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
世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九章·涉江》
他默默地站在船头,一任春雨绵绵,浇在自己的衣襟、头巾上,仿佛浇在忧愁的心里。天地茫茫荡荡,有杨柳的飞絮杂着风雨斜飞。这雨,象初见窈娘时一样的温柔,飞过太湖的芦苇荡,飞过吴江的朦胧春水,飞过水镇的画檐酒旗,飞过这南朝三千里山河……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这是文丞相的诗。他不自觉哽咽了一下。船行入一个乡野的渡口,有漂浮的水葫芦依生在乌青的码头旁,几只乌蓬船泊在那里,还有几只在雨中缩着羽毛的鸬鹚,都在水雾中慢慢清晰。
追随文丞相戎马倥偬的往事也象水雾一样散去。他觉得文丞相一点都不象一个统兵大将的模样,相反,儒雅翩然,文采飞扬。他记得文丞相特别喜欢看江南的雨景,逢着那梨花纷飞、春雨悠悠的时节,便会带领属下,立于高台之上,眺望茫茫无边的南方和北方。文丞相不停地感慨,国也如此,国也如此啊。
后来,他的梦里反复回响着这个沧桑的声音。直到有一天,他听到这个声音换成了痛苦的哭泣声和刀枪的折断声,然后有血,从梦里流淌曼延。醒来后,一地的秋风,一地的红叶。
他记起,这个声音也在一个雪夜听见过。
那一夜,大雪中的旗帜被连夜的寒冰冻住了,上面孤零零的一个“宋”字无尽苍凉。远处蒙古人的火炮继续呼啸着,夹着嘹亮的牛角号和呐喊。惊惶的士兵在城楼的长阶上蚂蚁般乱窜。文丞相交给他一封书简,然后拔出黄金长刀,头也不回快步纵上箭垛。他的身后,一个被流矢射中的将佐从城楼上倒栽下来,甲胄散得一地都是,像开败的落花。
涌金水门打开,一叶小舟涉江南下,载着他,还有他凄凉的梦。他立在船尾,在满江的风雪哀号中回望金陵城,城楼像垒起的雪人,雪屑纷飞。他泪流满面,湿了衣襟和衣襟中的血字书简……
他转头问船家,离金陵城还有多远?
船家呵呵笑,客官,你从太湖径直涉江往金陵城,想是好山观水之人,只是这城早已废了。
是啊,废了。他仰天长吁,好一座铁打的金陵,灰飞烟灭。
两岸是无边的青禾、生草,绿成一片迷朦,间或是黄色的油菜花。细雨中近处是连翩的燕子,轻轻地掠过江水,惊起一些细微的涟漪,和着雨水打在江面上的光晕,一圈圈漾开去……
他搭着凉棚,望向远处,是浅黛的群山,在雨中微醉着。他听说张将军就义前也痴迷地望着这江南的春雨群山,笑着道一句,“好山色!”然后轻松赴死。
而文丞相,此刻正在遥远的北方,没有江南的酥雨和河山,只有砥砺的风沙、陈旧的囚车和冰冷的铁索、刑具。文丞相是不能微笑的,眼里是血光中朦胧的江南的一片风筝。
他看着那片落在水里的鹞子风筝,骨枝的一端没在水里,另一端却倔强地携着鹞子的灰翼,指向苍天,像文丞相保留在他记忆里的最后姿势。
那一个涌金水门的雪夜,萦绕在他长久的梦里。文丞相的黄金长刀发着光芒,和窈娘的迷离眼神一样,像梦中迷路的路标,指引他返回现实。在那个雪夜里醒来后,他发现自己漂浮在水面的芦苇丛中,血的咸味和疼痛的感觉随着水波流淌,岸上的驿路传来马蹄、铃铛和斥骂的声音。那只小舟倾覆在水中,船梆上象靶子一样扎满了箭。
他用几乎冻僵的手指拔出身上的箭矢,不是蒙古人的狼牙箭,而是大宋朝的雀翎铁箭。
金陵失陷,文丞相下落不明,临安求和,贾似道虚构胜绩,诬退兵为逆反,于路截杀……
他大笑,复大哭。养好伤后,他借舟一艘,独往太湖而去。
大雪满弓刀,秋风洗征尘。
他蹲下身子,轻轻探手入水中,冰凉沁骨,象夜入太湖时的感觉。那时,他拍着船舷,浩声唱歌,天上斗牛初升,明月清泠,浩淼的湖面上回荡着他的歌声。曾经炽热的肝胆化了冰雪,纯净地融在湖光山色中。烟雾笼罩中,不知今昔何夕……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河岳山川之间,无不回荡。
他想,让文丞相的书简,沉入太湖之底,胜似被蒙兵汉贼掠去。于是他轻轻将书简用防水布包裹,放入湖水的下面,闭目松手,立刻感觉指间有冰冷的疼痛,蔓延到心里。一道血的痕迹,随着水泡飘飘渺渺浮到水面,象一朵盛开的红莲……
此刻的小船,正行经一片莲塘汪子。一朵朵红莲正飘在青色的水面上,彼此又为菱枝所分割,孤零零的。
他想起自己在太湖隐居的岁月,也养了一片莲塘,还在塘畔垒一座太湖石的高台。他日日坐于其上,在悲凉的风中看晚霞归帆,夜夜在月色中饮酒,看漫天满湖的星辰。北方的云和大雁飞过头顶的时候,他远望来时的方向,顿时迎风洒泪,无语哽咽。
临安失陷,文丞相被拘往燕云,山河已然破碎……
破碎的岂止是山河,还有自己年少时的梦……
船家在另一端收了桨,改换了长篙,船悄悄地减了速。船家笑呵呵地说,客官,前面就是有名的水镇了。
他早已知道前面的便是水镇,一个他熟悉得连河堤上有几棵柳树,几丛蔷薇都知道的地方。窈娘开的酒楼就在河的旁边,他似乎在远处便能看到酒旗,杏黄色的,带着醉人的暖意在连绵的雨意中飘展。他在那里曾度过了整整五年的缱绻的时光。
少年的他怀才不遇,一贫如洗,就像往昔的韩信。于是他也像韩信一样在河边流浪,可是他只听到洗衣女卑微或粗鄙的笑声,没有慈祥的漂母接济的身影。于是他望向天空,下着纤细的雨,苍白一片。他想迷失在雨中,可是却看见了杏黄色的酒旗,像此刻一样的温暖,招摇着旅人冷湿的心。
他就在酒楼里住了五年,当了五年的记帐先生,写了五年的针楷小字,听了五年的雨水淅沥……
记得那时的雨特别的凄迷,伴着微甜的一种香味。他坐在阁楼的杉木地板的房间里写字。他写得很认真,把帐簿抄了一遍又一遍。脚下两层都是酒楼的厅堂,他听到二胡的声音、酒客的嬉闹声、歌女的小调,当然还有窈娘殷勤的招呼声。窈娘的歌也唱得特别的好,醉醺醺的酒客就说要听老板娘唱歌,窈娘就亮着嗓子即兴唱。每逢此时,他手中的笔就不听使唤,墨迹象蜗牛爬似的,他有些烦躁地用鞋屐蹭着地板,又不敢发力。有一次发力,灰尘扑簌簌落下,酒客齐问,原来老板娘在楼上藏汉子啊。窈娘就佯怒打胡说的人,说是记帐先生呢。
记帐先生?酒客借题发挥,他还可以记帐,我们连帐都没机会记。然后是一片放肆地哄堂大笑。
以前的他,听闻后是愠怒的,有耻辱的感觉。而现在的他想起来,却只淡淡一笑,看着河堤上,蔷薇没了,是遍开的芍药,在雨中滋润着。他不自觉地想,往事随烟雨去了……
在太湖听雨的感觉却是有些凄怨的,没有生计着落的他,只好披着雨蓬,独自驾舟渡到对岸去,为人家的婚丧事写些对联文辞,挣几个银子,得几份枯荷冷饭。饥肠辘辘又不愿当人家面吃,他就带回来在湖中央慢慢吃。辽阔的湖面浓云低回,大雁在西风中哀哀地叫着,听着雨滴从乌蓬顶上滑落到湖里,他就会回想起窈娘的酒楼,和那个阁楼的温暖。
窈娘是个寡妇,丈夫在外面经商时死了,留下一个开业不久的酒楼,窈娘于是独立经营着这个酒楼,生意却越来越红火。窈娘很漂亮,很丰韵,有火辣辣的眼神,他似乎总是要被她的眼神盯到地缝里去。即使在夜晚,窈娘的眼睛仍然明亮,象无边的梦境沼泽里的灯,指引他返回温暖的现实,返回缱绻和缠绵之中。
窈娘会点上心形的香,让整个房间里充满着甜香气息,他们会默默地沉浸在喜悦中,听河面上传来的芦笙的声音。就那样一直到天明,街巷里到处回荡着卖花的吆喝声,“担子挑春虽小,白白红红都好——”窈娘问他,喜欢白的梅花,还是红的桃花?他本来想说是气质高洁的梅花,临到口又说是桃花。窈娘惊喜地说我也一样地喜欢桃花,既然这样,咱们还不如到河堤去,那里的桃花正开放……
此刻的小船,正行经这片开放桃花的堤岸,嫣红的花朵在树枝上挂着,天空飞扬一些花瓣,地上,河面上落了一层,使整条河细腻而感伤。他记得那是唯一的一次两人携手同游。在桃花树下,他想折一枝赠给她,她说高处的最艳,于是他就踮着脚去折,忽想起一事,就说这个水镇有秋娘渡,泰娘桥,这里不妨就命名为“窈娘堤”,如何?窈娘扑哧一笑,你这酸文人,想命名就命名啊?他看见窈娘的光滑的肩膀笑得发抖,也笑了。
那时的窈娘说,我知道你还是不想在这里呆一辈子,你想做出什么大功业是吧?你总有一天要走是吗?
他本来想说是的,可是又看见窈娘火辣辣的眼神,就摇摇头,说我没有什么想法,在这里过一辈子就是了。然后转过头去,躲开窈娘勾魂的眼神……
小船很快过了秋娘渡,没有一条船泊在那里,台阶上的苔藓绿得发蓝。从泰娘桥的桥洞里过去后,他知道,前面就是窈娘的酒楼了。
在酒楼住了五年后的一天,他独自在阁楼里曼声吟自己的诗,楼下静悄悄的,他也没加注意,当吟到“不似素车白马,卷潮起怒。但悄然千载旧迹,时有闲人吊古”时,下面忽然传来一声“好!”
就是这声“好”,改变了他后来的命运。
叫好的人是当地的节镇太守,姓文。他二话不说,就跟随文太守走向挽大宋危亡的不归之路。文太守成为文丞相后,他也成了统兵的重将。只是在枕戈待眠的时候,在饮酒庆功的时候,在退败流亡的时候,在隐居困窘的时候,他都会在脑海里出现窈娘的眼神,不是火辣辣的,而是分别时的哀怨凄凉。
窈娘问他,你真的要走?他坚定地看向北方的方向,点头,努力抑制着泪水。窈娘说,那好,你走,以后战死的时候,别忘了给我一个讣报,让我安心。
他是在一个无比寒冷的雪夜走的。他走时,发现河堤上大片盛开的,不是桃花,而是梅花。他似乎听到有痛苦的哭泣声和刀枪的折断声。
多年以后,在另一个雪夜里,他回望涌金水门,也听到了同样的声音,长久地萦绕在自己的梦里……
起风了,有些波浪泛起,小船在浪口上轻轻飘摇。他远远看见酒楼的杏黄旗,仍然是那样的温暖,飘展在这云溶溶,风淡淡,雨潇潇之中。他嘱咐船家轻轻泊到岸边,不下船,就立在船头看自己曾度过五年温柔时光的酒楼。一切如久,红砖碧瓦,角檐雕栏,窗棂里飘出阵阵酒气。不同的是酒楼旁多了几株樱桃树和芭蕉树,樱桃树鲜红的果子点缀在芭蕉叶的绿意盎然中,显出时光的变迁。在敞开的大门里,可以看见一个酷似当年窈娘的小姑娘在来往穿梭,招呼吆喝。
这是窈娘的女儿了。他听说,窈娘在他走后不久嫁了人,还有一个女儿。在后来,窈娘的丈夫死在蒙古人的牢房里,她又守寡了。
他四处打量,似乎要把这里的一切都记忆下来,看见沿河堤的柳树走过来一个挑担卖花的老汉,就叫过来,问卖的是梅花,还是桃花?老汉笑答,“担子挑春虽小,白白红红都好——”他说,那我都买下了,堆到船舱里,带去金陵。
他给了老汉一锭大银子。老汉笑着推辞,他说你为我办一件事就行了。他把船舱里的两件行李吃力地搬出来,放到老汉空出来的担子上,嘱咐说交给酒楼里的老板娘。
老汉试着一挑,特别沉重,知道是金银,就说,你一定欠了老板娘很多的帐,现在去还。
他一愣,笑着说是啊,我本就是记帐先生啊。
看着老汉挑着担子走进酒楼,他悠长地吐口气,吩咐船家,起程,去金陵。
水镇的景致渐渐远去了,回望烟雨中模糊的房舍,他淡淡地吟诗: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冷清清,忆旧游。
那两件行李是很沉重,不但是金银,也有文丞相的血字书简。他把它们从太湖底捞了上来。他想,不能让文丞相的心血湮没在湖底。同时,这也是自己履行诺言,给窈娘的一份讣报吧。
他知道,自己此次涉江,是一条赴死的路。
蒙古人携着满船的金银礼物来到太湖,对他说,你是文丞相最信任的手下,可以去大都劝劝他,什么官任你选。
他坐在太湖石的高台上,望着湖水想了一整天,日落的时候点了点头,同意了。
蒙古人此刻正在金陵为自己大备宴席吧。他想。他知道,蒙古人会用上等的仪仗他,马不停蹄载着他往北方。蒙古人的最终目的是让文丞相叛依,从而瓦解南人的斗志。
然而他们的如意算盘打错了。他轻蔑地笑笑,此去只想和文丞相见面,然后一起就义。文丞相太孤独了,自己希望在赴死的路上追随他,就象无数次追随他杀敌于战场一样。
如果有要求,他只希望自己能葬在南方,有朦胧的江南风景相伴,就像张将军葬在西湖旁的群山间一样。
到达金陵的外江时已是夜晚,清泠的江面上晚风悲号,寒鸦哀鸣,月亮昏昏黄黄的,有些船只快速地穿梭,用角号联系着。他一听就知道是南方的抗元义兵,在以前的战斗中经常并肩作战,如今只残留下一些游兵散勇。他叹着气,嘱令船家靠近去。
却发现这些船只都挂着白灯笼,惨白色的,象江上星星点点的鬼火。他不祥地有些预感,大声喊到,“吾乃文丞相手下将官蒋胜欲,可否靠舟一见?”
果然那些船只上有人回答,“文丞相宁死不屈,已在前夕慷慨就义。你这孽贼,背主求荣,投靠蒙狗,尚敢口称文丞相?”
文丞相已就义?他轰一声,几乎昏倒在船。文丞相果然慷慨,只是走早了一步啊。
船只上箭如雨点般射过来,船家急忙把船往涌金水门划去,还想点起信火。他止住船家,因为蒙古水兵如见信火,必然杀出,这些义兵必然全军覆没。
他来到船尾,迎着箭的方向站着。风把自己的衣襟吹得飞扬,象夜色中展翅欲飞的白鹤。船舱里的桃花、梅花都被风扬到空中,象大片飘零的雪花。终于有箭矢射中了自己,他却一点也不觉得疼痛。鲜血慢慢沁出,在白袍上象一朵盛开的桃花。箭创越来越多,一朵朵桃花盛开,象旧时的窈娘堤。
在悲凉的风中,在夜色中漫飞的花朵中,他看见了金陵城,城楼象重新垒起的雪人。他想起了那个雪夜,以及萦绕在梦里的痛苦的哭泣声和刀枪的折断声。
他倒入水中的时候,觉得水一点也不冷,却温暖无比,象自己在窈娘酒楼上五年的听雨时光一样地温暖。他甚至感觉到自己的血浮到水面上,开成一朵朵美丽的红莲。
1冬夜暗香
2爸爸,如果有来生,我还做你的女儿
3读书,生命飞翔的羽翼
4美文分享——《静月思》
5读懂心尘,静赋生命
6梦潇湘,花蝶飞
7考验
8雨的味道
9我和堂姐
10催 眠
11校园生活的味道
12微风细雨般的思念
他默默地站在船头,一任春雨绵绵,浇在自己的衣襟、头巾上,仿佛浇在忧愁的心里。天地茫茫荡荡,有杨柳的飞絮杂着风雨斜飞。这雨,象初见窈娘时一样的温柔,飞过太湖的芦苇荡,飞过吴江的朦胧春水,飞过水镇的画檐酒旗,飞过这南朝三千里山河……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这是文丞相的诗。他不自觉哽咽了一下。船行入一个乡野的渡口,有漂浮的水葫芦依生在乌青的码头旁,几只乌蓬船泊在那里,还有几只在雨中缩着羽毛的鸬鹚,都在水雾中慢慢清晰。
追随文丞相戎马倥偬的往事也象水雾一样散去。他觉得文丞相一点都不象一个统兵大将的模样,相反,儒雅翩然,文采飞扬。他记得文丞相特别喜欢看江南的雨景,逢着那梨花纷飞、春雨悠悠的时节,便会带领属下,立于高台之上,眺望茫茫无边的南方和北方。文丞相不停地感慨,国也如此,国也如此啊。
后来,他的梦里反复回响着这个沧桑的声音。直到有一天,他听到这个声音换成了痛苦的哭泣声和刀枪的折断声,然后有血,从梦里流淌曼延。醒来后,一地的秋风,一地的红叶。
他记起,这个声音也在一个雪夜听见过。
那一夜,大雪中的旗帜被连夜的寒冰冻住了,上面孤零零的一个“宋”字无尽苍凉。远处蒙古人的火炮继续呼啸着,夹着嘹亮的牛角号和呐喊。惊惶的士兵在城楼的长阶上蚂蚁般乱窜。文丞相交给他一封书简,然后拔出黄金长刀,头也不回快步纵上箭垛。他的身后,一个被流矢射中的将佐从城楼上倒栽下来,甲胄散得一地都是,像开败的落花。
涌金水门打开,一叶小舟涉江南下,载着他,还有他凄凉的梦。他立在船尾,在满江的风雪哀号中回望金陵城,城楼像垒起的雪人,雪屑纷飞。他泪流满面,湿了衣襟和衣襟中的血字书简……
他转头问船家,离金陵城还有多远?
船家呵呵笑,客官,你从太湖径直涉江往金陵城,想是好山观水之人,只是这城早已废了。
是啊,废了。他仰天长吁,好一座铁打的金陵,灰飞烟灭。
两岸是无边的青禾、生草,绿成一片迷朦,间或是黄色的油菜花。细雨中近处是连翩的燕子,轻轻地掠过江水,惊起一些细微的涟漪,和着雨水打在江面上的光晕,一圈圈漾开去……
他搭着凉棚,望向远处,是浅黛的群山,在雨中微醉着。他听说张将军就义前也痴迷地望着这江南的春雨群山,笑着道一句,“好山色!”然后轻松赴死。
而文丞相,此刻正在遥远的北方,没有江南的酥雨和河山,只有砥砺的风沙、陈旧的囚车和冰冷的铁索、刑具。文丞相是不能微笑的,眼里是血光中朦胧的江南的一片风筝。
他看着那片落在水里的鹞子风筝,骨枝的一端没在水里,另一端却倔强地携着鹞子的灰翼,指向苍天,像文丞相保留在他记忆里的最后姿势。
那一个涌金水门的雪夜,萦绕在他长久的梦里。文丞相的黄金长刀发着光芒,和窈娘的迷离眼神一样,像梦中迷路的路标,指引他返回现实。在那个雪夜里醒来后,他发现自己漂浮在水面的芦苇丛中,血的咸味和疼痛的感觉随着水波流淌,岸上的驿路传来马蹄、铃铛和斥骂的声音。那只小舟倾覆在水中,船梆上象靶子一样扎满了箭。
他用几乎冻僵的手指拔出身上的箭矢,不是蒙古人的狼牙箭,而是大宋朝的雀翎铁箭。
金陵失陷,文丞相下落不明,临安求和,贾似道虚构胜绩,诬退兵为逆反,于路截杀……
他大笑,复大哭。养好伤后,他借舟一艘,独往太湖而去。
大雪满弓刀,秋风洗征尘。
他蹲下身子,轻轻探手入水中,冰凉沁骨,象夜入太湖时的感觉。那时,他拍着船舷,浩声唱歌,天上斗牛初升,明月清泠,浩淼的湖面上回荡着他的歌声。曾经炽热的肝胆化了冰雪,纯净地融在湖光山色中。烟雾笼罩中,不知今昔何夕……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河岳山川之间,无不回荡。
他想,让文丞相的书简,沉入太湖之底,胜似被蒙兵汉贼掠去。于是他轻轻将书简用防水布包裹,放入湖水的下面,闭目松手,立刻感觉指间有冰冷的疼痛,蔓延到心里。一道血的痕迹,随着水泡飘飘渺渺浮到水面,象一朵盛开的红莲……
此刻的小船,正行经一片莲塘汪子。一朵朵红莲正飘在青色的水面上,彼此又为菱枝所分割,孤零零的。
他想起自己在太湖隐居的岁月,也养了一片莲塘,还在塘畔垒一座太湖石的高台。他日日坐于其上,在悲凉的风中看晚霞归帆,夜夜在月色中饮酒,看漫天满湖的星辰。北方的云和大雁飞过头顶的时候,他远望来时的方向,顿时迎风洒泪,无语哽咽。
临安失陷,文丞相被拘往燕云,山河已然破碎……
破碎的岂止是山河,还有自己年少时的梦……
船家在另一端收了桨,改换了长篙,船悄悄地减了速。船家笑呵呵地说,客官,前面就是有名的水镇了。
他早已知道前面的便是水镇,一个他熟悉得连河堤上有几棵柳树,几丛蔷薇都知道的地方。窈娘开的酒楼就在河的旁边,他似乎在远处便能看到酒旗,杏黄色的,带着醉人的暖意在连绵的雨意中飘展。他在那里曾度过了整整五年的缱绻的时光。
少年的他怀才不遇,一贫如洗,就像往昔的韩信。于是他也像韩信一样在河边流浪,可是他只听到洗衣女卑微或粗鄙的笑声,没有慈祥的漂母接济的身影。于是他望向天空,下着纤细的雨,苍白一片。他想迷失在雨中,可是却看见了杏黄色的酒旗,像此刻一样的温暖,招摇着旅人冷湿的心。
他就在酒楼里住了五年,当了五年的记帐先生,写了五年的针楷小字,听了五年的雨水淅沥……
记得那时的雨特别的凄迷,伴着微甜的一种香味。他坐在阁楼的杉木地板的房间里写字。他写得很认真,把帐簿抄了一遍又一遍。脚下两层都是酒楼的厅堂,他听到二胡的声音、酒客的嬉闹声、歌女的小调,当然还有窈娘殷勤的招呼声。窈娘的歌也唱得特别的好,醉醺醺的酒客就说要听老板娘唱歌,窈娘就亮着嗓子即兴唱。每逢此时,他手中的笔就不听使唤,墨迹象蜗牛爬似的,他有些烦躁地用鞋屐蹭着地板,又不敢发力。有一次发力,灰尘扑簌簌落下,酒客齐问,原来老板娘在楼上藏汉子啊。窈娘就佯怒打胡说的人,说是记帐先生呢。
记帐先生?酒客借题发挥,他还可以记帐,我们连帐都没机会记。然后是一片放肆地哄堂大笑。
以前的他,听闻后是愠怒的,有耻辱的感觉。而现在的他想起来,却只淡淡一笑,看着河堤上,蔷薇没了,是遍开的芍药,在雨中滋润着。他不自觉地想,往事随烟雨去了……
在太湖听雨的感觉却是有些凄怨的,没有生计着落的他,只好披着雨蓬,独自驾舟渡到对岸去,为人家的婚丧事写些对联文辞,挣几个银子,得几份枯荷冷饭。饥肠辘辘又不愿当人家面吃,他就带回来在湖中央慢慢吃。辽阔的湖面浓云低回,大雁在西风中哀哀地叫着,听着雨滴从乌蓬顶上滑落到湖里,他就会回想起窈娘的酒楼,和那个阁楼的温暖。
窈娘是个寡妇,丈夫在外面经商时死了,留下一个开业不久的酒楼,窈娘于是独立经营着这个酒楼,生意却越来越红火。窈娘很漂亮,很丰韵,有火辣辣的眼神,他似乎总是要被她的眼神盯到地缝里去。即使在夜晚,窈娘的眼睛仍然明亮,象无边的梦境沼泽里的灯,指引他返回温暖的现实,返回缱绻和缠绵之中。
窈娘会点上心形的香,让整个房间里充满着甜香气息,他们会默默地沉浸在喜悦中,听河面上传来的芦笙的声音。就那样一直到天明,街巷里到处回荡着卖花的吆喝声,“担子挑春虽小,白白红红都好——”窈娘问他,喜欢白的梅花,还是红的桃花?他本来想说是气质高洁的梅花,临到口又说是桃花。窈娘惊喜地说我也一样地喜欢桃花,既然这样,咱们还不如到河堤去,那里的桃花正开放……
此刻的小船,正行经这片开放桃花的堤岸,嫣红的花朵在树枝上挂着,天空飞扬一些花瓣,地上,河面上落了一层,使整条河细腻而感伤。他记得那是唯一的一次两人携手同游。在桃花树下,他想折一枝赠给她,她说高处的最艳,于是他就踮着脚去折,忽想起一事,就说这个水镇有秋娘渡,泰娘桥,这里不妨就命名为“窈娘堤”,如何?窈娘扑哧一笑,你这酸文人,想命名就命名啊?他看见窈娘的光滑的肩膀笑得发抖,也笑了。
那时的窈娘说,我知道你还是不想在这里呆一辈子,你想做出什么大功业是吧?你总有一天要走是吗?
他本来想说是的,可是又看见窈娘火辣辣的眼神,就摇摇头,说我没有什么想法,在这里过一辈子就是了。然后转过头去,躲开窈娘勾魂的眼神……
小船很快过了秋娘渡,没有一条船泊在那里,台阶上的苔藓绿得发蓝。从泰娘桥的桥洞里过去后,他知道,前面就是窈娘的酒楼了。
在酒楼住了五年后的一天,他独自在阁楼里曼声吟自己的诗,楼下静悄悄的,他也没加注意,当吟到“不似素车白马,卷潮起怒。但悄然千载旧迹,时有闲人吊古”时,下面忽然传来一声“好!”
就是这声“好”,改变了他后来的命运。
叫好的人是当地的节镇太守,姓文。他二话不说,就跟随文太守走向挽大宋危亡的不归之路。文太守成为文丞相后,他也成了统兵的重将。只是在枕戈待眠的时候,在饮酒庆功的时候,在退败流亡的时候,在隐居困窘的时候,他都会在脑海里出现窈娘的眼神,不是火辣辣的,而是分别时的哀怨凄凉。
窈娘问他,你真的要走?他坚定地看向北方的方向,点头,努力抑制着泪水。窈娘说,那好,你走,以后战死的时候,别忘了给我一个讣报,让我安心。
他是在一个无比寒冷的雪夜走的。他走时,发现河堤上大片盛开的,不是桃花,而是梅花。他似乎听到有痛苦的哭泣声和刀枪的折断声。
多年以后,在另一个雪夜里,他回望涌金水门,也听到了同样的声音,长久地萦绕在自己的梦里……
起风了,有些波浪泛起,小船在浪口上轻轻飘摇。他远远看见酒楼的杏黄旗,仍然是那样的温暖,飘展在这云溶溶,风淡淡,雨潇潇之中。他嘱咐船家轻轻泊到岸边,不下船,就立在船头看自己曾度过五年温柔时光的酒楼。一切如久,红砖碧瓦,角檐雕栏,窗棂里飘出阵阵酒气。不同的是酒楼旁多了几株樱桃树和芭蕉树,樱桃树鲜红的果子点缀在芭蕉叶的绿意盎然中,显出时光的变迁。在敞开的大门里,可以看见一个酷似当年窈娘的小姑娘在来往穿梭,招呼吆喝。
这是窈娘的女儿了。他听说,窈娘在他走后不久嫁了人,还有一个女儿。在后来,窈娘的丈夫死在蒙古人的牢房里,她又守寡了。
他四处打量,似乎要把这里的一切都记忆下来,看见沿河堤的柳树走过来一个挑担卖花的老汉,就叫过来,问卖的是梅花,还是桃花?老汉笑答,“担子挑春虽小,白白红红都好——”他说,那我都买下了,堆到船舱里,带去金陵。
他给了老汉一锭大银子。老汉笑着推辞,他说你为我办一件事就行了。他把船舱里的两件行李吃力地搬出来,放到老汉空出来的担子上,嘱咐说交给酒楼里的老板娘。
老汉试着一挑,特别沉重,知道是金银,就说,你一定欠了老板娘很多的帐,现在去还。
他一愣,笑着说是啊,我本就是记帐先生啊。
看着老汉挑着担子走进酒楼,他悠长地吐口气,吩咐船家,起程,去金陵。
水镇的景致渐渐远去了,回望烟雨中模糊的房舍,他淡淡地吟诗: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冷清清,忆旧游。
那两件行李是很沉重,不但是金银,也有文丞相的血字书简。他把它们从太湖底捞了上来。他想,不能让文丞相的心血湮没在湖底。同时,这也是自己履行诺言,给窈娘的一份讣报吧。
他知道,自己此次涉江,是一条赴死的路。
蒙古人携着满船的金银礼物来到太湖,对他说,你是文丞相最信任的手下,可以去大都劝劝他,什么官任你选。
他坐在太湖石的高台上,望着湖水想了一整天,日落的时候点了点头,同意了。
蒙古人此刻正在金陵为自己大备宴席吧。他想。他知道,蒙古人会用上等的仪仗他,马不停蹄载着他往北方。蒙古人的最终目的是让文丞相叛依,从而瓦解南人的斗志。
然而他们的如意算盘打错了。他轻蔑地笑笑,此去只想和文丞相见面,然后一起就义。文丞相太孤独了,自己希望在赴死的路上追随他,就象无数次追随他杀敌于战场一样。
如果有要求,他只希望自己能葬在南方,有朦胧的江南风景相伴,就像张将军葬在西湖旁的群山间一样。
到达金陵的外江时已是夜晚,清泠的江面上晚风悲号,寒鸦哀鸣,月亮昏昏黄黄的,有些船只快速地穿梭,用角号联系着。他一听就知道是南方的抗元义兵,在以前的战斗中经常并肩作战,如今只残留下一些游兵散勇。他叹着气,嘱令船家靠近去。
却发现这些船只都挂着白灯笼,惨白色的,象江上星星点点的鬼火。他不祥地有些预感,大声喊到,“吾乃文丞相手下将官蒋胜欲,可否靠舟一见?”
果然那些船只上有人回答,“文丞相宁死不屈,已在前夕慷慨就义。你这孽贼,背主求荣,投靠蒙狗,尚敢口称文丞相?”
文丞相已就义?他轰一声,几乎昏倒在船。文丞相果然慷慨,只是走早了一步啊。
船只上箭如雨点般射过来,船家急忙把船往涌金水门划去,还想点起信火。他止住船家,因为蒙古水兵如见信火,必然杀出,这些义兵必然全军覆没。
他来到船尾,迎着箭的方向站着。风把自己的衣襟吹得飞扬,象夜色中展翅欲飞的白鹤。船舱里的桃花、梅花都被风扬到空中,象大片飘零的雪花。终于有箭矢射中了自己,他却一点也不觉得疼痛。鲜血慢慢沁出,在白袍上象一朵盛开的桃花。箭创越来越多,一朵朵桃花盛开,象旧时的窈娘堤。
在悲凉的风中,在夜色中漫飞的花朵中,他看见了金陵城,城楼象重新垒起的雪人。他想起了那个雪夜,以及萦绕在梦里的痛苦的哭泣声和刀枪的折断声。
他倒入水中的时候,觉得水一点也不冷,却温暖无比,象自己在窈娘酒楼上五年的听雨时光一样地温暖。他甚至感觉到自己的血浮到水面上,开成一朵朵美丽的红莲。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