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散文精选 > 优美散文 > 文人与酒

文人与酒

作者:未知 来源: 网络 时间: 2018-04-30 01:17 阅读:
悠悠中华文明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饮酒文化源远流长,甚至可以说没有酒就不会有文学。纵观文坛大佳之作,几乎都是从酒坛里泡出来的,字里行间无不散发出浓烈的酒气和倾鼻的酒香。
  曹操自问“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范中淹却说“酒入愁肠,化做相思泪。”对酒,原来也有不同的解读,然而酒却还是原来的酒。酒的魅力竟也在于能够使他们因人而异的勾画出不同佳作诗篇。那究竟是酒赋予了人灵性勾勒出快意人生,还是人为酒所沉醉翻覆出锦绣文章呢?
  从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到苏轼的“把酒问青天”;从文君的“当炉卖酒”,到贵妃的醉酒牡丹花下。诗与酒酝出了泱泱中华独特的文化魅力。常有联云:“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指的正是诗仙李白。他是诗中名士,酒中佳客,举杯当歌,无酒不成诗。他曾唱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急呼,也道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真谛。酒中,诞生了酒仙李白的“斗酒诗百篇”,他的作品便是诗酒文化的完美结合。所以中国古老的文化也是诗酒的文化。
  杜甫曾言“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陆游也说“酒是治愁药,书是引睡媒。”无论开心与否,犯愁也罢,这酒这诗都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剂。
  历史上有煮酒论英雄的豪气之事。酒是阳刚的象征。英雄豪杰驰骋沙场,凯旋而归,是少不得酒的。
  酒壮英雄胆。《水浒传》中的武松,凭借井阳岗十八碗酒成了打虎英雄。金庸先生的《小李飞刀》小李喝得一声接一声咳成一团仍抱着个酒坛子,成了人皆畏惧的一等一高手。
  凭酒观人生百态。文雅地轻轻啜着红酒,是品酒;豪放地一碗接一碗地喝,是灌酒;喝得不省人事、大吐特吐的是酗酒。
  从“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到“五花马,千金裘,将儿呼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从“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到“抽刀断水水更流,举酒销愁愁更愁”,无不看出他对酒的嗜爱。郭沫若曾说:“李白真可以说是生于酒而死于酒。”这实际上是对他一生最精辟的概括。到了宋代,随着酿酒工艺的提高,嗜酒的文人则。范仲淹有“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陆游有“红酥手,黄藤酒”;柳永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李清照也有“沉醉不知归路”,就更不用说被称为“酒圣诗豪”的辛弃疾了。
  据说,他的诗词与酒有关的占了他作品的55%。他还偏激的写出了“掩鼻人尖臭腐场,古来惟有酒偏香”的诗句。欧阳修也是一个“酒鬼”,他写的《醉翁亭记》满篇的“也”实际就是满口的“酒话”。苏东坡居士则更是与酒有不解之缘,林语堂说他“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在“丙辰中秋,欢饮达旦……”的千古名篇《水调歌头》中首句就唱出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以此抒发自己对政治的感慨和对兄弟的怀念。他不但是一位品饮家、鉴赏家、而且还会酿酒,同时又是禁酒政策的拥护者。他试造过蜜柑酒、松酒、桂酒等,写过一篇叫《酒经》的文章,寥寥数百字,由制饼曲以至酿酒,无不备述;在《东坡志林》中,也记有《作蜜酒格》。可就是这位好饮、善品、善酿的先生,竞然拥护禁酒,大力推崇周公的禁酒之训。
  试想如果没有酒和嗜酒的文人,中国的文学史会有这么精彩吗?所以说,是酒造就了文人,也是文人造就了酒。
暂无评论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