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一处宁静
俨然记得某部影视剧中有这样的台词: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且不问作者是何许人也,且不问出处,单单这短短的二十八个字,将诉者的超脱释放得淋漓尽致。偶然间又听得一曲《琵琶语》,还且不问诸多问题,单这一曲安然与淡定,又似乎有一种力量催生我去宁静。
我想,我是个比较容易受外界干扰的人,只不过是在外物的对与错之间不厌其烦地权衡,没有厌倦,当然也没有想象里的这般洒脱。
悲情在每个人的体内都是存在的,古有“哀兵必胜”一说,而如今现世界,似乎又是一个“快乐至死”的矫情。想对人们诉说一种境地,可又无从下笔;想告诫人们一种桎梏,可又无可奈何。无从下笔的是,假若我完成了一种诉说,会不会把自己拉进又一种困惑。无可奈何的是,假若我完成了一种告诫,会不会迎来嗤之以鼻。
我至始至终在犹豫。
是的,我还是舍不下那一排排曾经的繁华。它曾经不止一次地在我的文字里边出现,总在不经意间将我的浮躁压制,那一缕缕清香,我始终难以忘却,却也记不住它到底是以怎样的姿态和芬芳出现在我的面前。那一排排花儿,早已经凋谢,并被埋葬。
也许它要的不是赞美和百般地呵护,也许它要的不是颂扬和千般地娇宠。也许它要的,只是一次次残忍和连篇累牍地唾弃,将之置身死地,然后,再给一丝希望。
静谧。若那般令人可望不可及,又或者离它很近但又在骨子里告诉自己,这不属于任何人。于是,潜移默化中,将崇尚转变成排斥,然后指出它的诸般不是,诸如它与想象里相差无二,那么真美就来得太容易,于是不要。
我,只不过在标新立异中寻求一种安慰而已。
秋雨绵绵,落花匆匆,似殇若甜,欲说还休。信服于这等宁静,而我,只不过在做一件哗众取宠的事情罢了。很多年了,我似乎对眼前的一切依然置若罔闻,却在冥冥中早已将这一切落定。
没有人知道它来自哪里,又要去何方,诚然,所有人都知道它的存在,欢呼雀跃、锣鼓喧天,没有声响却这般绚烂,所有人臣服于它的桀骜,却始终不敢揭开王者的新衣,其实这是一种伤,足可致命。
遗忘总归是最好的安静,而到尽头的时候,才能有所察觉。
且不问作者是何许人也,且不问出处,单单这短短的二十八个字,将诉者的超脱释放得淋漓尽致。偶然间又听得一曲《琵琶语》,还且不问诸多问题,单这一曲安然与淡定,又似乎有一种力量催生我去宁静。
我想,我是个比较容易受外界干扰的人,只不过是在外物的对与错之间不厌其烦地权衡,没有厌倦,当然也没有想象里的这般洒脱。
悲情在每个人的体内都是存在的,古有“哀兵必胜”一说,而如今现世界,似乎又是一个“快乐至死”的矫情。想对人们诉说一种境地,可又无从下笔;想告诫人们一种桎梏,可又无可奈何。无从下笔的是,假若我完成了一种诉说,会不会把自己拉进又一种困惑。无可奈何的是,假若我完成了一种告诫,会不会迎来嗤之以鼻。
我至始至终在犹豫。
是的,我还是舍不下那一排排曾经的繁华。它曾经不止一次地在我的文字里边出现,总在不经意间将我的浮躁压制,那一缕缕清香,我始终难以忘却,却也记不住它到底是以怎样的姿态和芬芳出现在我的面前。那一排排花儿,早已经凋谢,并被埋葬。
也许它要的不是赞美和百般地呵护,也许它要的不是颂扬和千般地娇宠。也许它要的,只是一次次残忍和连篇累牍地唾弃,将之置身死地,然后,再给一丝希望。
静谧。若那般令人可望不可及,又或者离它很近但又在骨子里告诉自己,这不属于任何人。于是,潜移默化中,将崇尚转变成排斥,然后指出它的诸般不是,诸如它与想象里相差无二,那么真美就来得太容易,于是不要。
我,只不过在标新立异中寻求一种安慰而已。
秋雨绵绵,落花匆匆,似殇若甜,欲说还休。信服于这等宁静,而我,只不过在做一件哗众取宠的事情罢了。很多年了,我似乎对眼前的一切依然置若罔闻,却在冥冥中早已将这一切落定。
没有人知道它来自哪里,又要去何方,诚然,所有人都知道它的存在,欢呼雀跃、锣鼓喧天,没有声响却这般绚烂,所有人臣服于它的桀骜,却始终不敢揭开王者的新衣,其实这是一种伤,足可致命。
遗忘总归是最好的安静,而到尽头的时候,才能有所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