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的瞬想
人与自然的关系,排除了所有教条化、概念化的定义和归纳后,到底还剩下些什么?
无疑,我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生存,在向自然索取的过程同时以自身的思想以及由思想派生出的行动反馈于自然。很多正统说法中认为劳动是人区别于其他自然生物的主要标志,但事实上,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懂得思考。正因为思想的连接性和沟通性,人才能与自然建立起一种看似形而上,却真实潜隐暗藏的联系。
都说有灵性的事物之间是相通的。陶渊明可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义山可以“留得残荷听雨声”;苏东坡可以“乱石穿空,惊涛拍案,卷起千堆雪”……这是自然在缔造文学,还是生命意义在切近自然呢?高山流水一竖琴,邀知己与苍松共赏。当人把自身的精神存在寄托于山水树石的时候,他同时获得的是一种容百川而乃大的广阔的自然生存空间。
因此,我不愿意将我的眼光和论调再停留在物质层面上,人与自然的关系,若没有思想深处与精神理念上,人性与自然性的和谐,所有的“持续发展”、“循环利用”都是一幕幕滑稽可笑的“一手栽树,一手砍树”般的闹剧。而精神层面上的契合,肯定也不是简单的技术型、机械型或者经济型的,而是如同古希腊的神庙雕像,古战国的编钟筝瑟般优雅、恬静,消解了功利与肤浅的人的灵魂的自然回归。
其实,保护环境,拯救自然的口号已经喊了很多年,可人们真的意识到了对于自然保护的重要性了吗?世俗非常实际的功利主义导致了人类总得在经历了切肤之痛后,才会像寒号鸟那样呻吟出要垒窝的哀叫。洪水流了几年,抗了几年;干旱抗了几年,也就旱了几年,人类在灾难中自救的手段不可不说是声势浩大:科学的尖端、理论的经典、宏大如史诗般的前仆后继、可歌可泣……这些,究竟改变了些什么?又能改变些什么?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自然渐渐厌倦了与自己愈走愈远的人类后,其结果就是《圣经》中提到过的那场大水,涤净了它自己的怀抱。或许,真正让我们悲哀的是到那个时候,连一艘诺亚方舟的机会,上帝都不会再给我们。
当然,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并不是去否定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已渐趋完善的自然科学。我只是想呼吁人们是时候去走出毫无底气的自大,附庸风雅的自恋,堕落腐朽的自私以及被物质、功利侵染得麻木的精神荒芜,让心灵复归平和,让灵魂走进自然。
刚才有个同学走上讲台,张口说出了“天人合一”,让我眼前一亮,可她一再强调“天人合一”是与小农经济联系在一起,应找寻它对我们现在工业文明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何借鉴意义。我本不想说这个词语,因为“天人合一”在近些年被人们用滥了。这里既然说起,我想我应该澄清一些对这个词语的理解误区。“天人合一”其实讲的就是一种精神境界,它不局限于某一学派,儒家有,道家也很突出,禅释同样理解深刻。这样一种思想,原本就是渗透在艺术之中,以建筑、书法、绘画、诗词等艺术形式与我国古代文明一脉相承而源远流长。我不太赞成刚才那位同学把“天人合一”束缚和局限在封建小农经济的社会形态上,而因此来判定它与现在的生活和文明不再适合,这种理解的角度显得太实际,太直接。然而,恰恰是“天人合一”为代表的春秋战国文化思想,是我们整个民族三千年不断研究而无法超越的宏伟宝藏。
“天人合一”的意义就在于它的模糊性、不可预测性、难以定义性和神秘性。因为这样一种思想正是通过这些特性来暗暗吻合着自然的特质。我们眼中的自然,不正以这样的特质展露于我们眼前的吗?又有谁可以拍着胸脯说,我眼中的自然是清晰的、条理的、逻辑的、如同螺丝钉和螺丝帽那样丝丝入扣、紧紧相连的呢?永恒的是古典,持久的是自然。文明的不断发展中,能震撼我们心灵的,不应该是五百万的偶中;不应该是一场精彩的NBA比赛,那么,应该是什么呢?
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应该成为一种获取经济利益的文化现象;也不应该停留在人类是否可以持续发展和对自然循环利用的自然科技的推动因素之上。我们应该转换角度了,自然到底教会我们的是什么?是让人们变成机器或者电脑?还是变成蓝天或者白云呢?
最后,我想用一个比较来结束我的发言:当后工业文明财富的标志世贸大厦,在它所代表的文明形态所异化的人性恶的撞击下倒塌的时候,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天府盆地的青山绿水之间,那造福了一方热土几千年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这就是“天人合一”的经典,人与自然的完善。
1冬夜暗香
2爸爸,如果有来生,我还做你的女儿
3读书,生命飞翔的羽翼
4美文分享——《静月思》
5读懂心尘,静赋生命
6梦潇湘,花蝶飞
7考验
8雨的味道
9我和堂姐
10催 眠
11校园生活的味道
12微风细雨般的思念
无疑,我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生存,在向自然索取的过程同时以自身的思想以及由思想派生出的行动反馈于自然。很多正统说法中认为劳动是人区别于其他自然生物的主要标志,但事实上,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懂得思考。正因为思想的连接性和沟通性,人才能与自然建立起一种看似形而上,却真实潜隐暗藏的联系。
都说有灵性的事物之间是相通的。陶渊明可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义山可以“留得残荷听雨声”;苏东坡可以“乱石穿空,惊涛拍案,卷起千堆雪”……这是自然在缔造文学,还是生命意义在切近自然呢?高山流水一竖琴,邀知己与苍松共赏。当人把自身的精神存在寄托于山水树石的时候,他同时获得的是一种容百川而乃大的广阔的自然生存空间。
因此,我不愿意将我的眼光和论调再停留在物质层面上,人与自然的关系,若没有思想深处与精神理念上,人性与自然性的和谐,所有的“持续发展”、“循环利用”都是一幕幕滑稽可笑的“一手栽树,一手砍树”般的闹剧。而精神层面上的契合,肯定也不是简单的技术型、机械型或者经济型的,而是如同古希腊的神庙雕像,古战国的编钟筝瑟般优雅、恬静,消解了功利与肤浅的人的灵魂的自然回归。
其实,保护环境,拯救自然的口号已经喊了很多年,可人们真的意识到了对于自然保护的重要性了吗?世俗非常实际的功利主义导致了人类总得在经历了切肤之痛后,才会像寒号鸟那样呻吟出要垒窝的哀叫。洪水流了几年,抗了几年;干旱抗了几年,也就旱了几年,人类在灾难中自救的手段不可不说是声势浩大:科学的尖端、理论的经典、宏大如史诗般的前仆后继、可歌可泣……这些,究竟改变了些什么?又能改变些什么?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自然渐渐厌倦了与自己愈走愈远的人类后,其结果就是《圣经》中提到过的那场大水,涤净了它自己的怀抱。或许,真正让我们悲哀的是到那个时候,连一艘诺亚方舟的机会,上帝都不会再给我们。
当然,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并不是去否定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已渐趋完善的自然科学。我只是想呼吁人们是时候去走出毫无底气的自大,附庸风雅的自恋,堕落腐朽的自私以及被物质、功利侵染得麻木的精神荒芜,让心灵复归平和,让灵魂走进自然。
刚才有个同学走上讲台,张口说出了“天人合一”,让我眼前一亮,可她一再强调“天人合一”是与小农经济联系在一起,应找寻它对我们现在工业文明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何借鉴意义。我本不想说这个词语,因为“天人合一”在近些年被人们用滥了。这里既然说起,我想我应该澄清一些对这个词语的理解误区。“天人合一”其实讲的就是一种精神境界,它不局限于某一学派,儒家有,道家也很突出,禅释同样理解深刻。这样一种思想,原本就是渗透在艺术之中,以建筑、书法、绘画、诗词等艺术形式与我国古代文明一脉相承而源远流长。我不太赞成刚才那位同学把“天人合一”束缚和局限在封建小农经济的社会形态上,而因此来判定它与现在的生活和文明不再适合,这种理解的角度显得太实际,太直接。然而,恰恰是“天人合一”为代表的春秋战国文化思想,是我们整个民族三千年不断研究而无法超越的宏伟宝藏。
“天人合一”的意义就在于它的模糊性、不可预测性、难以定义性和神秘性。因为这样一种思想正是通过这些特性来暗暗吻合着自然的特质。我们眼中的自然,不正以这样的特质展露于我们眼前的吗?又有谁可以拍着胸脯说,我眼中的自然是清晰的、条理的、逻辑的、如同螺丝钉和螺丝帽那样丝丝入扣、紧紧相连的呢?永恒的是古典,持久的是自然。文明的不断发展中,能震撼我们心灵的,不应该是五百万的偶中;不应该是一场精彩的NBA比赛,那么,应该是什么呢?
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应该成为一种获取经济利益的文化现象;也不应该停留在人类是否可以持续发展和对自然循环利用的自然科技的推动因素之上。我们应该转换角度了,自然到底教会我们的是什么?是让人们变成机器或者电脑?还是变成蓝天或者白云呢?
最后,我想用一个比较来结束我的发言:当后工业文明财富的标志世贸大厦,在它所代表的文明形态所异化的人性恶的撞击下倒塌的时候,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天府盆地的青山绿水之间,那造福了一方热土几千年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这就是“天人合一”的经典,人与自然的完善。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