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的孩子

作者:未知 来源: 网络 时间: 2016-12-19 08:45 阅读:
她记不清她是从何时开始流浪的,只知道自己从来任一个地方呆足一年她亦记不清她有多少个夜晚时远离父母独自渡过的,但她自己记得住自己有几个白昼是陪伴在父母身边的。她总是告诉别人:“我是天与地的孩子,世界就是我的家,我的职业就是在空间中漂泊。”
她每次都背着行囊,独自一人毅然决然地走出家门。她从不回头,却总是踏在旅程以后才发现自己泪流满面。
第一次出门还不能称之为流浪,那只是一次旅行,目的地是北京。******肃穆地升旗仪式,雄伟的万里长城;美丽的紫禁城……让她有了一种骄傲,一种作为中国人的自豪。在那里她遇到了他,他告诉她:“我爱流浪以为流浪有种飞翔的感觉;我爱漂泊,因为漂泊时我觉得自己是有翅膀的。而她就是毫无理由的相信,而且坚定不移。在他的陪同下,她去了长满椰树的滨海小城——海口。在面对大海的那一瞬间,她决定要去流浪。
第一次流浪是在回家半年开始的。她在父母的反对声中与他一同登上了青藏高原。在那里她看到了神奇的布达拉宫;见到了长江的发源地;仰望着振翅翱翔的苍鹰;甚至攀登了有“世界屋脊”之称的喜马拉雅山。然而归途中却只剩下她一个人。他永远的安睡在了那方离太阳最近的净土之下,厚厚的白雪之中——为从雪崩中救出毫无登山经验的她。她抱着他的背包走下了高原——在看了白雪皑皑的珠峰最后一眼以后。从始至终她都没有哭,没有掉一滴眼泪,因为他说流浪的人没有眼泪只有心泪。
再次走出家门,她背上了他的行包:一盒摇滚牒片,一只笔和一本未完成的日记。就这样开始了流浪。她随一个西方的考察团来到了埃及。她静静地站在高大的金子塔前;驻足在阿斯旺大坝上;倾听着尼罗河的奔流。心被伟大的古文明深深地震撼着。那一刻,她知道自己是属于流浪的,就如同尼罗河水永远属于流动一样。
从埃及回来,她横渡北冰洋,去了白色的神话世界——北极。在踏上北极大陆的一刹那,她看见了奇妙的北极弧光。坐在爱斯基摩人驾驶的狗拉雪橇上,看着身旁笨笨的北极熊,沉浸在奇妙的冰雪世界中,心旷神怡!夜晚她坐在冰砌的头顶闪耀的北斗七星。手中握着一支蓝色的铅笔,在他的笔记本上——那种本白本白的纸上时不时地涂画着。
尔后,她又辗转去了有“东方巴黎”之称的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她在郎厄里港湾畔的海滨公园仰视着依旧在等待王子归来的海的女儿——“美人鱼”,凝视着她忧郁而深情的双眸黯然泪下。她在罗森堡公园的克伦城堡中穿行,轻轻地抚摩着莎士比亚纪念碑,微闭着双眼,回想着《哈姆雷特》的经典片段。就当她完全沉醉在美丽的童话中时,却被市政厅那架走得精确无误的天文钟拽回了思绪——马上就是他的祭日了。
她登上了南归的飞机,回想着一年的行程,耳朵上塞着那只伴了她一路 的耳机,无声地倚在高高的座椅中。走出机场,她踏上了一个樱花的国度——日本——他生前最向往的地方。恰逢三月,处处樱花飘香,沁人心脾却不甜腻。在樱花的飞舞中,她去了格局与唐代长安很像的京都,还在东京和大坂留下了倩影。品味着古色古香的宁静氛围,留连于不同的历史遗迹之间。最后,她在一棵樱花树旁埋下了他留下的那盒牒片,她望着远出的富士山告诉他,她明白了热烈的摇滚乐于他意味着什麽——那是流浪者心灵的慰藉。她说她也爱上了在本白的没有任何标记的纸上用铅笔书写,一种心灵的抒写,无拘无束地抒写。末了,她自言自语道:“我也许该回家了。”
她伫立在家门外, 父母的神情很诧异,有种失而复得的感觉。她看见母亲眼中有晶莹的东西在闪烁,父亲的肩头在轻轻颤动。行李从她手中滑落,她向父母奔去,一下扑在了双亲怀中。
这次回来,她没有很快地离开,她决定为他做一件事。将近一年的时间,通过夜以继日的努力,她终于将他们共同的日记编写成了一部记实小说,书名叫《流浪》,作者是他。厚厚的手稿被打印成书的那天,她又一次踏上了行程,虽然她感到了母亲的不舍与父亲的不愿——因为她是属于流浪的。 
以后漫长的岁月中,她在比萨斜塔,自由女神像,大本钟前留下了足迹;因为村上春树的《人造卫星情人》而前往西方文明的摇篮希腊,欣赏着雅典娜神庙的典雅,因为三毛的《撒哈拉大沙漠》而前往无边无际的撒哈拉,感受着神秘异域的辽阔,因为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而前往捷克的布拉格,行走于风格迥异的桥上;她还去了拥有世界足球强队——皇家马德里的西班牙,去了拥有浪漫诗人雪莱的英国;去了拥有天才画家梵高的荷兰……但不论在哪里她总不忘在耳中塞一只耳机,播着震撼心房的摇滚乐的耳机,总是不忘在本白的纸上写下心情。
很多年后,人们都知道了这个简约的流浪作家。很多人都爱上了她那亦真亦幻的写作风格。有人说曾看见过她穿着简单牛仔服,背着硕大的背包在丛林中穿行,在高山上攀爬,在沙漠中行走……脸上挂着坚毅的笑。
她就如同河中水,戈中沙,空中风,不停的翻滚、流动、飘荡,永无止尽……
  

暂无评论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