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成功是折磨出来的

作者:未知 来源: 网络 时间: 2016-12-16 23:40 阅读:
2000年,节约节支办公室对参加征文的许多稿子进行了评审,我没想到自己采写的调查报告《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荣获集团公司节约节支优秀论文三等奖。
当厂长把这一消息告诉我的时候,我看着他,心里就像打翻的五味瓶,这可是他折磨出来的。他笑着说:“以后多写,要显示文学的力量,发挥特长,别在窝才了!”富有磁性的声音听着入耳,这样的夸赞和鼓励对我来说少见。
我一直对参加论文比赛没有兴趣,我认为:评审的时候太随机和人为化,而且大多讲关系。好和不好没有标准,获不获奖全取决评审人的喜好!无聊!
节约节支优秀论文征集活动公示后,各单位都组织人力备战,我却事不关已高高挂起,冷眼旁观。
厂长见没有动静,便召集通讯小组成员开会,进行动员,还摊派任务,我出席了会议,但对此做法特别反感,默不作声软抵抗。当时我们单位也委派了一位秀才参战,可快结束时他没有拿出满意的稿子过厂长那一关。
一天,厂长亲自打电话点名让我去他办公室。他给我布置了工作:写篇调查报告参加集团公司的征文活动,而且要获奖。他说的特别肯定,不容置疑,反倒让我恐慌,心理上有了很大的压力。
我说:“我写不了,还是让能干的人写吧。”
他说:“就你能写,别想推脱,有人向我全力推荐你”
我说:“我不喜欢参加征文”
他说:“这是工作,喜欢不喜欢都要去做好”
我说:“写了也拿不到奖,你会失望的。”
他说:“我看好你了,不会,有专人评奖,我们有内容有措施,如果你笔力好,表现的充分,应该没问题。”
我说:“没有素材”
他说:“你可以调查,我给协调找人,你只管采写。”
这下我没有推口的理由,脑袋瓜子一热——接招。
可是怎么写呢?我犯难了。几个晚上坐在家里下不了笔,脑子里空空如也。先找书学习调查报告的格式,要求,写法,然后收集资料,最后分层次写。
写作是业余的,用的是我的休息时间。写自己喜欢的罢了,写自己不喜欢的,头疼。白天工作不能放下,抽空我接触了大量的人,从会计,库房保管,工段长到领导,从下料工,小青年到老工人,我和他们面对面的交谈。有人打趣说:“你真当了业余?你敢写现实的吗?你不怕得罪人?……”他们小瞧我,我心里不服气,较上了劲。
素材收集了几大篇,我又嘀咕:怎么用呢?裁剪要详略得当,要有功夫,我行吗?我不断地问自己,动笔时我曾坐过好几个通宵,写着写着觉的不妥,重来,写着写着冒出个新点子,又重来。写了撕,撕了写,有时生气,想痛快地甩了笔纸,太折磨人了!有时又后悔自己为什么要答应这苦差事?图什么呀?但的时候还是耐着性子硬着头皮写,再写。又一个通宵熬过去后,我收了工。调查报告全景式的展开,从人员配置,库房到生产现场列举了不少典型的浪费现象,分析原因,解决难点,改进措施,创新方法,节能效果。我写了别人不敢写的,笔锋尖利,直指要害,豁出去了,反正我不求名不求利,直抒己见,落个痛快!把稿子看了又看,自己觉得满意,天亮时我才安然入睡,闭上充血的眼睛放松地休息。
厂长过目审核,眼前一亮:“不错!”。他点出我看问题的偏颇,从条理和逻辑上推敲,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包括细节。我暗自佩服,是他延伸了我的触角,强化了我的洞察力。
我认真地修改好再送他审阅,他高兴地通过并批示:“此稿已拜读,甚好,可参加今年公司“双节”论文征稿评选。”他说要极力推荐向外打。接着公司电视台到我们厂录制了专题节目,报纸占了半个版面选登我的调查报告,反响挺大,我们单位成了“双节”样板,公司由此突破也掀起节能降耗热潮。
评奖会上,我是唯一一个基层单位的获奖者,其它都让机关的人拿走了。奖品是一本《唐宋词鉴赏辞典》我特别喜欢。
再次看到厂长,我充满了感激。听人说他当过宣传科长,自己也写过不少论文,原来他懂行!他说:“其实你应得二等奖的,给评低了。别灰心,英雄总有用武之地!”听着他坦诚率真的话语,我想起以前读过的一个故事,不由得笑了。
那个故事叫《哨声》,讲的是:一年,一位牧师到欧洲大陆旅行,住在某城市的旅店里。一天早上他起床后,楼下传来的口哨声引起了他的注意。那种悠扬的声调让他为之一震。起初,他以为那是一种善啼的鸟类发出的声音,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可能。因为口哨声听来婉转细腻,极具穿透力。
于是,他跑下楼去,想看看演奏者的庐山真面目。他仔细打量每一个他遇见的人,但似乎都不是他们发出的口哨声。最后,他只好问旅店服务员,是谁吹出如此了不得的哨声。服务员听后哈哈大笑,指了指挂在大厅笼子里的鸟。那是一只个头小小的金丝雀,看上去毫不起眼,然而发出哨声的正是它。“究竟用什么法子,能让它吹出如此美妙的哨声?”那位牧师不解地问。
服务员介绍说:“在这只鸟很小的时候,就要对它进行训练,而且每次训练前不给它进食,把它饿得有气无力,然后将它关在一个漆黑的密闭房间里。在这种环境下,除了自己发出的哨声,鸟儿听不到任何其它的声音。这样才使得它心无旁骛,不受外界干扰,几至十几天地重复吹唱同样的哨声。日复一日,它发声的器官逐渐成熟,变得适合吹出动听的口哨声。经过这样近乎残酷的折磨后,这只鸟最终练就一副金嗓子。”
结合自己这次获奖的经历,我真的确信:有些成功是折磨出来的。
2007。9。9
  

暂无评论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