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心已共沧桑老

作者:未知 来源: 网络 时间: 2016-12-19 08:41 阅读:
去年五月,我在 “且听风吟”发了一篇题为《老有丹心赋》的文章,同时在浮木家乡寿州还有一位赵振远先生写了一篇——《心香一瓣祭诗魂》的文章,写出自己对朱鸿震先生的悼念之情,其中赋诗云:讵料暮春孤凤杳,漫挥老泪寸心惊。可是“漫挥老泪”的赵先生竟然在今年国庆佳节骑鹤仙去。小雅电话给我的时候,他说父亲心脏病突发去世了,我怎么能相信呢。那一次赵先生摔伤的时候,我去瞧他,感觉精气神非常好的,朱鸿震先生79岁去世,赵先生今年72岁,按照现代人的寿命,按照他们的身体状况,死得有点早了。
赵先生的诗作,我看的少。认得赵先生是因为小雅的缘故,小雅是我的好朋友,赵振远先生是小雅的父亲,但与小雅谈及他父亲的事情很少,中国人大致如此,很少谈论父辈的事,这就是父父子子君君臣臣吧,那一辈人跟我们这一辈人不一样,特别是那一辈的文化人,他们有修齐治平的处世态度和人格理想,我们这一辈还有点,但没他们的强烈。他们志存高远,主张文以载道,他们追求与日月争光的文化理想。可是我们这辈人做不到,我们相比他们已经现实多了。
赵先生是回民,昨天我们参加了很特别的葬礼,我也提着花篮走在送葬的队伍中,我感觉回民的葬礼体面又干净,不必烧纸,不必火化,可以埋进松木制成踏步的墓穴里。事实上在寿州城也只有在清真寺,在葬礼上,在回民饭店等为数不多的几处能多少感受到一点不同民族的氛围,大多数情况,回与汉民是一样的,就像我和小雅,我从来就没有感觉不同来。
寿州林苇拍了一组寿州文化人的照片,最感遗憾的事情是没拍到朱鸿震先生,现在憾事又来了,本来想拍赵振远先生的,心想时间有的是,想法和当年想拍朱鸿震先生的一样,这件事情说明一个道理,生死无常,生死两茫茫。赵先生原先在县委办工作,喜欢读书,文字以体察剖析为主,这可能与他的工作性质有关,赵先生在文章里写过这样一件事,1995年,朱鸿震先生送一本叫《诗韵合璧》的书给赵振远先生,并在扉页上诗:吟坛耆老晨星了,每自临风感旧时。赵先生和了一首,最末两句是:韵书惠我含深意,珍重晚晴咏盛时。
以上的两人作的诗,对照来看,各有各的情怀,各有各的追求和觉悟,朱先生感怀寄远,语言散淡隐约,有微微愁绪,赵先生的诗,强调修身强调集体的力量,谦逊达观。我其实不太喜欢诗人们之间的步韵,因为大多数的酬答诗真正有“步人老调”的感觉,可是这两首诗韵相同,韵的用字相同,但是内蕴却不同。应该成为寿州诗坛的一段佳话了。因此抄录
答问书呈赵老振远先生
稚岁深怜赋小诗,朝贪起早睡贪迟。
十年烽燧空囊证,半世辛酸凹砚知。
蜡烛常愁中夜烬,春蚕不昧满腔丝。
吟坛耆老晨星了,每自临风感旧时。
赵老和诗云:
久慕先生画里诗,经年犹恨识荆迟。
文风俊逸芝兰气,心地光明日月知。
灯下闲吟梅苑雪,镜中笑对鬓毛丝。
韵书惠我含深意,珍重晚晴咏盛时。
昨天晚上寿县老年大学和诗词楹联学会的部分老同志,谈论如何用诗文的方式祭奠赵老先生。沧海桑田,诗心不老。赵先生已朝幽冥的方向杳如鸿飞,可是他的诗文却留在我们的心间。我看到那些由于诗歌而激动的老人们,用诗歌的语言将各自的人生娓娓道来,我顿时感觉出人世的精彩,同时我也希望他们健康长寿,写出有教益的诗文。
  

暂无评论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