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遍青山人未老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吾非仁者之徒,却亦乐游山。
家居辽东,此处无高险之峰。儿时门前有一土丘,时常与伙伴攀爬,害怕摔下,便由勇敢者先上去栓一粗绳,其他人再攀援而上,虽无景观古迹可寻,但真在青草山花中穿行,也其乐融融。
时光如白驹过隙,30几年过去了,早已踏遍青山无数,但自幼而发的兴趣未减,且日渐所增,不仅身在青青草地中穿行,而且,心亦随山谷起伏震颤。
也许是身居旱区的缘故,对海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所以至今仍不会游泳,也不喜欢去海边观色。而山则不同,那种“远山笼宿雾,高树影朝晖”的意境,每每使我流连忘返,古人云“莫为轻阴便拟归”,而我却“斗雨倾盆亦不归”,宁可在狂风暴雨中与群山同立。
也许是中国的山太老了,古老得它们已经有了灵性。古往今来,那么多的名人志士游山、居山、乐山,他们把山化做了生命的一种载体,以山为镜,鉴定社会与文化的兴衰善恶。可以说,是山衔接了中国漫长的一段段岁月,读懂山,也许就会读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然而,真正读得懂的又有几人呢?“采芝人入翠微去,丹灶石坛空白云。”
中国人爱山,中国的文人雅士们更爱山,中国的僧侣圣士们竟把许多山封为圣地。山,即是象征,又是隐处。
先说长江中游鄱阳湖平原上的那座孤立的山峦吧,周朝时代那匡氏七兄弟就隐居在这大雾迷漫、云海茫茫的山上,他们结庐为居,为后世留下了一个不朽的名山。
而后,中国的那些佛家道长们也许是看中了它的妙处,便也在此“结庐”建起了“五大丛林”、“三大名寺”,这里便香烟缭绕;而后,中国的那些文人们也许是看中了它的灵气,便也在此“结庐”或辞官隐居,或吟诗做画,那位不为斗米折腰的隐圣陶公,错把异乡当故乡地在此驻足,他似乎很孤独,然而,寄情山水居然反衬出他的“悠然”。而爱莲的周敦颐和一本正经的朱熹更是在这里将自己的理论加以升华。就连辅佐宋太祖的和尚周颠仙最后竟也是在这里乘白鹿升天的。
我非真文人,但我仍旧感到了那山的意境,要是没有了庐山,你说,我们的文化是不是会逊色了很多?
当然,只有庐山也不行,中国的林子太大,其间什么鸟都会有。
那我们就再去登一登好像是没有名气,但事实上却不逊五岳的天柱山。
这里曾是中国最早的南岳,虽然现今已无名份但并不等于无名,况且名气不在于是谁封的,他终究是靠自己的伟大而造就的。
大诗人李白好像特别钟情于这里,他那“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的向往,注释了这里一定会是文人骚客趋之若骛的风水宝地。此言不差,千百年来,不论是“平生爱舒洲风士”的苏东坡,还是“回顾浅楼只自羞”的宰相王安石,或是称此为“名山之福地”的黄庭坚,当然还有大名鼎鼎的风流小生周公瑾……他们又都不约而同地走向这里或幻想这里,把这里的山间草庐视为生命的归宿地吗?
一座主峰仅800米的小山,为什么会几集如此众多的名人雅士?我在不得其解中,忽然意识到这也许就是山之魅力。看来,山,必定是文人们生命的一部分,没有了山,再有灵气的文人们也必定会“江郎才尽”的。
所以,天柱山因此而创造了中国文坛上最著名的长诗《孔雀东南飞》,因为,那里有它的灵气所在。
文人们寄情于水山之间,形似放荡,心却总是沉重。这种沉重无疑于他们脚下的一座座大山。是的,既然历史异常沉重,那么,单就历史的山川便自然应该沉重,那么,漫步于此间思考历史的文人们的心情,便无法不更加沉重。
然而,沉重也好,放荡也罢,踏遍青山毕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体现。我不幸自己不是徐霞客,我没有精力也没有经费踏遍青山,但是,我仍渴望,那座座云雾的青山啊,你永远都是我不灭的梦。
“年来四十发苍苍,”我的发际间也已早生华发,带着满面尘土,一身疲惫,有时竟不知行进在青山绿野间我应该是在寻找什么?也许是历史,也许是现实,也许是百无聊赖的浪迹,也许是禅心竭力的思考,或许只是命运之神不经意的随便安排……
不管怎样我毕竟踏遍了那么多的青山,他们毕竟给了我那么多的智慧,我由衷地感谢你--山。
无论是黄山还是华山,无论是衡山还是泰山,无论是昆仑山还是峨嵋山,无论是五台山还是青城山……在中国,只要是山便有着文化的底蕴,历史的回声。踏遍青山你就会感知历史,踏遍青山你就会感悟人生,踏遍青山,你的生命会与青山同在。
“登登山路行时尽,泱泱溪水到处闻”。踏遍青山,你便会感到自然的博大,历史的深邃,你便会感到一切名利的渺小,一切纷争的无聊,那“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的意境,即便是神仙也不过如此,一壶老酒半卷书,在“极目故乡月,满溪塞草风”的青山月夜,独自一人或沉思默想,或对酒当歌,还有什么能比这更使人逍遥呢?
让我们有幸去踏遍青山吧,它会让你的生命更加完美,它会让你的情操更加高尚。即便我们已满头白发,我们的心亦不会衰老,因为--青山,永远给我们注入不朽的力量。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