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散文精选 > 优美散文 > 迁 坟

迁 坟

作者:未知 来源: 网络 时间: 2016-12-15 22:19 阅读:
我不知道邻村那个长着一大把灰白山羊胡子的何五公是如何鼓动他三寸不烂之舌的,反正堂弟小虎来电话了,他说决定要迁他爷爷的坟了。
新坟地是何五公帮他择定的。时间已临近腊月,天气非常寒冷。
但不管怎样,因为小虎的爷爷和我的爷爷是同天共地的亲兄弟,这么重要的事就是天气再冷事情再忙我也得回去看看。
我爷爷他们一共四兄弟,小虎的爷爷行三,死于我和小虎都没来得及经历的那个困难年代。没灾没病的人,只因为没有粮食,就活活的给饿死了。饿死人对现在的孩子来说已经如同神话,但对于当时,对于我们村子,粮食关是一个冰冷的劫!村子里近200号人,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饿死了70多人,而且大多是年轻的男女.最多的一户在不到一星期的时间里就一下死了四口,老人们说起那两年村子里的景况,没有一个不发出那种苍凉悠远的叹息。
为什么要迁走呢?这里不好吗?
我赶到家里,小虎已请人将他爷爷的坟挖开了。40多年了,当年的棺材已基本全部腐烂。看着堂兄弟们在墓土里一根一根地寻找三爷爷的尸骨,我总是忍不住想知道其中的究竟。
小虎重新给三爷爷做了一个新棺,又买了两套用来装棺的寿衣寿鞋寿袜以及其他行头,就像对待一个新逝的老人一样。他将找到的每一根属于他爷爷的尸骨虔诚地小心翼翼地放进新制的棺材里,表情十分庄重严肃。
小虎做得很是认真,完全对我的问题不屑一顾。
早该迁了的,这里湿气太重,才40来年,好好的杉木棺材就没了,要是在干燥的地方,怎么会这样呢?一直在旁边默默看着大家忙活的大伯忽然说话了。
大伯今年78岁了。在父亲这一辈中,大伯排行老大。大伯指着刚从土里拿出来的一根乌黑的腿骨自言自语地说,叔叔近1米8的个头,身体什么病也没有啊,完全是活活给饿死的。因为当时还没有饿死的也被饿的没力气了,所以只要棺材抬出村子,就随便找个地方给埋了,根本没力气再去管这里是干是湿了。
对于那段岁月,我虽然没有经历过,但在书上却看了不少.其实那时大家都在挨饿,今天将别人送上山去了,没一个敢保证明天被送上山去的就不是自己啊.死亡就像影子一样紧随在每一个人的身后。所以在那样的年代里,死了的可能得到解脱了,但活着的仍必须忍饥挨饿将死了的抬到山上去埋葬,唯一的信念好像就是为了让别人在明天也来埋藏自己。
听大伯的话,将三爷爷从这里迁出,除了这里太潮湿的原故外,大概还有一个关于葬礼的问题。故乡虽然贫瘠,但对于死去的老人的葬礼却是十分讲究的,不是说它要有多隆重,故乡讲究的是礼数。
记忆中,故乡的葬礼其实并不复杂,其中的一个环节我至今不仅记忆犹新,而且仍认为有必要提倡甚至发扬光大,那就是讲究一点的孝家必须请一个在当地比较有学问的德高望重的人前来讲经。讲经的时候,孝堂上所有的孝子不分男女,大家席地而跪,众亲友围坐四周,静静地聆听先生讲授孝悌之道。经文内容多半来自《论语》及《孝经》: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父母唯其疾之忧。”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
先生给跪坐一堂的孝子孝孙和众亲友一句一句的讲解孔子关于如何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以及夫妻朋友邻里相互尊重相互和睦的道理.就像如今学校里的老师在给学生上思想品德课一样.在故乡,如果葬礼上没有讲经这一环节,不管收到多少花伞、旗幡宝盖、纸人纸马及其它祭品,这葬礼是绝对没人恭维的。但时代发展到今天,传承了很久的葬礼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改变,如今,人们不仅给亡人送纸人纸马,而且有些人家还送什么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汽车洋房甚至小姐先生什么的纸祭品。葬礼上,经也早已不再讲了,取而代之的是流行歌曲和街头劲舞,将一个本应该是沉重严肃的事情办得轻松活泼,仿^***那死去的是别人的爷爷奶奶是别人的父母,行孝的人一点悲痛之心也没有,我甚至看见有些孝儿孝女在父母的灵堂前与客人打麻将斗地主,开怀大笑,乐不可支,完全不管新逝的父亲或者母亲还躺在旁边冰冷的棺材里。我不知道这是一种怎样的进步?
小虎只是迁坟,自然用不着将葬礼做得那么麻烦了,将所有的尸骨全部放进新棺之后,几个年轻后生就将其抬往新葬之地去安葬了。一切都很简单明了,但祭品却很齐全。在大家依次在新坟前行祭祀之礼的时候,小虎对我说,我不相信风水,更不知道没有没在天之灵,所以我不知道这么做是否让爷爷的灵魂得到应有的安慰.那个地方每年都被水淹着,我只想给爷爷换一个干爽点的地方,当然,我知道这么做爷爷不可能感觉到了,但我想让我们的心得到安慰。
是啊,有时候安慰别人实际就是安慰自己,包括那些早已经开我们远去的人。
小虎的话让想到了很多迁坟以外的东西......
  

暂无评论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