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刹的幸运
四面环山的鄂东浠水县城,在东北角上有一座山,叫凤栖山。凤栖山宛如一尊大佛面东箕踞禅定。虽然看不清善目,但沉稳安详的背影总让人想像出他的大慈大悲。朝东两盘曲的腿盘成一个圆形,圆的中心有一口低洼的五亩大椭圆形的清水池塘。两膝盖处,一则是千年古刹清泉寺的靠山,另一则是一所高中的靠山,两小腿外侧是浠水河岸。大佛的脚趾不知是那年那月被浠河水“削“去了。
在凤栖山大佛的背影下生活了整整十年的我,只知道闻一多先生的纪念馆建在清泉寺的遗址上,从未想过或探索过清泉寺的历史,直到前天,我到闻一多纪念馆已是馆长的同学老朱处玩,无意随手翻阅了一本《老浠城》,突然发现清泉寺在世时的佛光格外的刺眼,简直使我有些眩晕。我此时在心里有一种强烈的冲动:要述说清泉寺的辉煌,探求清泉寺的流变。
(一)
据清代蕲水县(1932年改为浠水县)志记载:“邑东两里有清泉寺,唐贞元六年(790年)凿地得井,冽而甘,故以名寺。”
由此志上溯下寻,清泉寺仿佛是座历史文化宝库。真没想到,处在盆地没有名山簇拥且在闹市区内的小寺,能吸引八方人众,还发生过惊天动地的大事。在这些动人的历史篇章中,足以证明清泉寺梵音清响、佛光普照的无量功德。
清泉寺一出世就不同凡响。相传唐朝贞观六年(公元790年)建寺木料是从湖南运回的。寺里派人到湖南去运树,当树排行至洞庭湖口,骤然狂风大作,恶浪排空,霎时排毁树散,众人纷纷落水,不知死活。但建寺急需木料,方丈见预定归期已过,仍不见运树的僧众回来,十分着急。一夜,方丈梦见护法真神前来说道:“方丈不必着急,杉木将于明早从寺前古井中运回,你只管派众僧去取。”方丈醒来将信将疑,正欲起床,忽听知事僧惊慌地前来说道:“方丈,门前古井今早突发轰哈之声,不知何故?”方丈心知夜梦灵验,就叫知事集合众僧前去井边。僧众刚到,只听井内一声巨响,突然冒出一棵丈二的大杉树。如炮弹出膛,冲天而起。一连出三天,共蹦出100棵大杉树,第四天井水如常。赖神井之力,清泉寺不到半月就矗立在凤栖山大佛左膝弯里。
这一说法与某奇人出世传说相类似,虽然荒诞,但让他附着神性的光芒,使善男信女们生出无尽的向往和尊敬。
(二)
正是这种神性的佛光,使历经千年的清泉寺在前进的历程中,不知迎来送往过多少举足轻重的人物。
唐代“七绝圣手”刘禹锡来了。公元824年(唐穆宗长庆四年)夏,刘禹锡由贬所夔州(今四川奉节)调任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特意从顺江而下的官船上走下来,直奔蕲水的清泉寺。当他仰望着佛膝弯里的飞檐走拱,殿脊宝鼎,俯瞰池塘满碧,浠河潺潺,胸中块垒涣然冰释。他吟哦道:
游清泉寺
珠圃邀欢兴未赊,赛诗煮茗坐莲花。
上人我亦忘机者,欹枕相将到日斜。
参与王叔文政治改革失败后,十数年的贬谪生活,使刘禹锡的心灵饱受创伤。他虽有“我言秋日胜春朝”豪迈诗句作伴,有《陋室铭》独立旷达的胸怀,但排挤打击、颠沛流离的现实,不得不使他很想寻找一个窗口透透气。“珠圃”般的清泉寺恰好为他提供了一个解脱苦痛的窗口。清泉寺抚慰着诗人受辱的心灵。“珠圃”里的赛诗、品茗、听经,使他成了一个忘机者。这情景怎不叫诗人“欹枕相将到日斜”呢?我猜想这珠圃般的清泉寺八成以上消解了诗人的浊世烦愁。
黄州太守、诗人王禹偁来了。这位农家出身的刚直不阿、心怀征鸿之志的谏议大夫,三次被黜,然而他却始终以“屈于身兮不屈其首,人百谪而何亏(《三黜赋》)”自勉。公元1001年(北宋真宗咸平四年),当诗人最后一次从黄州被黜到蕲州时,虽然身患重病,不能下地行走,但清泉寺响亮的名声竟让这位饱受流离之苦的诗人移步前往,并遍游浠川八景。有他的《浠川八景》诗为证:
兰清时雨和甘棠,石壁回澜映塔光。
陆羽茶泉金鼎冷,右军笔沼兔毫香。
龙潭澈底明秋月,凤顶当空背夕阳。
乘得绿杨春晓兴,玉台井畔冷霞觞。
诗人所说的兰清时雨、石壁回澜、陆羽茶泉、龙潭秋月、凤顶夕阳、右军笔沼、绿杨春晓、玉台丹井八景,其中陆羽茶泉、右军笔沼在清泉寺内,龙潭秋月在寺东边浠河里,凤顶夕阳在寺西边的凤栖山顶上。诗人对陆羽茶泉情有独钟。茶圣陆羽非茗不喝,非泉不住。一日路过浠川,拜佛清泉寺,发现寺右侧三贤祠旁,有一石泉,水清味甘,于是长住寺内,取泉沏茶,品茗论道。诗人专门题诗歌曰:
甃石封台几尺深,诚尝茶味少知音。
唯余夜半泉中月,留照先生一片心。
诗人借人抒怀,哀婉沉痛,对不识人才的世道表达了深深的愤慨和无奈。看完浠川八景,诗人旋即奔赴蕲州任职。没想到诗人到蕲州上任不满一月就在忧愤中病逝,年仅47岁!浠川八景留下了沦落天涯诗人的足迹,日夜显现着诗人诱人的魅力。苦命诗人的心中一定影印着浠川八景。说不定在日后短暂的日子里浠川八景常常排解了他心中不少的忧愤和病痛的苦楚。佛光下夜半的泉中月啊,你要时常去照一照先生那片孤寂的心灵!
披着蓑衣,穿着芒鞋,手持竹杖,身体有些佝偻,在料峭的春风中微微颤抖的黄州团练副使苏大学士东坡先生,向蕲水走来了,时间是公元1082年3月7日。苏学士在他的《清泉寺词》中写道: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予将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浠水县境内——注)人庞安时善医而聋,遂经求疗。安时虽聋,而颖悟绝人,以指画字,书不数字,辄了人深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
身置佳境,人的心神往往会被那些与众不同的景物所牵引。东坡先生由南大门进入寺里,漫步览视,对大雄宝殿的恢宏气势、茶泉墨沼和清泉神井的传说,无不发出啧啧之声。天色渐暮,先生出寺院后门,步入参天的松树林,登上了凤栖山佛膝盖处,一脸的清新,一眼的开阔,荡涤着词人的心胸。当他临视山下的河流居然向西流淌时,他禁不住高声吟诵道:
浣西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在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是的,世界上的许多事情不是一成不变的,任何时候都会有奇迹发生。谁说人生不可能再少,青春不可以重来?清泉寺门前的浠河不就是向西流的吗?这磅礴之音向世人昭示着苏学士在坎坷的人生路途中决不低头的斗志和勇气!在我浅薄人的眼里,这首《浣西沙》词是苏轼词中最豪迈的一首,比之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空自艳羡、只是感叹人生如梦要洒脱得多。清泉寺宛如善解人意的先知先觉,适时地把沉溺于困境中的人高举过自己的头顶,让他彻底明白自己该怎么办。这是不是佛性的昭示呢?
寺里的神井与西晋的“书圣”王逸少有很深的渊源。王书圣曾游历长江流域,听说清泉寺神井旁的泉水甘冽,欣然前往。没想到此地风景绝佳,使王书圣情不自禁地留在此地大练书法,以致神井下方的一口小塘被他洗笔的墨水染黑,留下“羲之墨沼”,让后人遐想联翩,咏章层叠。明朝嘉靖年间蕲水教谕周中生员歌道:
花飞轻雾兔毫香,千古羲之洗墨塘。
我欲洗心君信否?一川流水玉玲琅。
后来乡人易之贞也咏之曰:
一掬寒泉石径幽,千年无减晋风流。
凉生野竹竿竿碧,雨过林塘树树秋。
挥翰犹供书带草,看山如在会稽游。
有谁胜迹长怀古,我亦临池愧白头。
(三)
辉煌了六百多年的清泉寺,炫目的佛光并未阻止住强权统治者的一把大火。这个强权统治者就是元朝浙江平章制使颜铁木耳。是他放一把火把清泉寺烧个精光,只剩下一颗“红巾军”所植的古柏,在那里向后人述说着大火的惨烈。公元1353年12曰,颜铁木耳从遥远的浙江偷袭蕲水,焚烧清泉寺,是因为这里有一个使他们乃至整个元朝发怵的机构——徐寿辉建立的“天完”国(年号为治平)。这把大火虽然使“天完”国的元帅府、中书省、枢密院和中央六部等机关及400多名官员化为灰烬,但仍没有烧垮徐寿辉“推富益贫”的佛心。他的残部退到黄梅、沔阳等地,继续练兵。第三年的春天,他率兵大举反攻元军,重新夺取了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盆地和陕西一大部分地区,并重新建都在汉阳县城,改年号为太平。
徐寿辉,鄂东罗田县人,身材魁梧,龙眉虎颔,为人正直,见义勇为,在乡邻享有崇高威望。元朝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五月,徐寿辉为响应白莲教韩山童、刘福通在大别山北部发动几万黄河民工起义,以卖土布作掩护,联合麻城铁匠邹善胜、江西和尚彭莹玉等人,在鄂东传播“天下大乱,弥勒佛就要降生”的思想。同年八月他们在大别山南麓多云山宣布起义,徐寿辉被推举为首领。因起义军必裹红巾,故称“红巾军”,简称“红军”,同时因他们供奉弥勒佛,烧香集众,又称为“香军”。九月,“红巾军”攻占了罗田、蕲州(现为蕲春县)、蕲水、黄州等地,建都浠蕲水清泉寺,国号“天完”,其用意是在“大元”头上加上一个罩子,表示要压倒“大元”。“红巾军”不淫不杀,纪律严明,每克一地,籍吏民,开府库,因而百姓无忧,深得民心。不到半年时间,徐寿辉的队伍扩展到百万人,纵横驰骋于长江南北。
有位伟人说过:革命的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徐寿辉的失败恰好印证了这句话。随着“红巾军”军政大权旁落于陈友谅之手,“天完”国的政权就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陈友谅利欲熏心,竟在安徽当涂采石镇设伏兵将徐寿辉杀害!一个代表着贫苦老百姓利益的英杰就这样死于非命,且是死在自己的兄弟之手,无不让后人扼腕叹息。在开始极艰难时能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怎么一到形势一派大好时就要手足相残呢?这难道是中国封建历史的又一个“黄宗羲定律”?只是有的事业未成时下手,有的却在平定天下后下手。李自成、洪秀全是前者,刘邦、朱元璋是后者。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中国人只能同患难而不能同甘甜?佛光啊,你何时能照彻这恶浊的心灵?
被颜铁木尔焚烧的清泉寺,到明朝弘治年间(公元1500年左右)才得以重建。当时知府卢睿延请高僧如通为住持,发众心襄隆举,使清泉寺一度中兴,梵音重播。清代中期寺庙又因火灾被毁,同治年间重建,但未恢复旧制。1927年又毁于战火。很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此次重建的资金却是杀人不眨眼的军阀头子夏斗寅出的,他还用捉刀之手写下了“大雄宝殿”四个大字。他是在向佛祖忏悔吗?否则,这确实是对清泉寺的玷污!
1945年至1962年,寺庙办成了学堂,佛教改成了文教。她的名称叫“浠水简易师范学校”,为鄂东地区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建国人才。文革期间改作盐库,不久因腐蚀过度,寺庙全部倒塌。
(四)
历史就是这般巧合。为了纪念为民主为自由面对特务的枪口拍案而起的闻一多先生,1988年在各界人士的帮助和支持下,浠水县政府在清泉寺的遗址上建起了闻一多纪念馆,从而真正结束了清泉寺1200多年几度兴衰的历史,昔日繁盛的普渡众生的梵音永久地储存在闻一多先生蜡烛般的生命历程中。这是清泉寺的幸盛,也是历史的幸盛。
踏着水泥大道进入闻一多纪念馆,酽酽的樟树荫凉让您心蘸琼浆。过“羲之墨沼”上的“七曲桥”,您就站在了有雕塑大师刘开渠先生和中央美院王克庆教授共同设计创作的通高三点九米的闻一多先生铜像前。闻先生手拄拐杖,风拂髯衫,凝视远方,铁骨铮铮又不失学者风范的形象,令人胸怀坦荡,肃然起敬。
铜像后50米就是先生纪念馆。馆门上方黑色大理石匾额上有******同志题赠的馆名。馆门两侧悬挂两幅木刻楹联,均为阴刻阳文石绿字。内幅隶书是周恩来、邓颖超所撰:“为民主为和平为大众成仁取义,反独裁反内战反特务虽死尤荣”;外联草书是由董必武、李维汉所撰:“我辈犹生,变悲哀为力量;公等不死,继传统有人民”。
整个纪念馆共有七个展厅,安排井然有序,匠心独运,气势磅礴。其主题分别是:序厅——红烛堂:满壁是蜡烛,还有先生黑发蓬松的巨幅画像。一厅——风华少年,俊兄学子。二厅——华夏红烛,一代诗骄。三厅——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四厅——拍案而起,血洒千秋。五厅——精美书画,游心佳冻。六厅——人民英烈,永垂不朽。
这座器宇轩昂的纪念馆,建在有过繁盛梵音的旧址上,确实最合适不过了,因为她张扬了闻先生为大众为自由舍身成仁的壮举,这正是慈悲为怀普渡众生佛法的继承。佛祖有知,当感其幸。我虽然不是佛教徒,对佛法知之甚少,但佛旨为苍生服务、尽力拯救苍生于水火之中的终极目的常使我心生敬意。反观世界上政治清明的国家,治国理念和终极目标大约如佛旨同。这是佛光的普照,还是宇宙的归宗?要达到这一终极目标,就得要一大批为之奋斗的先知和勇士。只有当他们以天下苍生为己任,不计个人生死荣辱,才有可能成为“佛”。闻一多先生就是这样的“佛”。他简直可以与玄奘齐寿,与日月齐光!
清泉寺千年的古刹,有这样的承继者,实属是她的幸运!
2005年1月8日改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