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葵去织”新解

作者:未知 来源: 网络 时间: 2018-05-06 01:08 阅读:
近于故纸堆中偶见“拔葵去织”四个字,初不解,读之解,继而又不解,因成此文,就教于师友。



说的是春秋时鲁相公仪子,回家看到妻子织帛,就休了妻,吃饭时吃到葵,就把家里的葵拔去。他说:“吾已食禄,又夺园夫红女利乎!”后人赞他,说:“大臣在禄位者,尤不宜与民争利,拔葵去织,实宜深弘。”



原来,拔葵去织的本意是不要与民争利。你当了官,有朝廷给的俸禄,穿的吃的都该从俸禄中支付,这样,使红女园夫都能有利可图,如果你一边享受着俸禄,一边又“自力更生”,织帛种葵解决衣食问题,一分钱不往外花,那老百姓收入从哪里来?这么一想,就觉得仪子此举值得称赞。



细想想去又觉得不对了。这织就的帛种成的葵,可都是家里人付出的辛劳,又非不劳而获,何苦如此糟践!



再看原文,忽然大悟:这位官人的行动是休妻,敢情他当官后泡上了妞,是要找个借口把“糟糠”蹬了,又恐为后人唾骂,便寻出个“去织”的借口,赢得个“不与民争利”的美名,这一着可实在是高!



想到这里,不由怒从心头起,古时候的官场真他妈令人发指,你想打离婚,直说“感情不和”不就得啦!还说乐与民争利!沾名钓誉!去织,是因为朝廷给你的官服质地好了,又是“皮尔·卡丹”、“培罗蒙”、“苹果”一类的名牌,当然看不上家乡那土里叭叽的土帛啦。



所以,我越想越觉得还是当今人豪爽,说话办事不要转弯抹角。拔葵就是因为那葵不好吃,一年之中,全国便可吃掉1000个亿、三个三峡工程呢!老是吃那葵能吃得了这么多钱?一个酒厂的厂长,一年批出720吨酒,国有资产就流失1000万,流失到哪里去了?国有变成非国有,非国有不就是民间么,那就是说我们的厂长“让利于民”,可不比你那“不与民争利”更胜一筹?你拔葵去织,专吃朝廷俸禄,这不是增加国家的财政负担吗?你为什么不搞自收自支,或者差额补贴,减轻中央财政的压力呢。不要以为向老百姓收点钱就是与民争利,那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你看我们当今的人,戴着官帽也敢做生意,你不要说以权经商,这叫“下海”,最时髦啦。批个条子,盖个公章,都可以收费,有偿服务嘛。顺便声明一句,咱们可吃的国家的,拿的国家的,绝对不与民争利。就像你拔去的那葵,为什么不包装一下,注上个“宫廷御用”、“纯天然”的名牌卖出去呢?一转手,至少翻它几十倍的利。你妻子织成的帛,也可以标上“真丝织品,领导世界新潮流”一类字样,推销出去嘛。莫说你手里还有真帛,我们手里假的东西也可以比真的东西卖出更多的钱来。东北一个粮食局长,光卖次品折圈子芦席之类,就赚了上百万。为什么古代的中国经济发展不快?就是因为你们这些当官的商品经济意识太差。



唉,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不是人心不古,实在是古人无心——不会用心眼哪!

  

暂无评论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