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 以及细碎的怀念
下午,顺道从报亭拿了最新一期的《读者》杂志,去上班。到单位,顺手放在桌子上,顾着上午尚有未完成的事,没来得及翻看。旁边的同事拿去先看了。等自己忙完,去了一趟主任办公室,出来回到办公桌旁,同事正对着书,一脸傻笑。我笑说:“看到什么宝贝了,瞧你乐那样。”他哈哈笑着把书递给我:“诺,这篇,《训诫》,你自己看吧。”拿过来,细读,读完亦是忍俊不禁,可我的忍俊不禁里,却有莫名浅泪。
《训诫》,是一个父亲对于跳出农门做了“城市人”有了“铁饭碗”吃着“皇粮“的儿子的谆谆教导。通篇没有一个绚丽的词语,没有一句矫饰的语言,没有转弯抹角,没有一句废话,没有华丽的铺排,没有任何的渲染,满纸乡土的方言,像一棵北方冬日里叶落诒尽的树,苍劲而有力的枝杆,直入云霄。那么直白的干净磊落。
目光在窗外,似要穿越风雨迷尘,去到斜阳烟柳,细雨柔风的江南,流离的沧桑竟也温柔起来,陌上天涯在岁月的怀念里于北方的冬日有了微微的暖意。
也许是因为很早便离开了父母身边,交语和领受父母教训的机会几近没有。所以,于父母间知心贴己的话,哪怕含带着责备也是极其少的珍贵。
记忆中的父亲,是极少与我说话的,也许是因为我是个女孩子,与父亲终归是隔了些东西。直到现在,冥思苦想,也不记得父亲曾经对我说过什么。且,每次我离家远行,父亲都尽力避开,不送我,也不对我说任何。长久以来,一直认为父亲是不疼我的,你走,你留,你去哪,似都与他无关。在父亲面前,因为心结的存在,我也是默然的。因此,尤其珍视母亲的唠叨。然,即便是这样的唠叨,因为我少在家的缘故,对我,对母亲,都屈指可数。
母亲,没有上过学,自然也说不出什么长篇宏论和豪言壮语。她有的,只是她的认知世界里对于儿女殷殷叮咛的细碎,衣食住行的担忧和挂牵。记得在云南那些年,母亲不会写字,就让弟弟代写,她说。每封信里,弟弟总会在后面半调皮半埋怨的多写上几句,说母亲说的时候,有些字他都不会写。我知道弟弟不是不会写,而是有些方言难成字。所以,信多半是经过弟弟稍事加工了的,不过,原意犹存。信是历来的简短,我不用拆都知道里面写了什么。无非是四季温饱冷暖的叮嘱。可每次我都恭敬地拆开,一个字一个字的读,然后放进小皮箱里珍存。上了师范,长大了,母亲信又让别人代写,内容却依旧。但,我从来没有觉得母亲的信里只有字里的简单,她简短的三言两语里,远比我们写的那些作文论文蕴涵深刻厚重。偶尔回家,母亲喜欢我跟着她,她到哪,我到哪,她到地里挖洋芋,她挖我摘,她到菜园子里摘菜,我挎篮子她摘,她到水井边洗菜,她洗,我蹲在旁边看,甚至她到猪圈给猪喂食,我也跟着她到猪圈边站着,之中的过程,母亲絮絮叨叨,问这问那,多是些生活琐碎,我一一笑着答,从无一丝厌烦。母亲,是想要把女儿在外的生活于絮叨的问寻里建起一座立体的框架,她希望自己是那个可以在里面自由穿行的人。
母亲很少出山外,哪怕我们姐弟三人在外读书的日子,母亲亦不曾出山看过我们。好在,我们都还懂事,知道母亲为了我们所历经的艰辛与苦难。现在尚还在上海读书的妹妹有我和弟弟的照顾。更是早已不用母亲操心了。土家山寨里那四间瓦房和房子四周不大的一方青碧园地是母亲的全部。自然,母亲唠叨的话里也全是方言土语。但,我虽自小在外,母亲的话,却从来无需仔细想仔细辩亦能明白所有,偶尔还能用方言对上几句。弟弟妹妹也是工作读书在外的人,每每回家相聚,母亲便会一遍一遍地如《训诫》里的父亲纠正儿子“昨天”要说成“昨个”一样地提醒和纠正我们的字句,不厌其烦地告诉我们“入乡要随俗”,不要变声变调。在母亲的眼里,儿女门出门在外工作虽是荣耀,但是不能让乡里乡亲说自己儿女“忘了本”,“忘了根”。
乡音是根,历来,在偌大中国,听人说话,便会知其人是哪里的,多半八九不离十的正确。记得在师范读书时,寝室里八位同学,虽来自同一省,碰在一起,如若不说普通话,各说各语,也是五彩缤纷的杂音,很是乐人。即使在说普通话的途中,要争论个什么事情,说急了,无意跳出来的,还是自己的方言土语。惹来一阵开心大笑,笑过之后,愈加念想生养自己的家乡草木山水。
《训诫》里,其实是父亲跟在外当官的儿子说:“莫要忘本”。母亲的絮叨里,是在跟离家的儿女说:“不要忘根”。游子是风筝,乡音是轴,牢牢握在故乡的手中,乡情是线,紧紧栓在乡音的轴上,无论飞多远,飞多高,故乡,会遁着线找到它的儿女,而在外的儿女,也会遁着线,叶落归根。
晰子2010。11。5日深夜
《训诫》,是一个父亲对于跳出农门做了“城市人”有了“铁饭碗”吃着“皇粮“的儿子的谆谆教导。通篇没有一个绚丽的词语,没有一句矫饰的语言,没有转弯抹角,没有一句废话,没有华丽的铺排,没有任何的渲染,满纸乡土的方言,像一棵北方冬日里叶落诒尽的树,苍劲而有力的枝杆,直入云霄。那么直白的干净磊落。
目光在窗外,似要穿越风雨迷尘,去到斜阳烟柳,细雨柔风的江南,流离的沧桑竟也温柔起来,陌上天涯在岁月的怀念里于北方的冬日有了微微的暖意。
也许是因为很早便离开了父母身边,交语和领受父母教训的机会几近没有。所以,于父母间知心贴己的话,哪怕含带着责备也是极其少的珍贵。
记忆中的父亲,是极少与我说话的,也许是因为我是个女孩子,与父亲终归是隔了些东西。直到现在,冥思苦想,也不记得父亲曾经对我说过什么。且,每次我离家远行,父亲都尽力避开,不送我,也不对我说任何。长久以来,一直认为父亲是不疼我的,你走,你留,你去哪,似都与他无关。在父亲面前,因为心结的存在,我也是默然的。因此,尤其珍视母亲的唠叨。然,即便是这样的唠叨,因为我少在家的缘故,对我,对母亲,都屈指可数。
母亲,没有上过学,自然也说不出什么长篇宏论和豪言壮语。她有的,只是她的认知世界里对于儿女殷殷叮咛的细碎,衣食住行的担忧和挂牵。记得在云南那些年,母亲不会写字,就让弟弟代写,她说。每封信里,弟弟总会在后面半调皮半埋怨的多写上几句,说母亲说的时候,有些字他都不会写。我知道弟弟不是不会写,而是有些方言难成字。所以,信多半是经过弟弟稍事加工了的,不过,原意犹存。信是历来的简短,我不用拆都知道里面写了什么。无非是四季温饱冷暖的叮嘱。可每次我都恭敬地拆开,一个字一个字的读,然后放进小皮箱里珍存。上了师范,长大了,母亲信又让别人代写,内容却依旧。但,我从来没有觉得母亲的信里只有字里的简单,她简短的三言两语里,远比我们写的那些作文论文蕴涵深刻厚重。偶尔回家,母亲喜欢我跟着她,她到哪,我到哪,她到地里挖洋芋,她挖我摘,她到菜园子里摘菜,我挎篮子她摘,她到水井边洗菜,她洗,我蹲在旁边看,甚至她到猪圈给猪喂食,我也跟着她到猪圈边站着,之中的过程,母亲絮絮叨叨,问这问那,多是些生活琐碎,我一一笑着答,从无一丝厌烦。母亲,是想要把女儿在外的生活于絮叨的问寻里建起一座立体的框架,她希望自己是那个可以在里面自由穿行的人。
母亲很少出山外,哪怕我们姐弟三人在外读书的日子,母亲亦不曾出山看过我们。好在,我们都还懂事,知道母亲为了我们所历经的艰辛与苦难。现在尚还在上海读书的妹妹有我和弟弟的照顾。更是早已不用母亲操心了。土家山寨里那四间瓦房和房子四周不大的一方青碧园地是母亲的全部。自然,母亲唠叨的话里也全是方言土语。但,我虽自小在外,母亲的话,却从来无需仔细想仔细辩亦能明白所有,偶尔还能用方言对上几句。弟弟妹妹也是工作读书在外的人,每每回家相聚,母亲便会一遍一遍地如《训诫》里的父亲纠正儿子“昨天”要说成“昨个”一样地提醒和纠正我们的字句,不厌其烦地告诉我们“入乡要随俗”,不要变声变调。在母亲的眼里,儿女门出门在外工作虽是荣耀,但是不能让乡里乡亲说自己儿女“忘了本”,“忘了根”。
乡音是根,历来,在偌大中国,听人说话,便会知其人是哪里的,多半八九不离十的正确。记得在师范读书时,寝室里八位同学,虽来自同一省,碰在一起,如若不说普通话,各说各语,也是五彩缤纷的杂音,很是乐人。即使在说普通话的途中,要争论个什么事情,说急了,无意跳出来的,还是自己的方言土语。惹来一阵开心大笑,笑过之后,愈加念想生养自己的家乡草木山水。
《训诫》里,其实是父亲跟在外当官的儿子说:“莫要忘本”。母亲的絮叨里,是在跟离家的儿女说:“不要忘根”。游子是风筝,乡音是轴,牢牢握在故乡的手中,乡情是线,紧紧栓在乡音的轴上,无论飞多远,飞多高,故乡,会遁着线找到它的儿女,而在外的儿女,也会遁着线,叶落归根。
晰子2010。11。5日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