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十年祭

作者:未知 来源: 网络 时间: 2018-04-30 01:18 阅读:
2010年4月5日是属于全中国人民的清时节,一个祭拜祖先缅怀亲人的节日。这一天,四叔、大哥还有我来到奶奶的坟墓前给她老人家扫墓。奶奶的墓地周围荆棘丛生,一根根野山竹把这个小小的坟墓包抄得严严实实,我们三人拿起手中的镰刀挥割了好一阵子才辟开一条小径。另外,坟前用来焚烧冥物的瓦罐不知何故已碎成两半,而且坟前不远的泥土也坍塌了,让我们直觉一阵心寒。想不到一年的时间竟荒芜成这样,真叫人不可思议。焚烧完冥钱,插上一朵塑料鲜花,点燃一封鞭炮,默默地哀悼了一会,我们便离开了。
在回来的路上,我的心绪起伏不定,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奶奶还有她生前的一些事情。因我长期在外工作的缘故,并不是每年清明节都回老家,但今年的清明节却带给我太多的感触。掐指一算,今年正好是奶奶离开我们的第十个年头,想想奶奶的一生就如同死后的坟墓一样,是如此地简单、朴素而冷清,我相信每一个经过这儿的人都不会多瞧一眼。于是,出于一种复杂且难以言状的情绪,我想写一篇文章,以此来缅怀我那可亲可敬的奶奶。
我的奶奶叫何金桃,一个普通且俗气的名字。中国人很忌讳说出长辈的名字,可我并不在意这一点。如果为一个人写一篇文章,连其姓名都不敢言及的话,倒不如不写的好。虽说姓名只是一个符号,可它却代表一个人的一生,把它搬出来至少可以说明她在这个世上曾走过一遭。
奶奶是本县的清和乡半山村人,于解放前嫁给了我的爷爷。当时爷爷是******政府时期一个最基层的小秘书。不用细说,她们的婚姻是属于那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类型。因为奶奶是典型的三寸金莲,是缠过足的,从而让她的一生都囿于一个很狭隘的地方,几乎是足不出户。我也曾看见过奶奶的小脚和那双绣花鞋,真是小得玲珑可爱,让人既怜惜又可叹,以至于奶奶走路的时候总是颤巍巍的,而且走得相当地慢。
奶奶一生共生育了六个子女,一女五男,姑姑老大,我的父亲居其二。在那个多子多福不实行计划生育的年代,按理说,奶奶的一生应该很幸福,而究其实,她的一生悲苦而凄凉。由于爷爷在解放前是******政府的工作人员,自从新中国成立后,在60年代那个以阶级成分论高贵的特殊岁月里,爷爷便被人民群众批倒了。由于长期的郁郁寡欢最终撒手人寰,把六个未成年的子女全部抛给了奶奶一个人,而奶奶是一个懦弱且未经世面的传统型妇女,迫于生计,奶奶便把老三和老六过继给别人抚养,于是他们两个便成了别人的儿子并改了姓氏。人们常说,儿女是娘心头上的一块肉,可是在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为了一家人的生存,只能忍痛割爱抛弃一两个亲骨肉。这让我想起了一部电影《我的兄弟姐妹》,然而电影中的四个主人公最终走到了一块,而我那两个过继出去的远方叔叔却和兄弟之间的感情越拉越远,甚至对他们的亲身母亲也没什么孝心。
老实说,我对我的奶奶并无多大感情,尽管她是我父亲的母亲。1997奶奶去世那一年,我在省城长沙读大学,得知奶奶去世的消息后,我竟显得相当地平静。当我连夜坐火车回到家乡参加奶奶的葬礼时,我只是按照大人的吩咐机械地执行一个孙子辈的礼仪。以至于当奶奶的灵柩被抬出村庄的时候,前面跪了黑压压地一群人,当一些人尤其是我的姑姑哭得声嘶力竭呼天抢地的时候,我竟没有被感动得掉一滴眼泪,只是默默地致哀,且一脸的严肃。在这里,我并不讳言说出我的冷漠行为。其实,我并不是一个铁石心肠的冷血人,只是奶奶和我之间的亲情简直是太浅薄了,而且她在我的印象中也实在是太平凡了,就如同山上的一朵野花,她在一夜之间突然地衰败对我的内心根本造不成多大的震荡。
自从姑姑外嫁,父亲和三叔相继成家后,奶奶一直和至今未成家的四叔住在一起。我家和奶奶有一箭之遥,小时候的我并不是奶奶带大的,对于所有的孙子孙女奶奶都没有特别照顾过。自从我上学后,从小学四年级一直到大学都是在外面,从村里、乡里、县里一直读到省城,对奶奶的接触并不多,故我和奶奶之间的感情其实很肤浅。只有寒暑假回到家里,才偶尔会去奶奶的屋里坐坐,但因彼此之间的代沟太大,也说不上什么贴心的话。
其实,奶奶在我的记忆中还是留给我不少温馨的回忆。比如说天气较为寒冷的时候,因我家养了几头猪,在炉火上总是架起一个很大的铁锅,那是用来煮猪食的,也就是潲水。这时,我就会跑到奶奶家去烤火,而奶奶是从不养猪的,故炉火总是生得很旺,毕竟老人家是怕冷的。此外,奶奶煮菜时喜欢多放些油和盐,而母亲在这方面却比较节省,故我免不了要找机会蹭饭吃。另外,因母亲对奶奶比较孝顺,所以当家里杀了鸭剐了鱼或是做了粉蒸肉什么的,甚至是从市场上买了一些水果,母亲也会盛上一碗并派遣我们为奶奶送过去。也许是奶奶觉得过意不去吧,如果奶奶煮了一些好吃的,她也会亲自送一碗过来,或是托人带话要我们去拿。现在想起来,这些事情真的是太普通不过了,然而这却构成了我和奶奶之间的全部。
在我的记忆中,奶奶是一个非常朴素非常传统非常守旧的典型农家妇女,终其一生,也许他只生活在两个世界里,出阁前生活在娘家,嫁人后生活在夫家,从不轻易去外地。只是隔上个两三年,姑姑会把奶奶接过去住上一段时间。奶奶一生都很朴素,总是穿那几件灰不溜秋的布制纽扣宽大褂,还有那松松垮垮的裤子和小鞋。奶奶还是一个比较懦弱和内向的人,她从不轻易出门,也不和别人打交道,哪怕是和别人聊上一会。她总是一个人静静地呆在家里,或穿针引线或纳纳鞋底或缝缝补补或洗洗涮涮,过着一种相当平静而安详的生活。奶奶一生与世无争,从不流言蜚语东家长西家短地说闲话,也不和人家发生争执,而是采取一种回避的姿态。自不待言,奶奶显然不是一个精明和有心计的人,甚至其头脑相当的简单。她虽然种菜种瓜种豆,却只是供家用,从不去市场做买卖,也就是说没有和别人做过一笔生意。农忙时节双抢时,在四叔忙不过来的时候,她除了煮好饭菜外,也会去晒场做一些筛选茅草晾晒稻谷等等后续工作。总之,奶奶的一生平淡如水,无风无浪,无惊无险。也许,是她前半生受了太多的苦难和太大的打击,以至于让她心如死灰,或许是我没有进入她的内心世界,无法深层次了解我的奶奶。但不管怎样,我记忆中的奶奶就是这个样子,平庸而渺小,平凡而简单。
当然,奶奶对孙子孙女的爱是深沉的,从不轻易表白出来。记得1996我考上大学那一年,父母亲为我做了学酒。奶奶自然是座上宾,奶奶显然也很高兴,但并无多少言语,始终泛着淡淡的微笑。也许她根本就不知道上大学是怎么一回事,但她一定知道她的孙子从今以后不再是农民,将来是一个端铁饭碗的国家干部了,自然为奶奶争了光长了脸。临出发前,所有的亲人都送我一程,当我站在村里那条崎岖的山路上最后和亲人告别的时候,我居然发现奶奶也夹杂在其中,她还对我抱以深情的微笑,那一刻我感动得热泪盈眶,竟不忍心回头多看她一眼。“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哪知道第二年的春天,奶奶竟永远地离我而去了。那年的春节,奶奶一直躺在床上,生活已不能自理,需要姑姑服侍。因我是男儿身,不便近身,也没特意去看她一眼。于是,那不经意间的回头一瞥便成了我和奶奶最后的告别。也好,这溢满亲情令人感动的一瞥便永驻心底,成为我和奶奶之间最美丽最动人最值得回味的一幕。
弹指一挥间,十年过去了。花开花谢,月圆月缺,后人还是这样忙忙碌碌地活着,为生活而奔波,为前程而劳累。冬去春来,一年又一年,关于奶奶的记忆也渐行渐远,只有到了清明节,我才会想起我的家乡,想起我的亲人,还有我那远在天国的奶奶。今天,在一种浓情四溢的氛围下,我便执笔写下了这篇文章,而这却是一个孙子对祖母最好的怀念。
暂无评论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