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记边城--绥芬河掠忆之一
绥芬河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是一个第一眼即可纵观全貌的小城。从牡丹江出发,沿301国道一直向东,国道行将尽头时要翻越一道山岭,山岭下面会突然出现一座小城,这就是中俄边城,被称为百年口岸的绥芬河。绥芬河小城不大,依山蜿蜒而建,顺山势缓缓向下探伸。
绥芬河名称之由来
绥芬河市以河名命名。此地有叫绥芬河的河流,是一条发源于长白山麓,东流注入日本海的中等河流。绥芬河分大绥芬河和小绥芬河,绥芬河市区位于小绥芬河的上游地带。
绥芬河名称来自满语。唐代称率宾水,金称恤品河,又称苏滨、速频等,清代始称绥芬河。“率宾”“恤品”及“绥芬”皆为一音之转,均是满语“锥子”的意思,因其河里生长着一种尖锐如锥的钉螺,故而满族先人称它为绥芬河。
虽然以绥芬河作为市名,但绥芬河市区并不在绥芬河边。
从长白山深处蜿蜒而来,绥芬河快接近中俄边境时突然舒展开腰身,形成了一个冲积平原,这是东宁平原。1897年,中东铁路开工。中东铁路沿着绥芬河谷进入中国境内。由中东铁路由海参崴起到绥芬河为第五站区,计划设立的第五站原本要建在绥芬河岸边的三岔口村,起名为绥芬河站。在修建过程中,施工者发现从河谷平原穿过太平岭地段的地质结构极其复杂,不得不变更设计,将站点向北移动50公里。由此,绥芬河站就远离了绥芬河来到这处山坡,形成了现在的绥芬河市。
绥芬河历史悠久。考古发现,中华民族先民繁衍生息在这里已经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唐代的绥芬河地区隶属渤海国率宾府华州,明代隶属奴尔干都指挥使司率宾江卫。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签订,我国大片的远东领土被割让,使原本内陆的绥芬河地区成为边境。中东铁路通车后,来自俄、日、朝、英、法、意、美等国的使节齐至,商贾云集,带来了异域商品、文化和建筑。一时间,小镇上空同时飘扬十八个国家的旗帜,时称“旗镇”。当时的绥芬河地区一部分划为铁路附属地,由中东铁路当局执掌管理大权。另一部分于1903年隶属绥芬河厅。1913年设东宁县治后,绥芬河隶属东宁县。1975年绥芬河镇由东宁县划出,改设县级绥芬河市。
边城一日见闻
绥芬河城市很小,只用了一个秋日的上午便逛完小城。小城中西壁合,西方风格的建筑随处可见。因是山城,城区高低起伏,街道除了上坡就是下坡,很难看到骑自行车的人。
绥芬河市商业区景象繁华,人流熙攘,大街两边店铺招牌多由中文和俄文两种文字书写。大街和商场里随处可见俄罗斯游客,商场的售货员操着流利的俄语与俄罗斯游客讨价还价。
到处是俄罗斯商品专卖店。那些所谓的俄罗斯商品其实多为我们中国生产,这是我问路时一个当地人告诉我的。她说她是做贸易的,常年往返于中俄,熟悉这里面内情。她特别告诉我说,那种紫金商品千万不能买。真诚地谢谢她的热心,即使我本来也没想买什么。我只是来观赏,看风景而已。
我主要看的风景是那些前来采购的俄罗斯人。俄罗斯年轻人长得高挑、英俊、漂亮,但那些岁数大的人,特别是女性的身体却肥胖臃肿,体型实在不敢恭维,也算是另类的风景。
现在是十一黄金周,小城的一些商店正如火如荼举办各种各样的促销活动。商店门前搭起戏台,几个无名歌手在上面拼命唱着流行歌曲,并不时扭动身体,尽量扭成明星的姿态。金发碧眼的俄罗斯游客混杂在围观的人群里,一样津津有味地观看。
商业区的街道旁,一个穿着干净白色上衣的女人坐在地上,面前放一张白纸,上面写着“钱丢了,没钱回家,请好心人帮助我两元钱回长沙。”没看到有人给她钱,可能是司空见惯此类情形。
在去看边境口岸之前,为了明确返程的时间和走法,我先去了一趟绥芬河火车站。
一般的火车站候车室前都要有一个或大或小的广场,可是绥芬河火车站没有。它的候车室象临街的门市,就在马路边上。候车室南北走向,约长40米。东门临街,南北二层楼,有半层建筑在街道路面以下,进入时得下行台阶。候车室建筑属俄罗斯风格,门上面正中部分有阳文汉字“绥芬河”,下是俄文“鲍库拉尼奇那亚”。候车室不大,也没有什么人候车。我问了车次,记得好象有去哈尔滨和沈阳的直快列车,但是时间与我不方便,就出来了。
与绥芬河火车站候车室一街之隔是公路客运站。门口,两个俄罗斯女人正和一个中国男人站着说话,时而汉语,时而俄语,好象非常熟悉。一个黑发的俄罗斯小男孩拽着那中年俄罗斯女人的手,安静地四处观望。
原以为绥芬河口岸紧临市区,到了才知道口岸距离市区还有一段距离。口岸平时对外开放,游人可以购票前往观光。我去时是黄金周,不知何因不允许游客观光了。路上不时可以看到跨国客运大客车来往口岸,车牌显示有我方客车,也有俄方客车。
在中俄互市贸易区边上仍可以看到边境。互市贸易区紧临国境线,国境线上拦有铁丝网,铁丝网的俄方一侧有尖顶建筑和一栋楼房,其它就是群山,与我国境内景色无二。
乌鸦很多,却落在俄方境内歇息,也许是我方人多的缘故吧。乌鸦呼拉拉飞起来,随便飞越铁丝网,在我们的上空盘旋,之后再飞回俄罗斯方面落地。乌鸦的这种做法特别让人眼气。
绥芬河名称之由来
绥芬河市以河名命名。此地有叫绥芬河的河流,是一条发源于长白山麓,东流注入日本海的中等河流。绥芬河分大绥芬河和小绥芬河,绥芬河市区位于小绥芬河的上游地带。
绥芬河名称来自满语。唐代称率宾水,金称恤品河,又称苏滨、速频等,清代始称绥芬河。“率宾”“恤品”及“绥芬”皆为一音之转,均是满语“锥子”的意思,因其河里生长着一种尖锐如锥的钉螺,故而满族先人称它为绥芬河。
虽然以绥芬河作为市名,但绥芬河市区并不在绥芬河边。
从长白山深处蜿蜒而来,绥芬河快接近中俄边境时突然舒展开腰身,形成了一个冲积平原,这是东宁平原。1897年,中东铁路开工。中东铁路沿着绥芬河谷进入中国境内。由中东铁路由海参崴起到绥芬河为第五站区,计划设立的第五站原本要建在绥芬河岸边的三岔口村,起名为绥芬河站。在修建过程中,施工者发现从河谷平原穿过太平岭地段的地质结构极其复杂,不得不变更设计,将站点向北移动50公里。由此,绥芬河站就远离了绥芬河来到这处山坡,形成了现在的绥芬河市。
绥芬河历史悠久。考古发现,中华民族先民繁衍生息在这里已经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唐代的绥芬河地区隶属渤海国率宾府华州,明代隶属奴尔干都指挥使司率宾江卫。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签订,我国大片的远东领土被割让,使原本内陆的绥芬河地区成为边境。中东铁路通车后,来自俄、日、朝、英、法、意、美等国的使节齐至,商贾云集,带来了异域商品、文化和建筑。一时间,小镇上空同时飘扬十八个国家的旗帜,时称“旗镇”。当时的绥芬河地区一部分划为铁路附属地,由中东铁路当局执掌管理大权。另一部分于1903年隶属绥芬河厅。1913年设东宁县治后,绥芬河隶属东宁县。1975年绥芬河镇由东宁县划出,改设县级绥芬河市。
边城一日见闻
绥芬河城市很小,只用了一个秋日的上午便逛完小城。小城中西壁合,西方风格的建筑随处可见。因是山城,城区高低起伏,街道除了上坡就是下坡,很难看到骑自行车的人。
绥芬河市商业区景象繁华,人流熙攘,大街两边店铺招牌多由中文和俄文两种文字书写。大街和商场里随处可见俄罗斯游客,商场的售货员操着流利的俄语与俄罗斯游客讨价还价。
到处是俄罗斯商品专卖店。那些所谓的俄罗斯商品其实多为我们中国生产,这是我问路时一个当地人告诉我的。她说她是做贸易的,常年往返于中俄,熟悉这里面内情。她特别告诉我说,那种紫金商品千万不能买。真诚地谢谢她的热心,即使我本来也没想买什么。我只是来观赏,看风景而已。
我主要看的风景是那些前来采购的俄罗斯人。俄罗斯年轻人长得高挑、英俊、漂亮,但那些岁数大的人,特别是女性的身体却肥胖臃肿,体型实在不敢恭维,也算是另类的风景。
现在是十一黄金周,小城的一些商店正如火如荼举办各种各样的促销活动。商店门前搭起戏台,几个无名歌手在上面拼命唱着流行歌曲,并不时扭动身体,尽量扭成明星的姿态。金发碧眼的俄罗斯游客混杂在围观的人群里,一样津津有味地观看。
商业区的街道旁,一个穿着干净白色上衣的女人坐在地上,面前放一张白纸,上面写着“钱丢了,没钱回家,请好心人帮助我两元钱回长沙。”没看到有人给她钱,可能是司空见惯此类情形。
在去看边境口岸之前,为了明确返程的时间和走法,我先去了一趟绥芬河火车站。
一般的火车站候车室前都要有一个或大或小的广场,可是绥芬河火车站没有。它的候车室象临街的门市,就在马路边上。候车室南北走向,约长40米。东门临街,南北二层楼,有半层建筑在街道路面以下,进入时得下行台阶。候车室建筑属俄罗斯风格,门上面正中部分有阳文汉字“绥芬河”,下是俄文“鲍库拉尼奇那亚”。候车室不大,也没有什么人候车。我问了车次,记得好象有去哈尔滨和沈阳的直快列车,但是时间与我不方便,就出来了。
与绥芬河火车站候车室一街之隔是公路客运站。门口,两个俄罗斯女人正和一个中国男人站着说话,时而汉语,时而俄语,好象非常熟悉。一个黑发的俄罗斯小男孩拽着那中年俄罗斯女人的手,安静地四处观望。
原以为绥芬河口岸紧临市区,到了才知道口岸距离市区还有一段距离。口岸平时对外开放,游人可以购票前往观光。我去时是黄金周,不知何因不允许游客观光了。路上不时可以看到跨国客运大客车来往口岸,车牌显示有我方客车,也有俄方客车。
在中俄互市贸易区边上仍可以看到边境。互市贸易区紧临国境线,国境线上拦有铁丝网,铁丝网的俄方一侧有尖顶建筑和一栋楼房,其它就是群山,与我国境内景色无二。
乌鸦很多,却落在俄方境内歇息,也许是我方人多的缘故吧。乌鸦呼拉拉飞起来,随便飞越铁丝网,在我们的上空盘旋,之后再飞回俄罗斯方面落地。乌鸦的这种做法特别让人眼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