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云峰山,赏摩崖石刻

作者:未知 来源: 网络 时间: 2016-12-16 23:44 阅读:
一次开会的机会,我终于登上了莱州云峰山,如愿以偿地观赏了《郑文公碑》石刻的下碑。
自从在平度天柱山观赏了石刻《郑文公碑》,得知该碑有二石,分上下碑。平度天柱山则是上碑,而下碑镌刻在莱州云峰山上,虽然两碑的内容大同小异,但下碑的碑刻字大,且清晰和完整,打那时,就萌生了到莱州云峰山零距离接触下碑的想法。
冬季的云峰山,看上去没有那么雄伟壮丽,景致也不是特别的怡人。虽说海拔仅300余米。可我们沿着石阶攀登到郑文公碑亭,两腿就明显的感到了颤抖,同去的几个人额头上也冒出了汗珠。
座落在山崖上的郑文公碑亭属典型的仿古建筑,据说是为保护石刻设计建造的,碑亭被树林包围着,不仅平添了几分神秘,还有一种朦胧的美,建筑与环境有机的汇融一体,从远处看犹如一幅淡墨山水画,碑亭大红门柱上,艺术大师刘海粟题写的:“四顾苍茫,天外云吟天外海;一碑突兀,画中人醉画中山。”书法雄迈豪放,引人入胜。楹联把云峰山描绘的栩栩如生,使人自然而然地产生丰富的联想,仿^***有置身于图画之中的感觉------
进入碑亭,便是闻名遐迩的《郑文公下碑》,尽管室内光线稍显暗淡,可眼前高3米,宽4余米的摩崖石刻,微微泛着光亮,谨严浑厚的魏碑书法,刚劲秀美,坚优的石质,刻工精良,字里行间透着特有的灵气,不禁令观赏者肃然起敬。真是难以想象,古代的能工巧匠,究竟用什么法道,赋予碑刻如此的生命力。使得碑刻历经一千四百多年的沧桑,居然还是那么完好,那么富有视觉冲击力。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康有为先生对碑刻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其有“十美”:“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浑穆,三曰笔法跳越,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法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十美”恰如其分地概括了魏碑书法的艺术特色,使这个书法艺术中的瑰宝锦上添花。得到了古今中外无数有识之士的仰慕。
在碑亭周围,一个书摊吸引了我们,摊主是个50出头的爷们,见我对地上的字帖感兴趣,他立刻拿起字帖,兴致十足的侃了起来,由石刻说到碑帖,由碑帖说到书法,俨然一位书法评论家。他边说边问我:知道郑板桥吗?见我愣着,接着说,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就是他来云峰山时写下的,说着递给我一张脏兮兮的报纸复印件,指着上面的文章,表明他的说法是有依据的。其实,我曾在一杂志上见过类似的文章,便与他开玩笑说:字帖我买,不妨讲来听听。于是,就有了下面的故事。据说,郑板桥在山东任职时,一次游览此山观赏郑文公碑,不想,天色已晚,便借宿于山中一茅屋,茅屋主人是一儒雅老翁,自称“糊涂老人”。主人家中陈列一方桌般大小的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良。郑板桥大开眼界,赞叹不已。老人知道郑板桥书法绝妙。次日晨,便请郑板桥题字,以刻于砚背。郑板桥即兴题写了“难得糊涂”四个字,落款盖上“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三方印章。因砚台较大,尚有空间,板桥就请老人写上一段跋语。老人提笔写道:“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富贵门也。”他也落了三枚印章,字为“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郑板桥见之大惊,方知老人是一位隐居于此的高官。由于感慨于“糊涂老人”的命名,板桥又提笔补写道:“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两人如遇知音,相见恨晚,遂谈文说句,畅谈人生,结为挚友。
走在下山路上,我的心潮起伏,颇多感慨油然而生,悠久的历史,赋予了中华民族博大而丰富的文化遗产。其实,摩崖石刻仅是遗产中的一个缩影,她却以其独特的魅力,折服了古今中外无数的文人墨客,同时,还演绎出若干耐人寻味的故事------
告别云峰山,我忽然想起刘禹锡的那句名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暂无评论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