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光明留下是我最大的心愿
听说一双眼角膜可以让四个瞎子重见光明,当生命走到尽头,我要把自己健康的眼角膜捐献出来,回报社会,回报好心人,永留光明在人间——邓群日记
在蒲纺集团公司一次特困母亲座谈活动中,一名身患重病的下岗女工含泪讲述自己捐献眼角膜心愿的经历。她笑对人生,笑对死神的感人事迹听众无不为之动容,现场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祝福更是钦佩。人们也记下了一个名字——邓群。
也许是因为过去都是一个厂的同事,经多次沟通,在市红十字会签捐献眼角膜现场坚决拒绝采访的邓群夫妇同意接收我和赤壁报社一名的采访。
5月26日晚,我们走进邓群的家。一进门,一股浓浓的中药味弥漫空间,桌上,柜子里到处是大摞的中草药和瓶瓶罐罐的西药。
刚从十几公里外的赤壁市区做挑沙工回家的邓群的爱人张联生来不及洗洗身上的泥沙,赤着脚为我们送上热茶。“我今天在市区找到打零工的活,把一车沙从地面挑到五楼,我算计了一下,争取5天挑完,能挣200元。”纺织浆纱技术工出身的张联生摸着红肿的肩膀乐观地对我们说。
“你们看,这些全是邓群的荣誉证书。”张又捧出厚厚一摞红本子。从1986年至2003年,几乎年年都有,操作能手、生产标兵、优秀团干。最近的一本是蒲纺改制后2004年邓群在民营企业美特帮打工时公司授予的“同心奖”。而我们从邓群家的影集中却怎么也找不到女主人的影子。邓群笑着指出其中一位身材修长苗条,相貌姣好的年青女子说:这是我和爱人在北京旅游时拍的、这是我参加工厂文艺演出时拍的……我们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很难将这个亮丽,全身透着一股勃发朝气的女子和眼前因吃中药发胖,浑身浮肿的邓群联在一起。
邓群原是蒲纺三陆公司的一名职工,1983年,16岁花季的她从官塘招工进厂。2003年蒲纺改制,下岗买断工龄后,37岁的邓群和爱人一起外出打工,无论是在原来的国营工厂还是后来打工的民营企业,生性好强的她在每天超负荷的工作中任劳任怨,从不叫苦叫累。2006年新春佳节期间,腰部胀痛,全身浮肿,身体强烈的不适使原本活泼开朗的邓群眉头紧锁,在家人的催促下,2010年2月18日,从没进过医院的邓群第一次在赤壁市人民医院接受全身检查。而检查结果如同晴天霹雳——肾病综合症。到武汉复查的结果还是肾病综合症。当着邓群的面,医生只说了句赶紧办住院手续吧。从大家的神情中,邓群已猜到病情的严重,她隐约听到弟弟在和爱人商量筹钱:姐姐这个病轻则几十万,重则天文数字……想到家里夫妻俩买断工龄的钱和所有的积蓄加起来才几万元,又没有买医疗保险,这怎么治疗得起啊?邓群说:当时都不知道怎么回家的。脑子一片空白,浑身瘫软,那阵子眼泪都流干了。
住不起医院,邓群就每隔半个月到武汉同济医院看病开药。为了节省每一分钱,舍不得坐从公汽,夫妇凌晨2点多就出发从蒲纺转车到赤壁再坐火车去武汉,在武昌火车站等到天朦朦亮时又赶到医院排队挂号看病,火车上没有座位,虚弱的邓群只有靠丈夫搀扶着。有时还因转车不便挂号晚了好不容易排上队专家看病名额却满了。从没求过人的张联生每当此时,就求着医生说好话,有好几次这个七尺男儿为了救妻子竟当众给医生下跪。专家教授开药时,邓群总是乞求医生开最便宜的药。尽管夫妻俩拼命节省,不到一年不仅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还借遍了亲朋好久。可病情却在加重,由于没有免疫力,只有靠吃激素来激活细胞,不到两个月体重由原来的90斤增到了140斤。而一发病,整个人就象死亡一样没有一点生气。看着为了筹钱给自己治病的丈夫除了去民营企业打工,还四处打零工,每天精疲力竭回到家后还得打起精神强颜欢笑为自己煎药的爱人和双方家人忧虑的眼神,看着刚刚15岁一夜间变得懂事的儿子,想到过去虽然不富裕,但一家和睦,夫妻勤劳持家的甜蜜日子,想着生病后家人为自己日夜操劳而医药费难筹的无助,邓群不想因为自己而拖垮全家。终日以泪洗面的她,只想一死了之。
人一旦生了重病,就会重新体会人生,体会生与死,什么是生命的尽头,纵有太多太多的不甘,谁又能与命运抗争?——邓群日记。
一天深夜,她趁爱人熟睡后,在客厅割腕自杀,鲜血染红了沙发,染红了地面。邓群说:当时一点也没感觉到痛,只想快点结果这一切。也许是心灵感应吧,丈夫竟然突然醒来,看到满地鲜血,绝望地号啕大哭“你一死了之,丢下我和孩子怎么办啊”。继而抱起她一口气冲下八楼,跑到街上拦了一辆麻木将她送进医院。怕她再做傻事,丈夫提高了警惕,夜间一有动静就惊醒了。而父母、亲人、邻居、昔日的工友们更是轮换来看望她,百般劝慰,鼓励她要有战胜病魔的勇气。
2010年元旦,邓群所居住的社区给特困群众送温暖来到她家,她躺在床上,发不出声音,双手不停地抽筋,看到她的情形,在场的人都流泪了,当时每户的标准只有50元钱,社区低保办就破例加了50元。就是这100元钱,让这个从没找过组织的普通女工深深感动,邓群说:她把这100元钱夹在本子里面好久都舍不得用……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心情也变得开阔了,我一无所有拿什么来报答别人对我的好?我每天都在思考这个问题。——邓群日记
邓群有一个小本子,上面记录着每一次别人来看望她的时间和礼品。那怕是几个水果和一袋饼干。70多岁的公公为了筹钱给她治病,把捡破烂换来的钱硬塞给儿子;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太太在路上遇到她发病,当场塞给她50元钱;陆水湖医院的胡强和刘琼医生经常义务帮她打针;蒲纺集团公司工会主席常雨琴多次来看望慰问,送来慰问金共600元,先后两次送来了大病救助金共1600元……邓群记录着好心人对她点点滴滴的帮助。
一天,我在电视上看到有病人捐赠眼角膜,一双眼角膜可以让四名瞎子重见光明,很受感动。当时我就心动了。我查询找到赤壁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将自己的愿望告诉了他们。才知道捐献遗体并非我想象的只要本人同意这么简单,还必须要家人(监护人)签字同意。当晚邓群就和爱人说了自己的想法,爱人坚决不同意。邓群见说不动丈夫,就用拒绝吃药来要挟。爱人请邓群在农村的父母一起来劝她打消这个念头。邓群却反过来做起了家人的思想工作。“回报社会是我的心愿,我这病什么时说不行就不行了,我希望所有的亲人都能支持我完成心愿”。看到邓群态度坚决,亲人们也被她乐观面对生死的精神感动了。最后全家决定尊重邓群的意愿。今年2月初,在爱人的陪同下她前往赤壁市红十字会作了捐赠身体各项医学指标检查,结果全部合格。邓群说:“当生命走到尽头,我要把自己的眼睛留在世上看到的好人”。
2010年1月26日,邓群在赤壁市红十会办了捐献眼角膜的手续,实现了自己的心愿。
生命是自己的,也是社会这个大家庭的,想活,就要坚强的面对一切困难,把泪水擦干,乐观的过好每一天。——邓群日记。
临走,一直笑着和我们交谈的邓群说:现在家里的钱全用光了,能借的也借遍了。而病情却在加重。但我不再哭泣,不管能活多久,我都要笑对生活。
把光明留下,让自己的生命以帮助患者重见光明的方式得以延续。就能看到给予我帮助关心的亲人、同事、好心人,还有我最爱的
孩子。——邓群日记
在蒲纺集团公司一次特困母亲座谈活动中,一名身患重病的下岗女工含泪讲述自己捐献眼角膜心愿的经历。她笑对人生,笑对死神的感人事迹听众无不为之动容,现场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祝福更是钦佩。人们也记下了一个名字——邓群。
也许是因为过去都是一个厂的同事,经多次沟通,在市红十字会签捐献眼角膜现场坚决拒绝采访的邓群夫妇同意接收我和赤壁报社一名的采访。
5月26日晚,我们走进邓群的家。一进门,一股浓浓的中药味弥漫空间,桌上,柜子里到处是大摞的中草药和瓶瓶罐罐的西药。
刚从十几公里外的赤壁市区做挑沙工回家的邓群的爱人张联生来不及洗洗身上的泥沙,赤着脚为我们送上热茶。“我今天在市区找到打零工的活,把一车沙从地面挑到五楼,我算计了一下,争取5天挑完,能挣200元。”纺织浆纱技术工出身的张联生摸着红肿的肩膀乐观地对我们说。
“你们看,这些全是邓群的荣誉证书。”张又捧出厚厚一摞红本子。从1986年至2003年,几乎年年都有,操作能手、生产标兵、优秀团干。最近的一本是蒲纺改制后2004年邓群在民营企业美特帮打工时公司授予的“同心奖”。而我们从邓群家的影集中却怎么也找不到女主人的影子。邓群笑着指出其中一位身材修长苗条,相貌姣好的年青女子说:这是我和爱人在北京旅游时拍的、这是我参加工厂文艺演出时拍的……我们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很难将这个亮丽,全身透着一股勃发朝气的女子和眼前因吃中药发胖,浑身浮肿的邓群联在一起。
邓群原是蒲纺三陆公司的一名职工,1983年,16岁花季的她从官塘招工进厂。2003年蒲纺改制,下岗买断工龄后,37岁的邓群和爱人一起外出打工,无论是在原来的国营工厂还是后来打工的民营企业,生性好强的她在每天超负荷的工作中任劳任怨,从不叫苦叫累。2006年新春佳节期间,腰部胀痛,全身浮肿,身体强烈的不适使原本活泼开朗的邓群眉头紧锁,在家人的催促下,2010年2月18日,从没进过医院的邓群第一次在赤壁市人民医院接受全身检查。而检查结果如同晴天霹雳——肾病综合症。到武汉复查的结果还是肾病综合症。当着邓群的面,医生只说了句赶紧办住院手续吧。从大家的神情中,邓群已猜到病情的严重,她隐约听到弟弟在和爱人商量筹钱:姐姐这个病轻则几十万,重则天文数字……想到家里夫妻俩买断工龄的钱和所有的积蓄加起来才几万元,又没有买医疗保险,这怎么治疗得起啊?邓群说:当时都不知道怎么回家的。脑子一片空白,浑身瘫软,那阵子眼泪都流干了。
住不起医院,邓群就每隔半个月到武汉同济医院看病开药。为了节省每一分钱,舍不得坐从公汽,夫妇凌晨2点多就出发从蒲纺转车到赤壁再坐火车去武汉,在武昌火车站等到天朦朦亮时又赶到医院排队挂号看病,火车上没有座位,虚弱的邓群只有靠丈夫搀扶着。有时还因转车不便挂号晚了好不容易排上队专家看病名额却满了。从没求过人的张联生每当此时,就求着医生说好话,有好几次这个七尺男儿为了救妻子竟当众给医生下跪。专家教授开药时,邓群总是乞求医生开最便宜的药。尽管夫妻俩拼命节省,不到一年不仅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还借遍了亲朋好久。可病情却在加重,由于没有免疫力,只有靠吃激素来激活细胞,不到两个月体重由原来的90斤增到了140斤。而一发病,整个人就象死亡一样没有一点生气。看着为了筹钱给自己治病的丈夫除了去民营企业打工,还四处打零工,每天精疲力竭回到家后还得打起精神强颜欢笑为自己煎药的爱人和双方家人忧虑的眼神,看着刚刚15岁一夜间变得懂事的儿子,想到过去虽然不富裕,但一家和睦,夫妻勤劳持家的甜蜜日子,想着生病后家人为自己日夜操劳而医药费难筹的无助,邓群不想因为自己而拖垮全家。终日以泪洗面的她,只想一死了之。
人一旦生了重病,就会重新体会人生,体会生与死,什么是生命的尽头,纵有太多太多的不甘,谁又能与命运抗争?——邓群日记。
一天深夜,她趁爱人熟睡后,在客厅割腕自杀,鲜血染红了沙发,染红了地面。邓群说:当时一点也没感觉到痛,只想快点结果这一切。也许是心灵感应吧,丈夫竟然突然醒来,看到满地鲜血,绝望地号啕大哭“你一死了之,丢下我和孩子怎么办啊”。继而抱起她一口气冲下八楼,跑到街上拦了一辆麻木将她送进医院。怕她再做傻事,丈夫提高了警惕,夜间一有动静就惊醒了。而父母、亲人、邻居、昔日的工友们更是轮换来看望她,百般劝慰,鼓励她要有战胜病魔的勇气。
2010年元旦,邓群所居住的社区给特困群众送温暖来到她家,她躺在床上,发不出声音,双手不停地抽筋,看到她的情形,在场的人都流泪了,当时每户的标准只有50元钱,社区低保办就破例加了50元。就是这100元钱,让这个从没找过组织的普通女工深深感动,邓群说:她把这100元钱夹在本子里面好久都舍不得用……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心情也变得开阔了,我一无所有拿什么来报答别人对我的好?我每天都在思考这个问题。——邓群日记
邓群有一个小本子,上面记录着每一次别人来看望她的时间和礼品。那怕是几个水果和一袋饼干。70多岁的公公为了筹钱给她治病,把捡破烂换来的钱硬塞给儿子;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太太在路上遇到她发病,当场塞给她50元钱;陆水湖医院的胡强和刘琼医生经常义务帮她打针;蒲纺集团公司工会主席常雨琴多次来看望慰问,送来慰问金共600元,先后两次送来了大病救助金共1600元……邓群记录着好心人对她点点滴滴的帮助。
一天,我在电视上看到有病人捐赠眼角膜,一双眼角膜可以让四名瞎子重见光明,很受感动。当时我就心动了。我查询找到赤壁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将自己的愿望告诉了他们。才知道捐献遗体并非我想象的只要本人同意这么简单,还必须要家人(监护人)签字同意。当晚邓群就和爱人说了自己的想法,爱人坚决不同意。邓群见说不动丈夫,就用拒绝吃药来要挟。爱人请邓群在农村的父母一起来劝她打消这个念头。邓群却反过来做起了家人的思想工作。“回报社会是我的心愿,我这病什么时说不行就不行了,我希望所有的亲人都能支持我完成心愿”。看到邓群态度坚决,亲人们也被她乐观面对生死的精神感动了。最后全家决定尊重邓群的意愿。今年2月初,在爱人的陪同下她前往赤壁市红十字会作了捐赠身体各项医学指标检查,结果全部合格。邓群说:“当生命走到尽头,我要把自己的眼睛留在世上看到的好人”。
2010年1月26日,邓群在赤壁市红十会办了捐献眼角膜的手续,实现了自己的心愿。
生命是自己的,也是社会这个大家庭的,想活,就要坚强的面对一切困难,把泪水擦干,乐观的过好每一天。——邓群日记。
临走,一直笑着和我们交谈的邓群说:现在家里的钱全用光了,能借的也借遍了。而病情却在加重。但我不再哭泣,不管能活多久,我都要笑对生活。
把光明留下,让自己的生命以帮助患者重见光明的方式得以延续。就能看到给予我帮助关心的亲人、同事、好心人,还有我最爱的
孩子。——邓群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