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电影
提笔写下这几个字,我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个久远而熟悉的场景:一块长方形的白色幕布,四个角被固定在两边的木柱上,十多米远处,一张桌子,一台放映机,一个暗淡的电灯泡,一个放映员。
这,就是乡村的露天电影院。
在那个没有电视机、DVD影碟、互联网,甚至连书刊都匮乏的年代,露天电影便成了农村人一份难得的幸福享受。每逢村里放电影,我们就像过节一样。这一天大家不论干什么都干劲十足,太阳还没落山,伙伴们就拿着小板凳争先恐后的跑到电影场占窝,帮放映员刨坑,树杆子,抬桌子,拉银幕,慌的连饭都顾不上吃。
露天电影没有严格的放映时间,只要天一黑电影就开演。为了抢到最佳观看位置,人们很早就洗完澡吃过饭,三三两两,扶老携幼,带着竹椅木凳,拿着莆扇,来到电影场里凑个热闹。电影还未放,晒谷场上已经人声鼎沸,人们摇着扇子嗑着瓜子唠着家常,宛如逢圩的集市。那些从邻近村落闻讯赶来的乡亲当然只有靠边站着观看的份了。最开心的当数我们这些孩子,时而爬围墙攀大树,时而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拿捏着腔调模仿电影角色的文艺腔和革命口号,高呼上几句台词,不时惹来大人们一片欢笑。在欢快的等待中,电影开演了,晒谷场顿时安静下来。大家聚精会神地盯着幕布,很快就进入了或喜或悲的剧情氛围。晚风习习,吹拂人们的心田,抚去连日来的劳顿和疲惫。
当然,这种享受不是经常有的,春夏进节雨水多,人们忙播种、收割,县里的放映队很少下乡,只有到了“双抢”过后,天气睛好的农闲时节,弯弯曲曲的青石板路上,才会出现一高一矮两个叔叔挑着放映机、发电机走向村庄的身影。今天是朱家村,明天是刘家坳,后天是陈家冲,再后天是李家湾,一个生产队一个生产队轮流放映。两个叔叔一忙往往就是大半月。尽管乡亲们看来看去,总是那些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影片,却一个个乐比不疲。《铁道游击队》、《平原游击队》、《敌后武工队》、《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小花》、《人生》、《上甘岭》、《三进山城》、《渡江侦察记》、《白毛女》、《列宁在一九一八》……一个个悲壮的革命题材故事,成为乡亲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主题。
因为迷电影,我曾跑过不少冤枉路。有时不知听谁说一声某某村有电影,不等弄清消息的真假,拿两个红薯,邀上几个伙伴拔腿就跑。记得有一次,不知听谁说大义公社的白云大队有电影,我们几个连饭没吃就跑去了。可当我们跑了五里多路时,才知道白云不放电影,而杀茅冲放。我们大骂一通造谣者之后,又马不停蹄的往杀茅冲赶。
到外村看电影,虽不如在本村惬意——有座位,能选个好位置。可也另有一番情趣,那就是能自由走动,看一晚上电影换几个地方。有时正面看不到,就到反面去看。
露天电影的设备很差,常常会突然坏掉,放映员叔叔只得重新倒带。观众们都耐心地等着,不急不恼,白色幕布反照着一张张恬静、安逸的脸,只有从某间屋子传来的发电机声格外清晰。趁这个难得的机会,调皮的我就和同伴们顺着放映机射出的光线表演一些手技,幕布上就会出现一些可爱的小动物或者老头、老太太的样子,形态简单逼真,活灵活现,成了一幕特色“影片”。
最倒霉的是老天爷的作弄。电影正精彩地放着,突然轰隆一声,雷起雨落,慌得大秋儿四散回家。回家后,我心仍不甘,不时探头看看窗外,盼着雨水快点停歇。当然,就算停雨了,电影不可能再放的。错过一个美好的夜晚,我就躲在被窝里,狠狠地咒骂老天爷是日本土匪汉奸特务,狠不得一机关枪扫了他。骂归骂,睡意还是不知不觉来临。于是,“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向我开炮”、“同志们,冲啊,为乡亲们报仇”、“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高,实是是高”……一个个难忘的片断,一句句经典的台词,伴着我的呢喃入梦。
而今,这一切都离我远去,居住在耒阳这座繁华小城的我,伫立五彩霓虹里,常常忘记了自己是一棵从乡下移栽到城里的庄稼,没有水土不服,只有在这样夜深人静的时刻,才会想起村前的那一排老槐树,想起照耀在青砖瓦房上空的那一轮明月,想起有露天电影的童年时光。是露天电影,陪伴我度过了一个个虫飞蚊舞的夏夜;是露天电影,帮助我温暖了一个个寒风瑟瑟的冬天;是露天电影,教育我许多做人的道理。那一块上演着另一种生活的白色幕布,那一串胶片不停流转发出的如秒表的嗒嗒声,构成了我的童年怀想里最闪光的要素。而这一种情感,是今天的青少年无法理解的。
“我家楼下的空地是一个电影院,在夏天的夜晚它不再出现,如今的孩子不懂得从前……城市里再没有露天电影院,我再也看不到银幕的反面……”每当我听到歌厅飘出的这首《露天电影院》的歌词,一阵伤感会涌上心头:今生今世,我再也回不到有露天电影陪伴的童年。
(2010年11月14日晚)
这,就是乡村的露天电影院。
在那个没有电视机、DVD影碟、互联网,甚至连书刊都匮乏的年代,露天电影便成了农村人一份难得的幸福享受。每逢村里放电影,我们就像过节一样。这一天大家不论干什么都干劲十足,太阳还没落山,伙伴们就拿着小板凳争先恐后的跑到电影场占窝,帮放映员刨坑,树杆子,抬桌子,拉银幕,慌的连饭都顾不上吃。
露天电影没有严格的放映时间,只要天一黑电影就开演。为了抢到最佳观看位置,人们很早就洗完澡吃过饭,三三两两,扶老携幼,带着竹椅木凳,拿着莆扇,来到电影场里凑个热闹。电影还未放,晒谷场上已经人声鼎沸,人们摇着扇子嗑着瓜子唠着家常,宛如逢圩的集市。那些从邻近村落闻讯赶来的乡亲当然只有靠边站着观看的份了。最开心的当数我们这些孩子,时而爬围墙攀大树,时而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拿捏着腔调模仿电影角色的文艺腔和革命口号,高呼上几句台词,不时惹来大人们一片欢笑。在欢快的等待中,电影开演了,晒谷场顿时安静下来。大家聚精会神地盯着幕布,很快就进入了或喜或悲的剧情氛围。晚风习习,吹拂人们的心田,抚去连日来的劳顿和疲惫。
当然,这种享受不是经常有的,春夏进节雨水多,人们忙播种、收割,县里的放映队很少下乡,只有到了“双抢”过后,天气睛好的农闲时节,弯弯曲曲的青石板路上,才会出现一高一矮两个叔叔挑着放映机、发电机走向村庄的身影。今天是朱家村,明天是刘家坳,后天是陈家冲,再后天是李家湾,一个生产队一个生产队轮流放映。两个叔叔一忙往往就是大半月。尽管乡亲们看来看去,总是那些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影片,却一个个乐比不疲。《铁道游击队》、《平原游击队》、《敌后武工队》、《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小花》、《人生》、《上甘岭》、《三进山城》、《渡江侦察记》、《白毛女》、《列宁在一九一八》……一个个悲壮的革命题材故事,成为乡亲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主题。
因为迷电影,我曾跑过不少冤枉路。有时不知听谁说一声某某村有电影,不等弄清消息的真假,拿两个红薯,邀上几个伙伴拔腿就跑。记得有一次,不知听谁说大义公社的白云大队有电影,我们几个连饭没吃就跑去了。可当我们跑了五里多路时,才知道白云不放电影,而杀茅冲放。我们大骂一通造谣者之后,又马不停蹄的往杀茅冲赶。
到外村看电影,虽不如在本村惬意——有座位,能选个好位置。可也另有一番情趣,那就是能自由走动,看一晚上电影换几个地方。有时正面看不到,就到反面去看。
露天电影的设备很差,常常会突然坏掉,放映员叔叔只得重新倒带。观众们都耐心地等着,不急不恼,白色幕布反照着一张张恬静、安逸的脸,只有从某间屋子传来的发电机声格外清晰。趁这个难得的机会,调皮的我就和同伴们顺着放映机射出的光线表演一些手技,幕布上就会出现一些可爱的小动物或者老头、老太太的样子,形态简单逼真,活灵活现,成了一幕特色“影片”。
最倒霉的是老天爷的作弄。电影正精彩地放着,突然轰隆一声,雷起雨落,慌得大秋儿四散回家。回家后,我心仍不甘,不时探头看看窗外,盼着雨水快点停歇。当然,就算停雨了,电影不可能再放的。错过一个美好的夜晚,我就躲在被窝里,狠狠地咒骂老天爷是日本土匪汉奸特务,狠不得一机关枪扫了他。骂归骂,睡意还是不知不觉来临。于是,“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向我开炮”、“同志们,冲啊,为乡亲们报仇”、“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高,实是是高”……一个个难忘的片断,一句句经典的台词,伴着我的呢喃入梦。
而今,这一切都离我远去,居住在耒阳这座繁华小城的我,伫立五彩霓虹里,常常忘记了自己是一棵从乡下移栽到城里的庄稼,没有水土不服,只有在这样夜深人静的时刻,才会想起村前的那一排老槐树,想起照耀在青砖瓦房上空的那一轮明月,想起有露天电影的童年时光。是露天电影,陪伴我度过了一个个虫飞蚊舞的夏夜;是露天电影,帮助我温暖了一个个寒风瑟瑟的冬天;是露天电影,教育我许多做人的道理。那一块上演着另一种生活的白色幕布,那一串胶片不停流转发出的如秒表的嗒嗒声,构成了我的童年怀想里最闪光的要素。而这一种情感,是今天的青少年无法理解的。
“我家楼下的空地是一个电影院,在夏天的夜晚它不再出现,如今的孩子不懂得从前……城市里再没有露天电影院,我再也看不到银幕的反面……”每当我听到歌厅飘出的这首《露天电影院》的歌词,一阵伤感会涌上心头:今生今世,我再也回不到有露天电影陪伴的童年。
(2010年11月14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