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散文精选 > 优美散文 > 行走远方

行走远方

作者:未知 来源: 网络 时间: 2016-12-15 22:31 阅读: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一个朋友告诉我,海子只是说,做不到,可是,他会做到!
那个性灵诗人已远走。依然有无数年轻的心叨念着他的梦想,不一定要“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却都希望能行走远方。所以,许多年轻的心没有羁绊,不安于现状,冲动与激情支配着行走的梦想。
年轻的心如是来来往往,不需要欢迎的仪式,更不需要告别的留恋。我们曾经行过此处,梦想曾在此处落脚。我可以告诉你,夹路的风景迤俪,可是,我不会为你搁浅,汪国真曾说:“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于是,我不愿选择在熟悉中渐渐丧失对于美景的欣赏力,更愿意让一路变化的风景在记忆中永恒。
如此,我们渴念远方,如此我们行走。
春暖花开的三月,我想起了海子。他也曾渴望远方,渴望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他的远方一直在延伸,然而,苦苦追寻未果,失望与渴望的交织,让他最终进入更远的远方---天堂。他满眼寂寥:“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可是,我依然相信,他对远方的渴念到最后也未改变。
郑愁予达达的马蹄轻轻地踏过秀色江南湿漉漉的花香,不曾回头:“我是过客,不是归人。”
从小对于远方,我有一种异样的渴望。出生于偏僻的山村,我自小就企盼走出重山,看到外面的风景。 因为远方,我们行走。
渐渐长大,我知道,我的家乡并不如我想象的那么闭塞。我知道,远方,也许更偏僻。然而远方在我心中犹如一颗萌芽的种子疯狂的滋生。远方如同我的梦想,原本就是一种情结。在我的心中,远方永远是神秘的所在,那里有古老的传说,有不老的奇迹和永不褪色的风景。
远方于是渐成一种信仰,行走成为一种生命的姿态。
梭罗在着名的《瓦登湖》里写道:“因为我觉得一个人若生活地诚恳,他一定是生活在遥远的地方。”对于人生,对于梦想,这该是多么精辟而深刻的诠释。
记得刘墉先生曾写过一本名为《因为年轻,所以流浪》。年轻是流浪的资本,却不是流浪的诱因,我知道。刘墉先生如今已享誉中外,而多年前他因为艺术而流浪。他的追求是一种对艺术更远的远方的执着,一种对完美的坚持。
红尘滚滚,浮华和名利充斥的世界,许多人寻找远方的净土,哪怕荒凉也是一种美。远方是心灵的庇护所,所以我们行走,我们寻找。
撒哈拉沙漠让三毛眷恋的不是虚空的海市蜃楼,而是沙漠彻底的荒凉。梦想有多远,脚步就有多远,路就有多长。行走改变命运,我一直这么认为。曾自闭的三毛在撒哈拉遭遇了最完美的爱情,写就了传奇的人生。可以说如果不去撒哈拉,三毛的生命要苍白许多。
行走是思想者存在的坚强理由,远方是流浪生命最终的归宿。
所以,托尔斯泰在行将就木之年仍自己腿的轮椅离家出走,让生命结束在行程之中,而思想延续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因为他的生命无法离开行走。
所以,三毛卧病修养时,终无法忍受,而选择了一刹那间的明彻和超脱,远避红尘,用一双丝袜完结自己的一生。我相信她的灵与魂仍会回到撒哈拉的上空---那无边的苍凉。
所以,杨澜在事业的巅峰上,毅然决然留学海外。她执着于远方,鄙弃已达到的令人羡慕的高度。她渴念的远方是一个极具挑战的方向。当阳光卫视声名崛起,当全国人民为北京申奥成功而欢呼时,我们看到了一个更成熟、更让人敬佩的杨澜。是远方让她行走,是行走让她完美。
所以,余秋雨弃离已优越的职位,走出书斋,背上行囊,寻找杜牧阳关的足迹,重走东坡突围的历程,沉思于废墟古迹前,循着伊拉克的战火,思考民族的历史和未来。
远方,我们梦想的属地,我们心灵的故乡。所以我们行走,所以我们成长。
也许,当某一天,我们到达了曾经渴念的远方,又发现远方还在更远的远方,或者彼时我们梦想出发的故乡已成为远方。可是,我们不会后悔,我们依然会执着于远方,执着于行走,我们会继续追逐,我们的远方,我们梦想落脚的地方。于是,我们又将开始新一轮的行走,行走远方!
  

暂无评论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