谨。写这样的文章,如果小余不是有超人的记忆力,那么一定要费更多的心血。



秋雨散文的第四特点:哲理。读他的文章可以从中可以看出部分的哲者智慧。薄薄的几页纸载着沉重的生命负荷。《一个王朝的背影》最后一句: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总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而打下最后一个句点的,却常常是一些文质彬彬的凄魂怨灵。多么精僻的论述,如此接近我们的心灵。《苏东坡突围》中有一句: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小人顺手一抖,于是大师和历史都成了罪恶的化身,多么深刻的见解。写出这样的文字,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睿智的头脑,更要有天才般的悟性。



秋雨的文章,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是在追寻历史的足迹。从巍巍青山中汲纳远古的文化,与那些逡巡于人间的灵魂进行生命的对话,从他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他注重的,是对文化的现状感到迷惘,对于文化的未来,他表现得忧心忡忡。



这样沉重的命题,只怕很多学者都不无忧虑。文化前景是如此渺茫,而它又是如此的重要。



外面秋雨如烟如雾,笼罩着阴冷的世界。目及之处,秋雨茫茫。



只可惜,那只是《文化苦旅》时的秋雨。(笔者五年后注)

  

暂无评论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