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之福
父亲终于将买房子的钱凑齐了。我打电话回去时,他很高兴的告诉我:钱已经交了,房子已经封顶了,看上去不错;不用担心他,他还能干动,还房款完全可以……言语中,洋溢着浓浓的幸福。
我无语,泪流满面。
父亲今年已经61岁了,于去年办理了退休手续。在退休之前,单位最后一次集资盖房。父亲问我,要不要买,并反复声明,单位效益不好,而且现在房改政策面临改革,这绝对是最后一次机会了。我看看父亲的花白头发,再看看父母现在居住的房子,我的心中一阵阵发酸。30年了,刚强的父亲何时这样小心翼翼的和我说话?我明白,父亲是想买的,但又怕会给我们造成压力,所以才征询我的意见。作为长女,我怎可无视父亲的愿望?我又怎忍拒绝父亲的唯一的要求?
房子,一直是父亲心中的结。
父亲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在他30岁左右一个机会将他推到了大城市,但因各种原因,家还是留在了乡下,和同族的人住在一个门洞里。在农村,房子就是全部的家当。父亲很孝,又是长子,所以他一直很努力的工作、攒钱,为的就是盖一座大房子,好安置家人。记得当时盖房子时,因为差几块瓦,同门的一位爷爷让父亲拆了几片族门楼上的瓦先用着,结果掀起轩然大波。在同一门楼里住着的几家,共同声讨父亲,甚至拒不承认很早过世的爷爷为这个家族做的所有牺牲和贡献。那一场恶吵的结果是,所有的同门瓜分了那个门楼。那一年我也就三四岁,但那一幕却永远的留在我的记忆里,使我早早见识了人情冷暖。我想,一向宽厚待人的父亲,也一定在那次争吵中,留下了永远的痛,也更加深了他的对房子的说不明道不白的心结。
六七年前,母亲和两个妹妹的户口终于落在了城市。居住成了大问题。在父亲的小小的单身宿舍里要四个人同时生活,面积和空间的窘迫压抑着每个人。尤其夏天,更有诸多不便。父亲那时最大的心愿大概是赶紧有一间可以畅快的打呼噜睡觉的房间了吧。
厂子里的福利房倒有,父亲不敢买。两个妹妹上学花费很大,家里的所有开支全靠父亲的工资,父亲最怕买了房子供不起妹妹上学。但有一个象样的家,有一间自己的房子的愿望如此强烈,父亲买了一套别人退出来的老房。那房子据说是五六十年代苏联专家支援中国时盖的,外面是砖,里边是一层土坯子,外观很破旧,灰塌塌的,似乎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父亲说:别看这楼烂,结实着呢,几几年地震时都没事,住十年八年不成问题。父亲兴高采烈的装修房子,五十几岁的人了,快乐的象个孩子。
是呀,这房子再旧,也可以承载四个人的生活起居,也可以放松长期被压抑的神经,也可以找到家的温馨,也是一个小小的幸福港湾。只是,我的心中总是酸酸的,父亲辛苦了一辈子,为子女和房子奋斗了一辈子,这样的房子,又怎能盛放父亲的梦想?
终于我们都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工作,而父亲也更加的苍老,华发日益苍白,日益稀少。每次回家,看见父亲,总忍不住心中的泪水:父亲为我们付出的太多太多了,而我们又能为父母做些什么呢?
父亲终于买房了。在那些日子里,父亲每次给我描述将来的新房是什么样子时,那种幸福感溢于言表。他不顾自己已经60多岁,仍然接受了工厂的返聘,说要自己挣钱买房。每次在回家的路上,父亲总会绕去看看房子的进度,或者在他被脚手架包裹的房子前伫立良久。
记得上学时,学到杜甫的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怜他人穷志短,竟然为了一间茅草屋而大发雷霆。现在才真正明白,就那一间小小的茅草房,也是他安身立命之所呀,就如同父亲,为什么那么执著的想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
房子是父亲幸福的源泉,也是盛放父亲幸福的地方。只有在这个地方,父亲的幸福才来得那么现实,也只有这样的地方,才能解开父亲多年来的心结。
其实幸福就这样简单。
安居,是父亲的幸福。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