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村庄的疼痛

作者:未知 来源: 网络 时间: 2018-05-06 01:13 阅读:
题记: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些年来,我很少回老家了,年龄渐长,回家的次数渐少。暑假近两个月,寒假里要过年,这才想起有个叫老家的地方在等着我回去。

一条宽阔的公路穿过村庄,下了车隐约听到溪水在哗哗作响,我老家的那个家就在小溪傍,不必像远行读书时那样,坐5、6个小时的长途,摸着黑爬3里多山路才热烈地喊一句:“爹爹,妹,我回来了!”。

那时候,公路还没有穿过村庄,摸黑走在鸡肠子一般的山路上,怪石嶙峋像鬼,我没看见,老鸦嘶啼像鬼叫,我也没听见。专心走在脚下看不见的鸡肠子上,猜想这次回去村里会些什么样的变化:哪个老人挺不住,去了;谁家添了吃饭的,男的还是女的;哪户人家的山核桃收得最多,价钱卖得最好;驼背的身体是从钝角变成直角了,还是锐角呢;懒鬼还在那所破房子里烧门板煮着偷来的米吗,这次也许要烧大梁了,或许什么都不烧,死了;村里的光棍中有谁买了老婆,会不会逃走……

溪水声已经跑到我微热的耳里了,冷的月光照着我踏进熟悉而陌生的家,感受着屋子里熟悉而陌生的气息。屋子很小,猪圈、院子都小,来回几步就走遍了,也看全了,寻些屋里的异样问妹妹,迫不及待:洋铁脸盆上怎么添了个新疤,灶面什么时候换了块瓷砖,门口那垛黑黑的柴是几时砍的,猪圈的主人怎么变小了。

“那是刚抓的小猪崽儿,准备过年的;大的那头早就杀了。”妹妹呵呵地笑着,跟在我身边滔滔地说着村子里的新鲜事,总不忘告诉我懒鬼还活着,依旧烧着破屋子里无尽的木头:门板、门槛、橼子还有木窗、大梁;驼子大概还是老样子吧,他整天靠(因为很驼的缘故,他不能躺的。)在床上,看不清他的背到底有多驼……我专心听着,将胖墩墩的牛仔包甩在长条木椅上,翻厨揭锅,弄的乒乓响,寻些冷饭、馒头往肚子里塞,塞得满满的,暖暖的。然后走出门去,翘起脑袋朝屋后起伏沉寂的地方望去,爹就在某一个山坡上或某一块田里流着汗;也许这会儿已经走在回家的路上了,肩上扛着犁,犁上挂着装冷饭、馒头的布袋子。黄而壮的牛在前边不紧不慢地摇晃着,蹄子踩在石板上,打着滑。

炊烟升起,向月的方向飘去。妹开始烧晚饭了,耐烧且火势极旺的硬柴在灶堂里毕驳。我家的晚饭一向很迟才烧的,因为爹很迟下山的。我的肚子照例开始暖起来了,那时候回老家就是这样暖的。

后来,也就是我从少年长成青年的后来,村民们被迫以极低的价钱卖了村口极好的秧田之后,一条宽阔的公路就挺进了村庄,粗壮得像条蟒蛇。多了这条蟒蛇,村里出门在外的人回家可就方便多了,村里人都这么说,除此之外也说不出挺进来的这条粗家伙还有其他什么好处。村里出门的人很多,有的已经很有出息了,然而都不常回来,即便回来也是在屋子里窝一、两天就开始收拾行李,贼一样地离去了。这其中一个就是我,一个很没出息的“出门的人”。

对于这一现象,我始终很不解。少年那狂热的回家欲念都跑哪儿去了?是村庄亏欠了我们,还是我们有负于村庄?也许,谁也不亏欠谁,谁也不辜负谁:在外的村庄人永远愁着,村庄永远疼痛着,说不出理由。就如村民们卖掉秧田那样,脸上没有喜悦也没有哀伤。

然而,欢叫着来,来了就长住着不肯离去的却大有其人。他们是杭州、苏州、上海等地的游客,慕了“浙西大峡谷”的美名蜂拥而至。他们将软绵绵,甜腻腻的赞语抛在溪水里,粘在山石上,丢在村庄的耳里。苏杭用白而纤细的手掬起一捧水,娇着道一声“嘎清,嘎凉滴水呀。”却不曾知道这条大河曾经是我安静的澡堂。我和我的伙伴曾在清凉的水里打过无数个“木头冲”,并在压力极大的水里撒尿,瞪着大眼寻找尿柱子。不过,耗尽我几个夏季也没有找到一条尿柱子。村民们曾在这条清凉的河里用茶饼子药鱼。石板鱼翻着白肚子蜿蜒而下,河面就像漂满死鱼的天空。我的爹妈曾在这条清凉的河边挖沙,肩膀晒脱一层皮。一个背着电瓶的年轻人将自己触死在这条清凉的河里,两天后捞起,指甲已被河水冲白,篓里的鱼散发着腐臭。上海来的帅哥用没有喉结的脖子扯嗓子“噶青,噶高滴山啊!”山也回他一句“噶青,噶高滴山啊!”。可以前,帅哥还没有扯那无喉结的脖子的以前,青山的回话是:杨桃,这里有蓬大杨桃哦!硬柴,这边有好多硬柴呐!儿子,为什么跌死的不是我啊!呜呜呜——

苏杭美女和上海帅哥们将甜腻腻的赞语抛在我的河里,粘在我的山石上,丢在我的村庄的耳里的时候,村民们依然上山,下地,拮据度日,村子里依然光棍成群。不过,懒鬼已经烧塌了那所破屋,躲进大队上放棺材的房子里,划燃偷来的火柴,继续烧着无尽的木头。驼背已经火化成了灰,没有人知道他的背到底有多驼。村民们一直用没有喜悦也没有哀伤的语调谈论着秧田被卖,山核桃被征用以及上面下来的卖山卖田、动员搬迁的政策。进入到21世纪,他们谈论的条目中又新增了一条:这里将造一座水电站,很大的那种。河水在滚滚泛黄,好几座山都已经打平了。

苏杭美女和上海帅哥们听不到,也听不懂村民们的话语。他们偶尔听到这里的方言,就是在公路边的小摊上与衣着邋遢的村民们讨价还价的时候。那个时候,村庄的声音连同腌菜、腌萝卜、酶豆腐的味儿夹在很不普通的普通话里塞进他们的耳底。我相信,村庄的声音连同村庄都在渐渐消失,并将永远消失……

我很少回老家,不是说我不回去了。暑假近两个月,寒假里要过年,我还是得回去。一下车,就听到溪水在哗哗作响,隔壁大嫂笑着道:“来啦,有了大路就是方便。”踏进越加小的屋子,见到日渐衰老的爹和日渐长大的妹,没有太多的话要说。有些话急着要说,却憋在肚子里说不出来。就这样闷着窝上一、两天,贼一样地匆匆离去。令人沮丧的是,我知道自己欠着村庄,永远。

村庄在疼痛中渐渐消失,有一天我离开村庄并永远不回去的有一天,我也已经在疼痛中死去。

  

暂无评论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