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裂痕之关于游戏规则
孩子在做游戏的时候都会拟定一些规则,比如我小的时候捉迷藏就会规定一个范围,超出范围就算死掉,下一次就被罚做找的那个人而不再是躲藏者,比如很多和我一样年龄的大人我想都玩过的木头人,谁先动了谁就死掉,死掉是要被惩罚的,一点没有例外。孩子的规则被制定出来后,大家就都会说一不二地遵守,并且不会有人觉得受委屈,偶有极个别的赖着不愿受惩罚,结果是大家都不再和他玩,而且常常不只这一次,甚至第二次、第三次都不再愿意和他一起玩,因为他赖。
孩子的游戏规则是清纯的,因为它是参与的大众一同制定的,如果在制定规则的时候谁认为对他不公平了,他不用考虑应不应该说,说出来后会有什么后果,所以他会很明白地说出来,大家一考虑:嗯,有理,就会为这个不公修改规则,然后执行,因此执行也就很清纯。
我们都是从孩子长大的,长大后规则却不象我们孩子时候那样来制定了。
我只知道我的城市,因为我生活在这里,看见的也只是这里的事,所以首先伸明我说的只是我的城市里的我看见的现象。
现在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正热火朝天,今年还提了一个很具体的数字:某某某某类企业的国有股权常规要求要低于70%,也就说对还是全民的企业来说,得出售国有股权70%以上。
出售就要拟定一个出售规则了,这个勿庸置疑。
然后被售企业的领导者们就开始很忙碌了,因为这个出售规则得由他们来定,然后报上级产权管理部门批准。
最直接的是出售底价,说直接点就是报国资局的评估值。评估评估,它们行业的私下解释就是评评估估,弹性再所难免。
有了弹性就有了可操作性,就有了与潜在的购买者谈判的基础:他们常常会一家一家地与潜在购买者接触,或委婉或直接地说出自己的希望,然后看这些人的表态。有了支出当然会想要收益,购买者最直接的就是要求尽量低地报评估价,然后还有其它。
经过了漫长的象极菜市上妇人购菜时的讨价还价过程后,评估值被双方定了下来(当然这个价国企的领导会考虑风险,如果觉得太出格心里上已觉得不能被外界接受也是不行的),然后通知评估机构:这是我们的成交价,请照此操作。
那个讨价还价的过程当然是私底下的,表面上看来依然是很公正地评估,因为评估机构是国企独立聘请的,评估过程是独立客观的中介机构独立完成的,评估值是国资局独立认可的,有谁可以说它不公正?
有了成交基础,接下来就是挂牌交易,大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达成一致意见,这个意见又是现在双方最满意的意见,当然就会想如何可以百无一失地保证这个意见的实现,这就到了交易中心了。
那里是不需要含糊的,双方很明白地把意图说出来,在明里(暗里有没有东西,有多少东西我不详,因为这是要负责任的,我不去猜想)议定多少万多少万收费后,交易中心会保证双方交易的成功,因为交易规则由它来制定,那里会告诉你它会针对这个购买者的条件来制定收购方条件,比如资产总额,比如收入利润指标、比如是否熟习这行,甚至是不是外方等等,反正筛选下来合条件的购买方要么是唯一,要么是这个购买者的条件大家都会觉得比其它的购买者优越得多。
售购双方还是觉得不保险,问:如果交易失败怎么办?交易中心会说:失败了我退你钱,这总行了吧,你不会认为我不喜欢这大把的钱吧。虽然并不是绝对保证,有这个说法还是觉得安然很多,最后会要求:这个条件出来后一定要先给我们双方看才行。
至此,交易规则被完整地制定了下来,但是这个规则里却有很多的讨价还价的东西,不用我说,大家也明白这里面的不公。
国家的初衷是良好的,为了搞活企业,交易的方式也是对的,多元化管理才会让企业有活力,这是市场经济,不对的是,交易的规则。
如果交易规则一开始就仅是由能从交易中受益的人单方面来制定,这个规则在考虑制定的时候就带上了不公平的烙印,这个好象无法避免。
比如电信公司,安电话也好装宽带也好,会给你一个合同,那个合同并不由你与他一起协商,只是要你签字同意,比如现在很流行的按揭贷款,也是这样一个合同你只能签字,比如还有好多,有合同啊,合同是你自愿签字的啊,你能说不公?可是合同你会有异地议。你再有异议怎么样?要么你就不做,要做就得遵守,因为游戏规则由他们制定。
我在想:如果这些游戏规则不由这类人来制定;或者由他们制定出来,但出来后也象国家制定法律一样的给个征求意见期,所有人无论相关或无关,都可以对这个规则提意见;又或者太大范围征求意见实在不行,最起码也在与之相关联的群体(应该是这个群体而不能是这个群体象征性的极少数代表)范围内这样处理一下,这个规则是不是会更客观更公正一些?
1冬夜暗香
2爸爸,如果有来生,我还做你的女儿
3读书,生命飞翔的羽翼
4美文分享——《静月思》
5读懂心尘,静赋生命
6梦潇湘,花蝶飞
7考验
8雨的味道
9我和堂姐
10催 眠
11校园生活的味道
12微风细雨般的思念
孩子的游戏规则是清纯的,因为它是参与的大众一同制定的,如果在制定规则的时候谁认为对他不公平了,他不用考虑应不应该说,说出来后会有什么后果,所以他会很明白地说出来,大家一考虑:嗯,有理,就会为这个不公修改规则,然后执行,因此执行也就很清纯。
我们都是从孩子长大的,长大后规则却不象我们孩子时候那样来制定了。
我只知道我的城市,因为我生活在这里,看见的也只是这里的事,所以首先伸明我说的只是我的城市里的我看见的现象。
现在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正热火朝天,今年还提了一个很具体的数字:某某某某类企业的国有股权常规要求要低于70%,也就说对还是全民的企业来说,得出售国有股权70%以上。
出售就要拟定一个出售规则了,这个勿庸置疑。
然后被售企业的领导者们就开始很忙碌了,因为这个出售规则得由他们来定,然后报上级产权管理部门批准。
最直接的是出售底价,说直接点就是报国资局的评估值。评估评估,它们行业的私下解释就是评评估估,弹性再所难免。
有了弹性就有了可操作性,就有了与潜在的购买者谈判的基础:他们常常会一家一家地与潜在购买者接触,或委婉或直接地说出自己的希望,然后看这些人的表态。有了支出当然会想要收益,购买者最直接的就是要求尽量低地报评估价,然后还有其它。
经过了漫长的象极菜市上妇人购菜时的讨价还价过程后,评估值被双方定了下来(当然这个价国企的领导会考虑风险,如果觉得太出格心里上已觉得不能被外界接受也是不行的),然后通知评估机构:这是我们的成交价,请照此操作。
那个讨价还价的过程当然是私底下的,表面上看来依然是很公正地评估,因为评估机构是国企独立聘请的,评估过程是独立客观的中介机构独立完成的,评估值是国资局独立认可的,有谁可以说它不公正?
有了成交基础,接下来就是挂牌交易,大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达成一致意见,这个意见又是现在双方最满意的意见,当然就会想如何可以百无一失地保证这个意见的实现,这就到了交易中心了。
那里是不需要含糊的,双方很明白地把意图说出来,在明里(暗里有没有东西,有多少东西我不详,因为这是要负责任的,我不去猜想)议定多少万多少万收费后,交易中心会保证双方交易的成功,因为交易规则由它来制定,那里会告诉你它会针对这个购买者的条件来制定收购方条件,比如资产总额,比如收入利润指标、比如是否熟习这行,甚至是不是外方等等,反正筛选下来合条件的购买方要么是唯一,要么是这个购买者的条件大家都会觉得比其它的购买者优越得多。
售购双方还是觉得不保险,问:如果交易失败怎么办?交易中心会说:失败了我退你钱,这总行了吧,你不会认为我不喜欢这大把的钱吧。虽然并不是绝对保证,有这个说法还是觉得安然很多,最后会要求:这个条件出来后一定要先给我们双方看才行。
至此,交易规则被完整地制定了下来,但是这个规则里却有很多的讨价还价的东西,不用我说,大家也明白这里面的不公。
国家的初衷是良好的,为了搞活企业,交易的方式也是对的,多元化管理才会让企业有活力,这是市场经济,不对的是,交易的规则。
如果交易规则一开始就仅是由能从交易中受益的人单方面来制定,这个规则在考虑制定的时候就带上了不公平的烙印,这个好象无法避免。
比如电信公司,安电话也好装宽带也好,会给你一个合同,那个合同并不由你与他一起协商,只是要你签字同意,比如现在很流行的按揭贷款,也是这样一个合同你只能签字,比如还有好多,有合同啊,合同是你自愿签字的啊,你能说不公?可是合同你会有异地议。你再有异议怎么样?要么你就不做,要做就得遵守,因为游戏规则由他们制定。
我在想:如果这些游戏规则不由这类人来制定;或者由他们制定出来,但出来后也象国家制定法律一样的给个征求意见期,所有人无论相关或无关,都可以对这个规则提意见;又或者太大范围征求意见实在不行,最起码也在与之相关联的群体(应该是这个群体而不能是这个群体象征性的极少数代表)范围内这样处理一下,这个规则是不是会更客观更公正一些?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