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四叔
小时候常听父母亲提及家丑不可外扬的古训,这也许就是中国人的习俗吧,总喜欢把家里的丑事捂在怀里,而不轻易对别人讲。但有时总觉得这与“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完全是相悖的,而且个人觉得后者往往占居上风,比如那些明星的丑事或绯闻经常被那些媒体和网络炒得沸沸扬扬,甚至是满城风雨,于是便成为我们这些小市民茶余饭后的谈资。
在这里,我想谈谈我的四叔,我那“快乐”的四叔,以及他那所谓的快乐。我并不想把四叔作为一个谈资抑或是一种创作的素材来对待,而是真的想渲泻我胸中由来已久的情怀,谁叫我对四叔爱过恨过又失望过呢?如果这篇文章不幸让四叔看见的话,请恕侄儿的不敬,今天就让我破例一次揭开你那心灵深处的伤疤吧。
四叔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如今已有四十多岁了。奶奶一共生育了六个子女,一女五男,姑姑老大,我的父亲老二,四叔老五。由于爷爷在解放前是******政府的一个小秘书,故新中国成立后,在60年代那个以阶级成分论高贵的特别岁月里,爷爷便被人民群众批倒了,由于长期的郁郁寡欢最终撒手人寰,把六个未成年的子女全部抛给了奶奶一个人。奶奶是一个懦弱且未经世面的传统型妇女,迫于生计,奶奶便把老三和老六过继给别人抚养,于是他们便成了别人的儿子并改了姓氏。
在子女多的农村家庭里,为了弟弟妹妹的成长,哥哥姐姐总是要付出牺牲的,故我的姑姑是个文盲,她没念过一天书。我的父亲只读到初一便辍学了,三叔初中毕业,只有四叔方念完了高中,所以在现存的四个姊妹中,四叔的学历是最高的。为了这个家庭,我的姑姑和父亲过早地挑起了生活的大梁,协助奶奶一起撑起这个破碎的家。
因我从小学四年级一直到大学都是在外面读书,从村里、乡里、县里一直读到省城,故对四叔的了解并不多。即使寒暑假回到家里,也很少见到四叔。因为四叔一直是和奶奶住在一起的,虽说在一个村子里,毕竟还有一箭之遥。况且,父亲在我面前也很少提及四叔的事情,我隐隐感觉到,在父亲的灵魂深处,他似乎对四叔的诸多行为并不满意。大学毕业后,我便一直在广东飘泊,过着那种居无定所的生活,并且也很少回家。如今我也有了妻子和女儿,有了一份属于自己的牵挂,对家乡和亲人的回忆便越来越模糊了。
老实说,我对四叔的了解并不多。在我的记忆中,所有关于他的事情都是通过母亲的讲述以及与他相处的短暂时光而得来的,还有我通过父亲的片言只语而进行的一种臆断。可以想像得出,少年时期的四叔是比较吊儿郎当的,倚仗自己是家中老小的缘故,想必是享受了各种特殊的待遇。有饭吃,有衣穿,还可以念书,全然不知姐姐哥哥和母亲的苦,故为人处事轻浮自负又好高骛远。同时也不好好念书,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四叔虽念完了高中,其实都是混过来的,肚子里并没有多少墨水。说得严重点,四叔带有一点纨绔子弟的不良作风,不像我的父亲,虽说只有初一文化,但他基础扎实,生性天资聪慧,加上后天不懈地学习,故晚年的父亲是一个相当有修养及内涵的农民。
自从姑姑外嫁,父亲和三叔也相继成家自立门户后,四叔便和奶奶相依为命了。用农村的话来说,就是兄弟之间要分伙,而且在分伙之前还要请村里的公证人将祖上的财产进行合理的分配。据母亲讲,父亲只分得一个盛谷子的仓廪,连一栋茅屋也没有,只得寄人篱下借居在别人的一间小屋里,父亲后来的家业全是父母亲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也许到了这时,四叔才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和无助,况且,这时的奶奶也上了年纪,人总得穿衣吃饭,总不能叫奶奶干重体力活吧!也不能老是接受亲人的救济和旁人的施舍吧!于是,四叔由原先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也开始学会干农活了。而且,若干年之后,四叔还由一个不事稼穑的青年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庄稼汉。虽谈不上是个农业好手,但至少养活两个人是绰绰有余了。也许,四叔曾在内心里忏悔自己“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恨自己当初读书不用功,以至于没有跳出农门谋得个一官半职吧。
在我读初中的时候,我曾有一次跑到四叔的卧室去,发现他的柜子里有若干学书籍以及一沓沓的稿纸,在稿纸上密密麻麻布满了一个个歪头歪脑的文字。由此我知道,原来四叔有一段时间还做过文学的梦,想必是后来觉得自己不是这块料或缺乏坚持终不了了之。我也看过四叔写的字,无论是钢笔字还是毛笔字,都不成风格,实在不敢恭维。至于想靠专职文学创作来谋生,我私下里认为,四叔是肯定走不通的。而这只不过是四叔年轻时期的一个冲动吧!然而,这种积极向上的激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走得通的。
当四叔二十多岁的时候,奶奶就已经托人为她寻找老婆了。可那时的四叔似乎相当地心高气傲,对农村的姑娘一个也看不上眼,不是嫌人家矮就是说人家穷,反正他总要找个理由将别人拒之门外。对此,奶奶欲哭无泪,亲人哀声叹气,都奉劝四叔别贪心不足蛇吞象,要知道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要清醒地认识自身的条件,别再挑肥拣瘦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而耽误了自己的青春,可四叔对此全然不予理会。也许,在骨子里他就是不想过早地结婚以此束缚自己,他还想潇洒地多潇洒几年。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过来人的一些话还是富有真知灼见的。四叔过了而立之年后,奶奶和亲人也不断地帮他相亲,可这时的形势却逆转了过来,总是女方占主动,男方却处于被动地位了。由于四叔的平庸和家境的困窘,年轻一点的黄花姑娘根本就不屑于他,二十来岁的姑娘却嫌他没钱,也有的姑娘嫌他上了年纪,宁愿去嫁个一般的后生。就这样高不成低不就的,四叔的婚姻一拖再拖,而四叔本人也并不在乎,他还乐观地认为,不嫁就不嫁,难道还怕找不到老婆。
自从1997年奶奶去世后,家里就剩下他一个人了,于是屋里便显得相当地冷清。于此,几乎没有人再帮他张罗婚姻的事,有时姑姑和母亲帮他介绍一个,终走不到一块。到了后来,四叔干脆外出打工,去了郴州市一个熟人的厂子里干体力活,而把田土租给人家种,至于那片属于他的一百多株桔子树他也不再打理,任由它自生自灭。不用说,他那个小屋经常是挂着一把锁,只有在他偶尔回家时才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开门声。
2006年6月,我曾回了一次家。因母亲不在家,听村里人说四叔在家,于是我便去看望四叔并顺便蹭饭吃。当我来到四叔的家里时,发现家里竟凌乱不堪。家具及物什也没个好的摆设,甚至还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灰。此外,我觉得四叔沧桑了许多,头发蓬乱,面容枯槁,形容憔悴,胡子拉碴,衣服邋遢,看上去相当地猥琐,活脱脱一个小老头。要知道,他还不到五十岁啊!除此之外,我还猛然发觉,四叔的右脚竟受了工伤,走起路来一瘸一瘸。他是拄着一根拐杖为我煮了一餐简陋的饭菜。看见这一切,我于心不忍,同时又感到一阵心酸。用母亲的话来说,一个家庭没有妇女还真是不行,既没有人打理而且屋里也缺少生气。听四叔说,他是在工地上不小心被机器轧伤的,刚从医院里出来没多久,不过老板还算有点良心,支付了医疗费。当我离开他家的时候,我便拿出一百块钱给他作为营养费,他开始执意不要,最终还是收下了。
母亲从县城卖菜回来后,向我说起了四叔的一些事情。这几年,四叔也不经常出去打工了,只是在缺钱花的时候,才会出去打短工。平时在家过得是一种快乐的单身汉生活,睡觉睡到日上三杆,不用下田,也不用打理自留地,上无老,下无小,要多潇洒就有多潇洒。闲暇没事时呼朋唤友在家里或打麻将或打字牌或打扑克,打牌总免不了赌博,虽数额不大,但终是输得多赢得少。这两年,地下****彩活动十分猖獗,在农村搞得如火如荼,他还经常买码一搏身手。此外,对于男人,抽烟喝酒那是常有的事,他真真过得是一种神仙般的日子。虽说上了四十岁,亲人原想帮他找一个不拖儿带女的寡妇,可人家还不愿意。若要找一个拖儿带女的寡妇,他本人又不愿意,的确叫人左右为难!看来他这辈子是注定要打光棍了,他这样无儿无女的,只是担心他老了谁来服侍照顾他呢?不过他本人倒也乐观,大不了老了进老人院罢了。听了母亲的这一席话,我真为四叔寒心。我知道四叔这是在挥霍青春透支生命,这样浑浑噩噩没有方向没有信念没有目标没有理想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地过日子和一具行尸走肉又有什么区别呢?我印象中的青春朝气的形象已一去不复返了。忆往昔,每当春节我们去奶奶家拜年的时候,四叔总是对我们笑脸相迎,并为我们盛上丰盛的糖果;在农耕繁忙的双抢时节,四叔总会帮我家来割禾打稻拔秧苗莳田,我总能看到他那挥汗如雨的身影;夏季傍晚的时候,我也能看见四叔在水库畅游的英姿;以往过春节的时候,父母亲有时会把奶奶和四叔叫来一起吃餐团圆饭,我也能一睹四叔喝高度白酒的那种英雄气慨。可是如今所有的一切都荡然无存,虽说四叔仍是一个有血有肉有亲情有思想有性格的人,可我永远也找不到昔日那种温馨的感觉了。
2010年5月,夫人为我生了一个女儿。过了没几天,想必是四叔从母亲那里知道了这条消息,便给我发来了一条信息:恭喜你当爸爸了!开始我不知道是谁发来的,便回复消息去问。当我得知原来是四叔时,心头竟涌出一股莫名的感动。看来,尽管四叔孤身一人,但他还是很关心我们这些侄儿侄女的情况的,正如他在老家时总喜欢抱着三弟的儿子嬉戏一样,要知道,那可是他孙一辈的人了。
如今,四叔依然过着他那种所谓“快乐”的日子。何其为快乐?只要自己觉得开心就好,无所谓高尚不高尚,崇高不崇高。只要我遵纪守法,做个良好公民,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想怎样过就怎样过,何乐而不为呢?不管怎么样,他都是和我有着血缘关系的四叔,是我父亲的胞弟,基于这一点,等他有朝一日老了,不能动了,我都会或出力或出钱照顾他的晚年,并料理他的后事,也不枉为叔侄一场。之所以这样做,谈不上品德有多高尚,只是我觉得这是我应该做的,而且是份内之事。若不然,我将会受到良心上的遣责和道德上的鞭笞。
我敬爱的四叔,一个“快乐”的单身汉,既然你一生都这么“快乐”,那么就请将这所谓的快乐进行到底吧!
在这里,我想谈谈我的四叔,我那“快乐”的四叔,以及他那所谓的快乐。我并不想把四叔作为一个谈资抑或是一种创作的素材来对待,而是真的想渲泻我胸中由来已久的情怀,谁叫我对四叔爱过恨过又失望过呢?如果这篇文章不幸让四叔看见的话,请恕侄儿的不敬,今天就让我破例一次揭开你那心灵深处的伤疤吧。
四叔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如今已有四十多岁了。奶奶一共生育了六个子女,一女五男,姑姑老大,我的父亲老二,四叔老五。由于爷爷在解放前是******政府的一个小秘书,故新中国成立后,在60年代那个以阶级成分论高贵的特别岁月里,爷爷便被人民群众批倒了,由于长期的郁郁寡欢最终撒手人寰,把六个未成年的子女全部抛给了奶奶一个人。奶奶是一个懦弱且未经世面的传统型妇女,迫于生计,奶奶便把老三和老六过继给别人抚养,于是他们便成了别人的儿子并改了姓氏。
在子女多的农村家庭里,为了弟弟妹妹的成长,哥哥姐姐总是要付出牺牲的,故我的姑姑是个文盲,她没念过一天书。我的父亲只读到初一便辍学了,三叔初中毕业,只有四叔方念完了高中,所以在现存的四个姊妹中,四叔的学历是最高的。为了这个家庭,我的姑姑和父亲过早地挑起了生活的大梁,协助奶奶一起撑起这个破碎的家。
因我从小学四年级一直到大学都是在外面读书,从村里、乡里、县里一直读到省城,故对四叔的了解并不多。即使寒暑假回到家里,也很少见到四叔。因为四叔一直是和奶奶住在一起的,虽说在一个村子里,毕竟还有一箭之遥。况且,父亲在我面前也很少提及四叔的事情,我隐隐感觉到,在父亲的灵魂深处,他似乎对四叔的诸多行为并不满意。大学毕业后,我便一直在广东飘泊,过着那种居无定所的生活,并且也很少回家。如今我也有了妻子和女儿,有了一份属于自己的牵挂,对家乡和亲人的回忆便越来越模糊了。
老实说,我对四叔的了解并不多。在我的记忆中,所有关于他的事情都是通过母亲的讲述以及与他相处的短暂时光而得来的,还有我通过父亲的片言只语而进行的一种臆断。可以想像得出,少年时期的四叔是比较吊儿郎当的,倚仗自己是家中老小的缘故,想必是享受了各种特殊的待遇。有饭吃,有衣穿,还可以念书,全然不知姐姐哥哥和母亲的苦,故为人处事轻浮自负又好高骛远。同时也不好好念书,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四叔虽念完了高中,其实都是混过来的,肚子里并没有多少墨水。说得严重点,四叔带有一点纨绔子弟的不良作风,不像我的父亲,虽说只有初一文化,但他基础扎实,生性天资聪慧,加上后天不懈地学习,故晚年的父亲是一个相当有修养及内涵的农民。
自从姑姑外嫁,父亲和三叔也相继成家自立门户后,四叔便和奶奶相依为命了。用农村的话来说,就是兄弟之间要分伙,而且在分伙之前还要请村里的公证人将祖上的财产进行合理的分配。据母亲讲,父亲只分得一个盛谷子的仓廪,连一栋茅屋也没有,只得寄人篱下借居在别人的一间小屋里,父亲后来的家业全是父母亲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也许到了这时,四叔才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和无助,况且,这时的奶奶也上了年纪,人总得穿衣吃饭,总不能叫奶奶干重体力活吧!也不能老是接受亲人的救济和旁人的施舍吧!于是,四叔由原先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也开始学会干农活了。而且,若干年之后,四叔还由一个不事稼穑的青年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庄稼汉。虽谈不上是个农业好手,但至少养活两个人是绰绰有余了。也许,四叔曾在内心里忏悔自己“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恨自己当初读书不用功,以至于没有跳出农门谋得个一官半职吧。
在我读初中的时候,我曾有一次跑到四叔的卧室去,发现他的柜子里有若干学书籍以及一沓沓的稿纸,在稿纸上密密麻麻布满了一个个歪头歪脑的文字。由此我知道,原来四叔有一段时间还做过文学的梦,想必是后来觉得自己不是这块料或缺乏坚持终不了了之。我也看过四叔写的字,无论是钢笔字还是毛笔字,都不成风格,实在不敢恭维。至于想靠专职文学创作来谋生,我私下里认为,四叔是肯定走不通的。而这只不过是四叔年轻时期的一个冲动吧!然而,这种积极向上的激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走得通的。
当四叔二十多岁的时候,奶奶就已经托人为她寻找老婆了。可那时的四叔似乎相当地心高气傲,对农村的姑娘一个也看不上眼,不是嫌人家矮就是说人家穷,反正他总要找个理由将别人拒之门外。对此,奶奶欲哭无泪,亲人哀声叹气,都奉劝四叔别贪心不足蛇吞象,要知道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要清醒地认识自身的条件,别再挑肥拣瘦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而耽误了自己的青春,可四叔对此全然不予理会。也许,在骨子里他就是不想过早地结婚以此束缚自己,他还想潇洒地多潇洒几年。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过来人的一些话还是富有真知灼见的。四叔过了而立之年后,奶奶和亲人也不断地帮他相亲,可这时的形势却逆转了过来,总是女方占主动,男方却处于被动地位了。由于四叔的平庸和家境的困窘,年轻一点的黄花姑娘根本就不屑于他,二十来岁的姑娘却嫌他没钱,也有的姑娘嫌他上了年纪,宁愿去嫁个一般的后生。就这样高不成低不就的,四叔的婚姻一拖再拖,而四叔本人也并不在乎,他还乐观地认为,不嫁就不嫁,难道还怕找不到老婆。
自从1997年奶奶去世后,家里就剩下他一个人了,于是屋里便显得相当地冷清。于此,几乎没有人再帮他张罗婚姻的事,有时姑姑和母亲帮他介绍一个,终走不到一块。到了后来,四叔干脆外出打工,去了郴州市一个熟人的厂子里干体力活,而把田土租给人家种,至于那片属于他的一百多株桔子树他也不再打理,任由它自生自灭。不用说,他那个小屋经常是挂着一把锁,只有在他偶尔回家时才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开门声。
2006年6月,我曾回了一次家。因母亲不在家,听村里人说四叔在家,于是我便去看望四叔并顺便蹭饭吃。当我来到四叔的家里时,发现家里竟凌乱不堪。家具及物什也没个好的摆设,甚至还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灰。此外,我觉得四叔沧桑了许多,头发蓬乱,面容枯槁,形容憔悴,胡子拉碴,衣服邋遢,看上去相当地猥琐,活脱脱一个小老头。要知道,他还不到五十岁啊!除此之外,我还猛然发觉,四叔的右脚竟受了工伤,走起路来一瘸一瘸。他是拄着一根拐杖为我煮了一餐简陋的饭菜。看见这一切,我于心不忍,同时又感到一阵心酸。用母亲的话来说,一个家庭没有妇女还真是不行,既没有人打理而且屋里也缺少生气。听四叔说,他是在工地上不小心被机器轧伤的,刚从医院里出来没多久,不过老板还算有点良心,支付了医疗费。当我离开他家的时候,我便拿出一百块钱给他作为营养费,他开始执意不要,最终还是收下了。
母亲从县城卖菜回来后,向我说起了四叔的一些事情。这几年,四叔也不经常出去打工了,只是在缺钱花的时候,才会出去打短工。平时在家过得是一种快乐的单身汉生活,睡觉睡到日上三杆,不用下田,也不用打理自留地,上无老,下无小,要多潇洒就有多潇洒。闲暇没事时呼朋唤友在家里或打麻将或打字牌或打扑克,打牌总免不了赌博,虽数额不大,但终是输得多赢得少。这两年,地下****彩活动十分猖獗,在农村搞得如火如荼,他还经常买码一搏身手。此外,对于男人,抽烟喝酒那是常有的事,他真真过得是一种神仙般的日子。虽说上了四十岁,亲人原想帮他找一个不拖儿带女的寡妇,可人家还不愿意。若要找一个拖儿带女的寡妇,他本人又不愿意,的确叫人左右为难!看来他这辈子是注定要打光棍了,他这样无儿无女的,只是担心他老了谁来服侍照顾他呢?不过他本人倒也乐观,大不了老了进老人院罢了。听了母亲的这一席话,我真为四叔寒心。我知道四叔这是在挥霍青春透支生命,这样浑浑噩噩没有方向没有信念没有目标没有理想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地过日子和一具行尸走肉又有什么区别呢?我印象中的青春朝气的形象已一去不复返了。忆往昔,每当春节我们去奶奶家拜年的时候,四叔总是对我们笑脸相迎,并为我们盛上丰盛的糖果;在农耕繁忙的双抢时节,四叔总会帮我家来割禾打稻拔秧苗莳田,我总能看到他那挥汗如雨的身影;夏季傍晚的时候,我也能看见四叔在水库畅游的英姿;以往过春节的时候,父母亲有时会把奶奶和四叔叫来一起吃餐团圆饭,我也能一睹四叔喝高度白酒的那种英雄气慨。可是如今所有的一切都荡然无存,虽说四叔仍是一个有血有肉有亲情有思想有性格的人,可我永远也找不到昔日那种温馨的感觉了。
2010年5月,夫人为我生了一个女儿。过了没几天,想必是四叔从母亲那里知道了这条消息,便给我发来了一条信息:恭喜你当爸爸了!开始我不知道是谁发来的,便回复消息去问。当我得知原来是四叔时,心头竟涌出一股莫名的感动。看来,尽管四叔孤身一人,但他还是很关心我们这些侄儿侄女的情况的,正如他在老家时总喜欢抱着三弟的儿子嬉戏一样,要知道,那可是他孙一辈的人了。
如今,四叔依然过着他那种所谓“快乐”的日子。何其为快乐?只要自己觉得开心就好,无所谓高尚不高尚,崇高不崇高。只要我遵纪守法,做个良好公民,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想怎样过就怎样过,何乐而不为呢?不管怎么样,他都是和我有着血缘关系的四叔,是我父亲的胞弟,基于这一点,等他有朝一日老了,不能动了,我都会或出力或出钱照顾他的晚年,并料理他的后事,也不枉为叔侄一场。之所以这样做,谈不上品德有多高尚,只是我觉得这是我应该做的,而且是份内之事。若不然,我将会受到良心上的遣责和道德上的鞭笞。
我敬爱的四叔,一个“快乐”的单身汉,既然你一生都这么“快乐”,那么就请将这所谓的快乐进行到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