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湾的春天
其实,我早就想写一篇文章,来安慰来感谢我的父亲。可世事更替,往往难遂人愿。眨眼间,父亲六十的寿辰又翩然而至,望着父亲那瘦削的如同千沟万壑般的苍老面容,我一阵阵心痛。
我为自己作为人子多年来不曾走进父亲理解父亲而难辞其咎;也为自己刚刚体会到初为人父的辛酸无助而感到更加沉重。因为父亲多年来艰涩的步履已让我刻骨铭心;还有他那因疾病折磨得痛苦不堪的神情,时时夹杂在春风中,和着书房湾里的一片片的油菜花,不协调地在我的眼前摇来晃去。
父亲的一生,是悲苦的一生,也是坚毅的一生;是不屈从命运的一生,也是处处受挫的一生。
自打我一来到这个世间,父亲就伴随在我的身边。可我的父亲哟,就没有我这么幸运,在他还未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我的祖父就离家出走杳无音讯。生逢乱世之时,出生雇农之家,就靠我的祖母一手牵着一个不到三岁的孩子——我的伯父,背着刚满月的父亲,开始了两代人的悲苦的历程。
由于一家没有了主心骨,祖母养家糊口已是举步维艰,再加上不谙世事的伯父因不堪饥饿,不时地得罪了左邻右舍,父亲也只好随着痛苦的祖母在众多的讨伐声里,含着热泪,从父亲的出生之地——那个叫燕子岩的小地方,三易其家,终于飘到了今天的书房湾里。没想到最后一次的搬迁,一家人再也没能回到那魂牵梦萦的老家。也没有想到,那最后的一次充满希望的抉择,竟让一家三代人伴着书房湾的春夏秋冬一晃眼就是一个甲子。
听祖母讲,当时的父亲只是整天的哭。“没办法呀,连大人都找不到吃的”,每当后来的我看到我的儿子吃饭是如何的挑食,又是何等的浪费时,已去世十五年的祖母那无奈的话语总震荡着我的耳膜。就这样,我那可怜的父亲在嗷嗷的哭叫声中一天天的长大。
然而,那令人充满希望的新的住所并没能给飘摇的家带来一丝的安稳和欢悦。在那特殊的年代,想生存下去,则需要的是奸诈和冷酷,需要的是厚颜和圆滑。可这些,是没有文化的祖母所不具备的呀!就这样,作为书房湾里的外来户,又开始忍受着同样属于无产阶级的所谓的本地人的欺凌和挤压。无依无靠的祖母望着两个懵懂的孩子,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作出了一个胆大的选择。她在解放大西南的隆隆炮声里,与一个本地人结了婚。不久,我的父亲又多了一个弟弟和妹妹了。更重要的是,我的父亲,也能像别人家的孩子那样,分得一丝那从未体会过的父爱了。
但是,穷人的幸福总是太短。那似乎平静的日子在第四个年头的春天里就嘎然而止——祖母的丈夫,我父亲的继父突然间因疾病抛下四个孩子撒手人寰了。一个本能孕育美好憧憬的春天,没能给一家人带来祥和的兆头。那仍夹着缕缕寒意的春风,把我家用茅草铺盖的屋顶不时地撩起,挂在了屋前那刚吐新绿的垂柳之上,随着柳枝在风中摇曳着。
造化弄人,造化往往爱作弄穷人。降临到我家的坏事可是接踵而至,印证了祸不单行的那一句古老的秽气之言。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今天不是我家的鸡不见了踪影,就是明天我家地里的小菜不翼而飞;或者是伯父在外面被那些势力庞大的家族的子弟打得青皮脸肿头破血流,或者就是因为伯父为了尽到一个做大哥的责任,无奈地将祖母的墩墩教诲搁在一边,胆大地把别人地里的荭苕等凡是能直接下口的东西弄到我那饿得直哭的父亲的面前。可这直接的后果,就是别人一大家子气冲冲的齐聚我家,不是污言秽语的辱骂,就是砸锅摔板凳,最后还顺手牵羊曰是赔偿。每每于此,无助的祖母只能蜷缩在屋角里伤心痛哭,撇下那被吓得哇哇大哭的四个孩子不理不睬就是几天。
据父亲偶尔讲起,就在父亲十岁那年,伯父见在书房湾里混不下去了,当春天姗姗而来之际,竟悄悄的把他的足迹延伸到了离家更远的地方。我能够想象,对于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孩来说,要出去在那百废未兴的时代里闯荡谋生,将是怎样的不易和艰难!我似乎也体会到了,那年的书房湾里的春天是怎样的春寒料峭是如何的令人揪心!
可是,我那聪明的伯父,常常能在夜幕降临之后,满头是汗地按时回到本属于他的破窝,默默的打开他怀里的纸包:香肠烤红薯胡萝卜地瓜等稀罕之物一古脑儿地滚了出来。此刻,少年老成而显得过于冷峻的伯父望望祖母,再看看三个还小的弟妹,总是不言不语。祖母也不会问东西的来历了,毕竟,在那饥荒年月,能有吃的,就意味着活命,哪管是白是黑呢!
当伯父又要动身的时候,在村口,他总要牵着父亲的手,帮父亲理一理破烂的衣襟,擦一擦那花里胡哨的满是泥灰的脸,再端详好久一阵才肯离去。这样一晃又是两年,由于伯父的能干,父亲终于有机会上学了。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说得一点不错。在伯父的影响下,父亲读书甚是节俭,中午是不回家的,就靠早晨祖母为他烧的一个饭团来填肚子。父亲的自尊和勤奋,终于在后来的日子里得到了回报——他成了书房湾里唯一的升入高小继续读书的人。我之所以能走近父亲了解父亲,最初得感谢一位长者——陈吕建老师,他教过父亲,后来也成为我初涉学海的第一人。通过陈老师的讲述,父亲成了我的偶像,因为我已经能从老师那充满同情和赞许的话语里探知,当年父亲是怎样的聪明刻苦和懂事呵!
然而,福兮祸之所伏。父亲的学习,竟也成了书房湾里众人嫉妒的内容。都说“人比人,气死人”,一点儿不错。当那些人们把父亲和他们的孩子加以对照之后,总爱把愤怒发泄在弱势群体之上,全没了无产阶级那忠厚朴实的本色了。而此时,伯父往往成为了他们表达愤怒的靶子。我那可怜的伯父,就在别人一次次的欺凌之下,在下一个春天还未到来的季节里,竟一步步走向到生命的终点。他那短暂的人生,成为了父亲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痛。我能从后来每年的清明或春节的祭祀里,从父亲那闪烁着泪花的眼睛里读出呵。
终于,父亲辍学了,他的老师曾三访家门,答应要为父亲减去学费杂费,可就是没能让父亲动摇过回家的决心。就这样,父亲顶着一个飘摇的家,走过了大跃进,淌过了三年自然灾害,迎来了文革。在父亲眼里,贫穷算不了什么,他可以在寒风凛冽的教室里不吃午饭;他可以在冰天雪地里穿着单衣光着脚丫匆匆赶路;他可以像死去的伯父生前那样忍受唯成年人才能忍受的肩挑背扛。但是哟,我的父亲,他不能容忍别人无端加在自己身上的屈辱;他不能容忍那些本同属于一个阶级的势力小人的打压。战争在所难免,就像八年抗战一样,父亲屡败屡战,随着后来的叔父的成人,我家终于从防守转为相持了。那是怎样的悲壮和无奈哟!至今,在我的脑海里还残留着当年两家之间斗殴的印迹。每当想起这些,一想到当年的仇人的子弟若干年后来居然成为了我的学生之时,总让人唏嘘不已。
十年动乱终于结束了,那被扭曲的一颗颗心灵也渐趋复原。我连同姐姐被父亲一起送进了村里的学堂。我能从父亲那频繁出现在教室外面的身影读出,他要在我们姐弟的身上去寻找那曾属于他当年的荣光。我别无选择,在父母的监督之下,我害怕直视父亲那如炬的目光,我常常悄悄的站在他的身后,看父亲急速走笔的动作,他的字和他的人一样,那样的棱角分明,也让我羡慕不已。
为了挣足我们的学费,父亲铁了心要出远门了。我还记得,他动身时,书房湾里的油菜花开得好艳好浓。我和姐姐在母亲的手的紧拽之下,不舍地望着父亲的那强壮的身影慢慢地消逝在那油菜花的海洋里。父亲要去陕西,在我的印象里,那可是一个遥远的地方。我只一味地想象父亲归来之时,当有许多好玩好吃的东西在等着我,哪里注意过父亲母亲他们那凄清的目光!
后来,我清楚地记得,父亲在我家的油菜籽还未晒干的时候垂头丧气地就回来了。那样的年代,普天之下,除了清平就是下萧条,苛求父亲能挣得一点家中急需的东西,岂不是难为他了。但是,父亲并没有气馁,他又毅然决定去南方试一试。于是,广州海南贵州都留下了父亲那不屈从于命运的足迹。至于结果,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外出的受挫,让父亲痛苦了许久,这也是促成他安心在家务农教子的原因。顽强的父亲硬是靠他那浑圆的臂膀,在我读小学三年级的那一年,在供我们读书的当儿,同时也完成了他人生的另一件大事——修造新屋。他从冬天开始准备请匠人动工,在来年的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一座崭新的瓦房矗立在书房湾里,格外的惹眼。我和姐姐只知道雀跃,哪里晓得这新房背后的酸楚!
父亲和母亲结婚时,祖母除了分给他们半间房子,别无所有,一切都得靠自己去添置。一家四口,就长期挤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那厨房里烧火床前冒烟的日子我至今不敢忘却。搬出去建造新居成了父亲的急切的大事。我不知道,当时书房湾里的人们是怎样的反对阻拦和蔑视;也不知道,当时的乡干部是如何强迫父亲检讨悔过和上台批斗。但我却记得父亲从乡上回来的时候,不顾一脸的疲惫,兴奋地把前去迎接他的我高高举起的情形。
现在想来,还有什么困难在顽强的毅力面前不会低头的呢?或许正是父亲的人格魅力,最终感染了我,我和姐姐发奋苦读。十年寒窗之后,姐姐是书房湾里通过正规考试成为一名教师的第一名女性。而我,则在一九九二年成为了从书房湾中飞出的第一个大学生。此时,祖母已经去世,一向严肃冷峻的父亲露出难得一见的激动,去了后山祖母和伯父的墓前常坐不起。听母亲说,我的父亲竟婴儿般地哭着,手指还颤巍巍地抓着一大把墓土。
从此,书房湾里,终于有人不得不重视父亲的存在,因为父亲在过多的失去之后,终于收获到了别人几代人想得到却又没能得到的东西。在后来的岁月里,面对书房湾里的一个个春季,父亲那轻快的脚步,和着他那底气十足的话语,让湾里的人们不由得刮目相看。
于是,我们认为乃至父亲也认为是该他享清福的时候了,但由于父亲大半生的操劳,积劳成疾,他的健康又成了我们后人心中的痛。每每看到父亲那日益消瘦的脸庞,看到他那高高凸起的颧骨,看到父亲那早已斑白的须发,我又害怕起来。
当今年的春天如期而至的时候,当书房湾里的油菜花又大势地盛开的时候,当父亲六十的寿辰即将来临的时候,我不能再迁就自己那懒惰的伤疤。我得提起亡羊补牢的笔,把父亲的悲愁和喜悦,把父亲的爱恨,把父亲的失落和收获,编写成一缕缕情丝,好融入书房湾那亘古不变的春天里。
2005年4月15日
我为自己作为人子多年来不曾走进父亲理解父亲而难辞其咎;也为自己刚刚体会到初为人父的辛酸无助而感到更加沉重。因为父亲多年来艰涩的步履已让我刻骨铭心;还有他那因疾病折磨得痛苦不堪的神情,时时夹杂在春风中,和着书房湾里的一片片的油菜花,不协调地在我的眼前摇来晃去。
父亲的一生,是悲苦的一生,也是坚毅的一生;是不屈从命运的一生,也是处处受挫的一生。
自打我一来到这个世间,父亲就伴随在我的身边。可我的父亲哟,就没有我这么幸运,在他还未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我的祖父就离家出走杳无音讯。生逢乱世之时,出生雇农之家,就靠我的祖母一手牵着一个不到三岁的孩子——我的伯父,背着刚满月的父亲,开始了两代人的悲苦的历程。
由于一家没有了主心骨,祖母养家糊口已是举步维艰,再加上不谙世事的伯父因不堪饥饿,不时地得罪了左邻右舍,父亲也只好随着痛苦的祖母在众多的讨伐声里,含着热泪,从父亲的出生之地——那个叫燕子岩的小地方,三易其家,终于飘到了今天的书房湾里。没想到最后一次的搬迁,一家人再也没能回到那魂牵梦萦的老家。也没有想到,那最后的一次充满希望的抉择,竟让一家三代人伴着书房湾的春夏秋冬一晃眼就是一个甲子。
听祖母讲,当时的父亲只是整天的哭。“没办法呀,连大人都找不到吃的”,每当后来的我看到我的儿子吃饭是如何的挑食,又是何等的浪费时,已去世十五年的祖母那无奈的话语总震荡着我的耳膜。就这样,我那可怜的父亲在嗷嗷的哭叫声中一天天的长大。
然而,那令人充满希望的新的住所并没能给飘摇的家带来一丝的安稳和欢悦。在那特殊的年代,想生存下去,则需要的是奸诈和冷酷,需要的是厚颜和圆滑。可这些,是没有文化的祖母所不具备的呀!就这样,作为书房湾里的外来户,又开始忍受着同样属于无产阶级的所谓的本地人的欺凌和挤压。无依无靠的祖母望着两个懵懂的孩子,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作出了一个胆大的选择。她在解放大西南的隆隆炮声里,与一个本地人结了婚。不久,我的父亲又多了一个弟弟和妹妹了。更重要的是,我的父亲,也能像别人家的孩子那样,分得一丝那从未体会过的父爱了。
但是,穷人的幸福总是太短。那似乎平静的日子在第四个年头的春天里就嘎然而止——祖母的丈夫,我父亲的继父突然间因疾病抛下四个孩子撒手人寰了。一个本能孕育美好憧憬的春天,没能给一家人带来祥和的兆头。那仍夹着缕缕寒意的春风,把我家用茅草铺盖的屋顶不时地撩起,挂在了屋前那刚吐新绿的垂柳之上,随着柳枝在风中摇曳着。
造化弄人,造化往往爱作弄穷人。降临到我家的坏事可是接踵而至,印证了祸不单行的那一句古老的秽气之言。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今天不是我家的鸡不见了踪影,就是明天我家地里的小菜不翼而飞;或者是伯父在外面被那些势力庞大的家族的子弟打得青皮脸肿头破血流,或者就是因为伯父为了尽到一个做大哥的责任,无奈地将祖母的墩墩教诲搁在一边,胆大地把别人地里的荭苕等凡是能直接下口的东西弄到我那饿得直哭的父亲的面前。可这直接的后果,就是别人一大家子气冲冲的齐聚我家,不是污言秽语的辱骂,就是砸锅摔板凳,最后还顺手牵羊曰是赔偿。每每于此,无助的祖母只能蜷缩在屋角里伤心痛哭,撇下那被吓得哇哇大哭的四个孩子不理不睬就是几天。
据父亲偶尔讲起,就在父亲十岁那年,伯父见在书房湾里混不下去了,当春天姗姗而来之际,竟悄悄的把他的足迹延伸到了离家更远的地方。我能够想象,对于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孩来说,要出去在那百废未兴的时代里闯荡谋生,将是怎样的不易和艰难!我似乎也体会到了,那年的书房湾里的春天是怎样的春寒料峭是如何的令人揪心!
可是,我那聪明的伯父,常常能在夜幕降临之后,满头是汗地按时回到本属于他的破窝,默默的打开他怀里的纸包:香肠烤红薯胡萝卜地瓜等稀罕之物一古脑儿地滚了出来。此刻,少年老成而显得过于冷峻的伯父望望祖母,再看看三个还小的弟妹,总是不言不语。祖母也不会问东西的来历了,毕竟,在那饥荒年月,能有吃的,就意味着活命,哪管是白是黑呢!
当伯父又要动身的时候,在村口,他总要牵着父亲的手,帮父亲理一理破烂的衣襟,擦一擦那花里胡哨的满是泥灰的脸,再端详好久一阵才肯离去。这样一晃又是两年,由于伯父的能干,父亲终于有机会上学了。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说得一点不错。在伯父的影响下,父亲读书甚是节俭,中午是不回家的,就靠早晨祖母为他烧的一个饭团来填肚子。父亲的自尊和勤奋,终于在后来的日子里得到了回报——他成了书房湾里唯一的升入高小继续读书的人。我之所以能走近父亲了解父亲,最初得感谢一位长者——陈吕建老师,他教过父亲,后来也成为我初涉学海的第一人。通过陈老师的讲述,父亲成了我的偶像,因为我已经能从老师那充满同情和赞许的话语里探知,当年父亲是怎样的聪明刻苦和懂事呵!
然而,福兮祸之所伏。父亲的学习,竟也成了书房湾里众人嫉妒的内容。都说“人比人,气死人”,一点儿不错。当那些人们把父亲和他们的孩子加以对照之后,总爱把愤怒发泄在弱势群体之上,全没了无产阶级那忠厚朴实的本色了。而此时,伯父往往成为了他们表达愤怒的靶子。我那可怜的伯父,就在别人一次次的欺凌之下,在下一个春天还未到来的季节里,竟一步步走向到生命的终点。他那短暂的人生,成为了父亲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痛。我能从后来每年的清明或春节的祭祀里,从父亲那闪烁着泪花的眼睛里读出呵。
终于,父亲辍学了,他的老师曾三访家门,答应要为父亲减去学费杂费,可就是没能让父亲动摇过回家的决心。就这样,父亲顶着一个飘摇的家,走过了大跃进,淌过了三年自然灾害,迎来了文革。在父亲眼里,贫穷算不了什么,他可以在寒风凛冽的教室里不吃午饭;他可以在冰天雪地里穿着单衣光着脚丫匆匆赶路;他可以像死去的伯父生前那样忍受唯成年人才能忍受的肩挑背扛。但是哟,我的父亲,他不能容忍别人无端加在自己身上的屈辱;他不能容忍那些本同属于一个阶级的势力小人的打压。战争在所难免,就像八年抗战一样,父亲屡败屡战,随着后来的叔父的成人,我家终于从防守转为相持了。那是怎样的悲壮和无奈哟!至今,在我的脑海里还残留着当年两家之间斗殴的印迹。每当想起这些,一想到当年的仇人的子弟若干年后来居然成为了我的学生之时,总让人唏嘘不已。
十年动乱终于结束了,那被扭曲的一颗颗心灵也渐趋复原。我连同姐姐被父亲一起送进了村里的学堂。我能从父亲那频繁出现在教室外面的身影读出,他要在我们姐弟的身上去寻找那曾属于他当年的荣光。我别无选择,在父母的监督之下,我害怕直视父亲那如炬的目光,我常常悄悄的站在他的身后,看父亲急速走笔的动作,他的字和他的人一样,那样的棱角分明,也让我羡慕不已。
为了挣足我们的学费,父亲铁了心要出远门了。我还记得,他动身时,书房湾里的油菜花开得好艳好浓。我和姐姐在母亲的手的紧拽之下,不舍地望着父亲的那强壮的身影慢慢地消逝在那油菜花的海洋里。父亲要去陕西,在我的印象里,那可是一个遥远的地方。我只一味地想象父亲归来之时,当有许多好玩好吃的东西在等着我,哪里注意过父亲母亲他们那凄清的目光!
后来,我清楚地记得,父亲在我家的油菜籽还未晒干的时候垂头丧气地就回来了。那样的年代,普天之下,除了清平就是下萧条,苛求父亲能挣得一点家中急需的东西,岂不是难为他了。但是,父亲并没有气馁,他又毅然决定去南方试一试。于是,广州海南贵州都留下了父亲那不屈从于命运的足迹。至于结果,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外出的受挫,让父亲痛苦了许久,这也是促成他安心在家务农教子的原因。顽强的父亲硬是靠他那浑圆的臂膀,在我读小学三年级的那一年,在供我们读书的当儿,同时也完成了他人生的另一件大事——修造新屋。他从冬天开始准备请匠人动工,在来年的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一座崭新的瓦房矗立在书房湾里,格外的惹眼。我和姐姐只知道雀跃,哪里晓得这新房背后的酸楚!
父亲和母亲结婚时,祖母除了分给他们半间房子,别无所有,一切都得靠自己去添置。一家四口,就长期挤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那厨房里烧火床前冒烟的日子我至今不敢忘却。搬出去建造新居成了父亲的急切的大事。我不知道,当时书房湾里的人们是怎样的反对阻拦和蔑视;也不知道,当时的乡干部是如何强迫父亲检讨悔过和上台批斗。但我却记得父亲从乡上回来的时候,不顾一脸的疲惫,兴奋地把前去迎接他的我高高举起的情形。
现在想来,还有什么困难在顽强的毅力面前不会低头的呢?或许正是父亲的人格魅力,最终感染了我,我和姐姐发奋苦读。十年寒窗之后,姐姐是书房湾里通过正规考试成为一名教师的第一名女性。而我,则在一九九二年成为了从书房湾中飞出的第一个大学生。此时,祖母已经去世,一向严肃冷峻的父亲露出难得一见的激动,去了后山祖母和伯父的墓前常坐不起。听母亲说,我的父亲竟婴儿般地哭着,手指还颤巍巍地抓着一大把墓土。
从此,书房湾里,终于有人不得不重视父亲的存在,因为父亲在过多的失去之后,终于收获到了别人几代人想得到却又没能得到的东西。在后来的岁月里,面对书房湾里的一个个春季,父亲那轻快的脚步,和着他那底气十足的话语,让湾里的人们不由得刮目相看。
于是,我们认为乃至父亲也认为是该他享清福的时候了,但由于父亲大半生的操劳,积劳成疾,他的健康又成了我们后人心中的痛。每每看到父亲那日益消瘦的脸庞,看到他那高高凸起的颧骨,看到父亲那早已斑白的须发,我又害怕起来。
当今年的春天如期而至的时候,当书房湾里的油菜花又大势地盛开的时候,当父亲六十的寿辰即将来临的时候,我不能再迁就自己那懒惰的伤疤。我得提起亡羊补牢的笔,把父亲的悲愁和喜悦,把父亲的爱恨,把父亲的失落和收获,编写成一缕缕情丝,好融入书房湾那亘古不变的春天里。
2005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