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与实之杂感及其他

作者:未知 来源: 网络 时间: 2016-12-15 22:35 阅读:
(一)
现在有些寺庙里面的素菜安上个肉类的名称,什么素猪耳朵、素猪腰花、素猪蹄膀之类的,名为食素但心里默念的是食肉,不知是方便度化世人还是以此来谋取信众的钱财?有的出家众能够拥有高级轿车,还有其他非常高级的物质享受,是时代进步之象征,还是^***教落到这样的传灯者手中的一种大悲哀?
^***陀的教化重在修心,更以其苦行的实践来求得超越世俗的真理,如果以什么随顺众生的名目弄些大量聚敛钱财的勾当,也就会使伟大殊胜的^***教堕落到跟奸商同等的地步。大好山川,正因为有了红墙碧瓦的寺庙,有了寺庙里经久不衰的暮鼓晨钟,还有曾经的正信^***教僧众的苦行求索,才具有了大好的灵气。可是呢,现在这些地方都变成了旅游胜地了,变成了以各种形式大抓经济实惠的场所了。
一个民族的宗教,如果堕落成了一种观光旅游的点缀,或者堕落成了世人求取升官发财的一种心理寄托,也就完全失去了宗教应有的教化众生灵魂超越的功能了。
宗教、文化与民俗,是一个民族根本良知的基本质素,应该好好地发扬光大。只有整个民族的深刻内省,才会有整个民族的高素质,我们的社会和谐才有最扎实的心理基础。
发自灵魂的深刻忏悔,独自一人时候的道德修炼,定能培育出自觉的好公民。
社会少一分伪善,人心就增加了一分纯真。不与大自然的为敌,不死守一个唯物唯我独尊的观念,和乐而安,和乐而有生命之花的永远清丽脱俗。
寺庙里安上肉类名称的素菜,不知是心之所牵,还是利之所引?万法唯心,唯识所现。心有食肉的念头,即使吃的是野草,也等同于食肉。电影《少林寺》有小和尚开口便道:“酒肉穿肠过,^***祖心中留。”这恰恰给了不守戒律我行我素者的绝好借口了。还有传说中的济公整天疯疯颠颠的,也是酒肉穿肠过的,恰恰是个得道的高僧。这也给了后来不守戒律者强有力的借口了。
^***教关爱生命护持生命的核心,正是维系生命现象正常运转的道德感化力量。如果连这一点都丧失了,也就等同于世俗的游乐跟观光了。
(二)        
中国人发财了,会作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大修祖坟,第二件事是大修房子,第三件事就是将孩子弄到国外以求得二等公民的资格。中国的日常口语当中,就有一句“升官发财”的话,在世世代代地激励着孩子们拚命朝着当个官后发个财的目标奋进。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也就是说一个人当了官,他周边的亲戚朋友是会沾上光的,当了官,自己也有了发财的大好机会。
中国的人治大于法治,是由来已久的并且长盛不衰的,因此就造成人际交往中的互相利用,这其间是没有多少是非公道可言的。你好我也好,你不好了垮台了,我就离开你,树倒猢狲散嘛,墙倒众人推嘛,人情的冷暖,世态的炎凉,真实得很啦。
鲁迅先生所痛骂的“二丑”,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这类型的人已经演变成了时下那些不伦不类的鬼头鬼脑的所谓歌星影星了,他们只有一个目的:唯利益者上,唯财是举。包括我们堂堂正正的中央电视台,在黄金时间也在大打虚假的保健品广告,什么黄金搭档,这样白金那样白金的,就譬如上世纪广告打到最偏僻乡村厕所的三株口服液,到头来也让老百姓明白了不过只是有些肠胃疏通的药效,根本就不是广告上有众多所谓医药专家教授们所说的那样具有仙丹一样的功效。
挂羊头卖狗肉的作法,这个现象,在我们的商业的欺诈行为中是非常普遍的,譬如有些商品本来是国产的,偏偏要在上面弄些老百姓看不懂的洋文,明明全是国内制作的材料,上面的中文介绍却要说成是进口了什么外国高级的原料呢。再譬如中秋节的月饼,包装很是气派豪华典雅,诗词歌赋书法国画之类的硬是有中秋月圆人亦圆的味道,可是一打开包装,只看见里面有几粒眼屎那么大的月饼,这吃的东西,也许还是月饼生产厂家去年滞销的产品呢,其价值是非常低的,跟包装相比,也许只有百分之一吧。“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跟我们贵州北部有一句骂人的俗话“马屎汤圆外面光”是同样的道理,说明了只有外表的光鲜没有内里的好货,是典型的损人利己的虚假作风。
我们这个社会,如果没有了商业的诚信、政客的诚信,一切等等的道德说教都是形同虚设的玩艺。商业的诚信与否,可以直接反映出我们社会道德的真实水平。而政客的诚信与否,对我们的国计民生是起着或福或祸的巨大作用的。总之,诚信是立人之本,也是立国之本。
(三)         
瞬间感应,妙悟会心。茫茫天地,意想感应。你哭过了,笑过了,喜乐过了,忧伤过了,合的什么缘,应的什么机,莫可说也。平行或交错,就这样子,你我他各自进行着生老病死喜怒哀乐的心行活动。平行运动中的你我,“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地默默观望,当静静的深夜失眠的时分,我也能够感觉到你心念的起伏了,你梦中也有了我如诗如画的形迹。平行中的观望是一种美丽的心情,如果我们这两条平行的路径相挨得近了,一些无法控制的疯狂也就燃烧着情欲的冲天火焰了。一个人跟另一个人的生命交错并重叠在一起了,幸否,祸否?来的时候如诗,拥有的时候却味同嚼蜡,或者因了无端生起的矛盾会离得更远,或者因了这些无端生起的烦恼更紧紧地互相缠缚着了呢,喜否,悲否?
联单 心物的感应,非是人力所能控制的。当我发怒的时候,并不清楚这发怒的念头是怎样生起的,就如同天空时而阴时而晴。念头啊,真是个狡滑的阴魔,如果能将之制服住,这人不成^***也会是人间的圣贤了。
(四)         
不断是为断,欲断更难断,断而不断,是为了断。断除去的只是你意想中的一个想要断除的现象,有时候啊,你越是想断除某种现象,反而会越来越被那现象缠缚得紧紧的。随缘这话好说,但操作起来是非常困难的。随个啥子缘,那缘不过是一条又一条有形或无形的绳索,心想有就有,心想无就无。想要断除的念头,其实就是一种对那现象的一种默认。当我们对于缘这现象能够像我们随时呼吸的空气一样来对待,也就达到了水乳交融无所用心的好状态了。
当我们呼吸空气的时候,并不会感激空气的恩赐,空气也没有感觉到自己在对他者有所恩赐。我们脚下的大地,承载了太多的负担,也没感觉出自己有多大的负担,总是沉默无语地用了厚实的胸怀来承载一切的重负。天空好是广大好是无私,但是天空也并未宣言自己有多么广大多么无私。一切的自然状态,各自保持着一种随缘中无所用心的心情,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就和谐了。
(五)        
人之所以幸福,是因为没有感觉到有幸福;感觉到了某种感觉,也只是在渴望等待中感觉着一种希望。事件过后,我们的某种快乐的回忆,就成了幸福的因素了吧,但这是虚幻的。
幸福本身就是个虚无的东西,真没有哪个人能够将这东西牢牢地捉在手心里。这东西也真没办法通过量化的方式称出有多少的份量,也无法有一个标准说明什么才是幸福的。幸福,只不过是人类精神的象征性符号而已。幸福只是一种说法,至于有无这个,就跟人死以后有无灵魂的现象是一个样子的。
我们正在享用美食的时候,其真实的感觉一定不会超过享用前想像着的滋味的美好,等到吃得大饱了感到厌腻了,就会认为这样的美食真不如想像中的那么好。再美味的食品,就跟再漂亮的女人一样,当你享用得多了,也就会生出想要寻求别样滋味的念头来。大鱼大肉吃得久了,就会感到酸菜萝卜菜吃起来才真有滋味;酸菜萝卜菜吃得久了,就会朝思暮想着那些大鱼大肉的好滋味了;那些帝王将相大富豪在享受众多美女得久了,也许会觉得这真是一种身心的负担。人的念头真是怪呀,当你享用某种有形无形的物质的时候,真不知道其中真实的因会带给你怎么样的果。只有在自己最为困顿的日子里,就会将记忆变成曾经拥有的幸福情景,这也不过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安慰吧。
  

暂无评论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