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阿Q”
“阿Q”在今天
大学时,听老师分析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当老师指出该小说旨在揭示国人的劣根性时,心底里既不解又不平。堂堂中华民族何以能同一区区阿Q联系?有着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明、优良的传统的华夏子孙怎能与小小的痞子划上等号?后来,台湾的柏杨又写了一本《丑陋的中国人》,更是让我大光其火,中国人怎么了,怎么净拿屎盆子往自己头上扣?真是大逆不道,且不可思议!
工作了,真正地走上了社会,接触到了实实在在的生活,慢慢地开始觉得鲁迅先生的说法有点道理。后来,由于工作的关系,足迹几乎遍及祖国各地,接触到的人更是林林种种,形形色色。上到政府高级官员,下到山区贫民百姓;富到商界亿万富翁,穷到街头蓬头乞丐;远至金发碧眼的外国友人,近到单位门口的门卫老汉……再读《阿Q正传》,再读《丑陋的中国人》,不但口服心服,而且时时汗颜——发现时时、处处有阿Q,有时自己也在演义着阿Q的故事……
在现实生活中,“阿Q”的做法至少有以下情态与形式上的继承与发扬——
一是“怕”。
具体说来,就是怕官,怕名人,怕阔人,怕洋人,怕恶人,怕坏人,怕不讲道理的人……概括起来说,就是一怕比自己强的人,二怕比自己坏的人。
在比自己官大的人面前,不敢抬头;在比自己富的人脸前,不敢挺直腰杆,在比自己名气大的人跟前,不敢大声说话;要是在洋人面前,是既不敢抬头,也不敢直腰,更不敢说话。用句现成的话说,天生继承来了一种奴性,一种不敢自尊的贱性。
二是“忌”。
忌别人议论自己,忌别人批评自己,忌别人超过自己,忌别人给自己提出不同意见,有些场合,还忌讳别人表扬自己,赞美自己……
别人议论自己——怀疑是说自己的坏话;别人批评自己——怀疑别人不安好心;别人超过自己——怕自己丢掉已有的地位和既得利益;别人提出不同意见——怀疑别人是给自己对着干;别人表扬自己——担心别人心怀叵测,暗藏杀机……
三是“俗”。
民,只要一做了官,不管官大官小,马上就摆谱;穷人,一旦变富了,不管富从何来,怎样来的,马上就摆阔;无名小卒,一旦扬名,不管名大名小,马上就端架……
走起路来,是昂首挺胸,目无一切,开始迈四方步,作出一副高不可测,触摸不得的大人物的样子来,或男留长发,女推光头,发型一例的“丐帮”式样,说话都拿腔捏调,让你分不清他是哪国人,反正要故意整出一派与众不同来……
四是“坏”。
爱探听别人的隐私,爱传播别人的小道消息,爱造谣,爱传谣,爱挑拨离间、搬弄是非……
只要不牵扯到自己,总爱添油加醋、津津有味地加以四处传播,惟恐天下人不知道;只要想整治那一个人,马上的会制造出许多“花边新闻”“桃色事件”出来,然后神秘兮兮地加以传播;只要有利于自己,不管真实与否,准确与否,一概加以“接力”,逢人便说,见人就讲……
五是“假”。
其实也就是“虚”。用老百姓的话说“净弄些不管用的”。
假正经,假慈善,假爱心……既想当婊子又想贞洁牌坊的,大有人在;既想损人利己,又想沽名钓誉者,大有人在;既想陷害他人,又想落个正人君子的名声的,大有人在……俗的,要千方百计地充出一个雅致来;贫的,又要绞尽脑汁地装出富有来;富的,却又挖空心思地扮出穷酸来……
六是“赖”。
赖帐的,推脱责任的,倒打一耙的,翻脸不认人的,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在中国不是有“合同就是一张纸”的说法吗,这最有代表性。只要对自己没利,原来的许诺,可以骂誓赌咒地予以否认;只要是对自己有好处的,原先自己没有认可的,立马可以坚持;只要是与己无关,不管什么事,都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作没看见……
七是“顺”。
只要是当官的说了,再错,自己心里再不乐意,表面上也举手赞成;只要还给自己留一条活路,再大的委屈也能咽下;只要……“咳,算了,就这样吧!”这几乎成了国人口头上最常听到的话,无奈中含着许些的认同。
这些做派,自己身上是否存在,只有自己知道。但在生活中,却不难找出些许的例证来。不信,你可以稍加留神,说不准,还能收集到连自己都想不到的奇闻怪事来呢?
总之,我是越来越觉得鲁迅先生和柏杨先生,写书之初,肯定进行了长时间深入细致的观察,要不,绝对不会如此的一针见血,如此的让许多人坐立不安。
1冬夜暗香
2爸爸,如果有来生,我还做你的女儿
3读书,生命飞翔的羽翼
4美文分享——《静月思》
5读懂心尘,静赋生命
6梦潇湘,花蝶飞
7考验
8雨的味道
9我和堂姐
10催 眠
11校园生活的味道
12微风细雨般的思念
大学时,听老师分析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当老师指出该小说旨在揭示国人的劣根性时,心底里既不解又不平。堂堂中华民族何以能同一区区阿Q联系?有着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明、优良的传统的华夏子孙怎能与小小的痞子划上等号?后来,台湾的柏杨又写了一本《丑陋的中国人》,更是让我大光其火,中国人怎么了,怎么净拿屎盆子往自己头上扣?真是大逆不道,且不可思议!
工作了,真正地走上了社会,接触到了实实在在的生活,慢慢地开始觉得鲁迅先生的说法有点道理。后来,由于工作的关系,足迹几乎遍及祖国各地,接触到的人更是林林种种,形形色色。上到政府高级官员,下到山区贫民百姓;富到商界亿万富翁,穷到街头蓬头乞丐;远至金发碧眼的外国友人,近到单位门口的门卫老汉……再读《阿Q正传》,再读《丑陋的中国人》,不但口服心服,而且时时汗颜——发现时时、处处有阿Q,有时自己也在演义着阿Q的故事……
在现实生活中,“阿Q”的做法至少有以下情态与形式上的继承与发扬——
一是“怕”。
具体说来,就是怕官,怕名人,怕阔人,怕洋人,怕恶人,怕坏人,怕不讲道理的人……概括起来说,就是一怕比自己强的人,二怕比自己坏的人。
在比自己官大的人面前,不敢抬头;在比自己富的人脸前,不敢挺直腰杆,在比自己名气大的人跟前,不敢大声说话;要是在洋人面前,是既不敢抬头,也不敢直腰,更不敢说话。用句现成的话说,天生继承来了一种奴性,一种不敢自尊的贱性。
二是“忌”。
忌别人议论自己,忌别人批评自己,忌别人超过自己,忌别人给自己提出不同意见,有些场合,还忌讳别人表扬自己,赞美自己……
别人议论自己——怀疑是说自己的坏话;别人批评自己——怀疑别人不安好心;别人超过自己——怕自己丢掉已有的地位和既得利益;别人提出不同意见——怀疑别人是给自己对着干;别人表扬自己——担心别人心怀叵测,暗藏杀机……
三是“俗”。
民,只要一做了官,不管官大官小,马上就摆谱;穷人,一旦变富了,不管富从何来,怎样来的,马上就摆阔;无名小卒,一旦扬名,不管名大名小,马上就端架……
走起路来,是昂首挺胸,目无一切,开始迈四方步,作出一副高不可测,触摸不得的大人物的样子来,或男留长发,女推光头,发型一例的“丐帮”式样,说话都拿腔捏调,让你分不清他是哪国人,反正要故意整出一派与众不同来……
四是“坏”。
爱探听别人的隐私,爱传播别人的小道消息,爱造谣,爱传谣,爱挑拨离间、搬弄是非……
只要不牵扯到自己,总爱添油加醋、津津有味地加以四处传播,惟恐天下人不知道;只要想整治那一个人,马上的会制造出许多“花边新闻”“桃色事件”出来,然后神秘兮兮地加以传播;只要有利于自己,不管真实与否,准确与否,一概加以“接力”,逢人便说,见人就讲……
五是“假”。
其实也就是“虚”。用老百姓的话说“净弄些不管用的”。
假正经,假慈善,假爱心……既想当婊子又想贞洁牌坊的,大有人在;既想损人利己,又想沽名钓誉者,大有人在;既想陷害他人,又想落个正人君子的名声的,大有人在……俗的,要千方百计地充出一个雅致来;贫的,又要绞尽脑汁地装出富有来;富的,却又挖空心思地扮出穷酸来……
六是“赖”。
赖帐的,推脱责任的,倒打一耙的,翻脸不认人的,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在中国不是有“合同就是一张纸”的说法吗,这最有代表性。只要对自己没利,原来的许诺,可以骂誓赌咒地予以否认;只要是对自己有好处的,原先自己没有认可的,立马可以坚持;只要是与己无关,不管什么事,都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作没看见……
七是“顺”。
只要是当官的说了,再错,自己心里再不乐意,表面上也举手赞成;只要还给自己留一条活路,再大的委屈也能咽下;只要……“咳,算了,就这样吧!”这几乎成了国人口头上最常听到的话,无奈中含着许些的认同。
这些做派,自己身上是否存在,只有自己知道。但在生活中,却不难找出些许的例证来。不信,你可以稍加留神,说不准,还能收集到连自己都想不到的奇闻怪事来呢?
总之,我是越来越觉得鲁迅先生和柏杨先生,写书之初,肯定进行了长时间深入细致的观察,要不,绝对不会如此的一针见血,如此的让许多人坐立不安。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