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外语的历程(四)

作者:未知 来源: 网络 时间: 2018-04-30 10:08 阅读:
一年英语中级班下来,觉得自己提高不小。还认识了不少同学,他们来自各种不同的岗位,大部分是工人。几乎全是初中毕业,那时初中毕业能够就业当上工人没有下乡已经非常不错了,就像我厂里的许多徒弟一样。有一个是国棉六厂宿舍区菜点的营业员,我还开他的后门买到过一个大猪腿呢。
能参加学习班的都是对现有工作不是太满意,想进一步学习,取得一个文凭,改变自己的命运。我很支持他们,希望他们好好学习。
就在那时,青岛市工人文化宫成立了业余工业大学,是山东省批准的,其毕业文凭和同等学历(大专)同样有效,享受同等待遇。业余工业大学有不少专业,其中有外语专业,英语和日语。学制三年,前两年半为业余学习,每星期两个半天和星期天整天。厂里领导非常支持我,请假不成问题。
但是要进学校,其考试的竞争程度不亚于高考,因为那时全青岛市就这么一个学校,可以有“再学习”的机会。英语专业考两门课,语文和英语,共招两个班,好像120人。全市有好几个考点,我在水清沟工人俱乐部考试。考试考得还可以,中上游,录取了。想不到,到了三十四五岁了,还去和青年竞争一个大专名额。
学校在台东区台东邮电局南面,离我上初级班的中学不远。台东那时的商业已比较发达,威海路已盖了不少七十年代后期的“样板房”。这学校离我现在的住处步行也就十几分钟的路程。
两年半的学习很辛苦,主要是交通不便,浪费在路上不少时间。中午吃饭是一大问题,那时哪有现在这么多饭店、小吃店、快餐店?往往中午找不到合适的饭店而放弃吃饭,挨饿是常事。有时是上午上课,那就得很早起来,早早往学校赶,我是一个不喜欢迟到的人。说句不谦虚的话,直到退休,我无论是上学期间,还是工作期间,没有因为我自己的责任迟到过一次。
课程共开“精读”、“听力”、“语法”、“科技英语”、“口语”五门课。其中对我来说最为轻松,可对其他同学最为吃力的是“科技英语”。“科技英语”的课文简单,没有高深的语法,有的单词不认识,猜也猜到了。可我的同学们的科技知识太差了,中文都看不懂,何况英文?我记得有一篇介绍“继电器”的课文,老师拿了实物到课堂给大家看,解释其原理,同学们依然不懂。“科技英语”不是重点课,平时作业只是翻译文章,我的译文就成了大家公开抄袭的对象。
“精读”课老师是青岛医学院的英语老师,五十多岁了,教得仔细,别的班经常有来旁听的,教室往往满满没有空座位。
老师说,他年轻时学英语记单词靠背词典,但现在他不主张我们这么做。还说,要学好英语,一定要丢掉“语法这拐杖”。但是对我这样“上了年纪”的,不靠语法也不可能。
那时,录音机开始在我国流行。我舅子把他的一个“独眼郎”三洋单卡录音机以三百元的价钱(原价五百)卖给了我,那是他的同事从日本带回来的,音色纯正。这是在班上最高级的了,精读老师带到教室的只是“半头砖”。
有了录音机,那电唱机就“退休”了。我的“独眼郎”可以听短波,晚上可听美国之音的英语九百句。那个时期也是我买书买录音带最多的时期,到外文书店、新华书店去只要看到合适的就买,买书化了我不少钱。各种英汉词典、汉英词典、牛津双解词典、科技词典、英汉缩略语词典,各种英语教科书,英文原版短篇小说等等。
精读课本是许国璋英语。“新概念”英语是我们的听力课本,我也买了全套录音带。也买了“英语九百句”的磁带。
书买了不少,可我的英语学得不是太好。学得不好的是听力和口语,那时就觉得力不从心了,老了,记忆力差了。再说,那时是我家庭负担最重的时候,上有老下有小,在企业工作任务又重。特别是业余大学第二年,厂里从青岛碱厂调到一个党总支书记。我的顶头上司,抓技术的副厂长和他有矛盾,他无法“治”那副厂长,就经常把气撒打我头上,以为我和那副厂长是“一帮”的。所以在81年九月底,正在我忍无可忍的时刻,正值化工局来调令调我,我一狠心一跺脚离开了我服务十几年的企业,离开了我亲密相处的同事,离开了我即将完成的一个新产品的研究岗位。那书记也在一个月后调到一企业当一个无职无权的工会主席。也由于他的“帮助”,我从企业到了机关,使我成了“公务员”。
到化工局也就结束了我的业余大学的学习,因为最后一学期是全脱产学习,我刚到一个新工作单位不可能为了外语学习而葬送自己的工作前程。那时化工局刚刚和橡胶公司分家,特别需要人的时候,更不可能要一个全脱产的人去。最后一学期,也只是复习不讲新课,迎接毕业考试。我放弃了毕业考试,没有取得第二个文凭。但我在新的单位站住了脚,我在新的岗位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也“名利双收”,这是后话。
那一年,我38岁,在业余大学学了五个学期英语。
暂无评论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