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别处

作者:未知 来源: 网络 时间: 2016-12-15 22:08 阅读:
昆德拉的“生活在别处”,是对我们生活理想的准确描述。
那一年外出考察,来到内蒙古额尔古纳市。进入市区,未来得及感受异域风采,便被好客的主人带到城郊的一座小山上。上山途中,望见草木稀疏,车流卷起的尘埃悬浮眼前,让人生出一些不悦和疑惑,平常的山,也无多少游览的人,何看之有?到达山顶,下车伊始,顺着主人的手指往远处看去,我们都惊呆了:一片开阔的湿地,朦胧中郁郁葱葱,疏密有致的小山包点缀其间,额尔古纳河蜿蜒而过,好一个世外桃源!定睛细看,河水墨绿,草浅黄,树冠葱绿,树干赭黑,整个湿地如一幅凝滞的油画,宁静中渗露出一种沧桑的古意。此时,站在此岸的我们,不禁喟叹彼岸的美丽。但是,一旦走进湿地,又会如何呢?身临其境,还会不会见着这样的美景呢?我有些恍惚起来。
生活总是那么不如人意,“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许多美好的东西都在彼岸。我固执地认为,与其让彼岸变成此岸,揽美丽于怀抱,不如留一个想象的世界在心里,供我们时而进去躲一会儿,不然,彼岸皆成此岸,我们又躲到哪儿去呢?
但平心静气地想,跨越此岸到彼岸的做法,也是无可非议的,那其中包含着人类本能的冲动。譬如婚姻,如果都能预见它最终总会平庸乏味而放弃恋爱,那么生活又有何乐趣?或许彼岸的美丽不过是昙花一现,甚至容颜消尽而成为此岸的一部分,对此,要么再新建一个彼岸,穷追不舍,要么让彼岸从此化为灰烟,心如死寂。依人类的秉性,应该是选择前者吧。
在我们所处的生活之外,常常有另一个与我们“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生活,令我们梦牵魂绕,却永不到达。漫长无边的生活有时让人濒临绝望,彼岸的迷人风光可以是生活的缺口,让我们时而逃逸,一水之间,可以帮我们渡过艰难。彼岸永远在我们琐碎的生活之外,一旦打破这一水之隔,美丽顿失,烟消云散。
王蒙曾说,河北民歌《回娘家》有极强的彼岸意识,“娘家”象征着人生的起点和归宿,结尾处“哎呀,我怎样去见我的妈”,其实是喊出了人生的困境。
因为是彼岸,因为彼岸的遥远,给人类制造了巨大的精神空间,文学家们也在此插上想象的翅膀,任神思飞扬,比如沈从文的湘西、莫言的高密乡、马尔克斯的马孔多镇、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等等,皆是从现实中提炼的彼岸。过去,革命题材的作品,总是要创造一个“山那边”的彼岸形象,“山那边”有革命的队伍,于是结尾时主人公总是渐渐于挥手之际消失在通往“山那边”的路上。当然,聪明的作者往往是在主人公到达彼岸前让故事嘎然而止。可是,现实生活偏偏不会在高潮时终止,到达彼岸后也同样充满琐碎和平庸,后彼岸的生活只能靠每个人自己去演绎。
彼岸永远比此岸更诱人。有一则故事说:妻子感觉老公有心事,却不肯跟她说,于是装作陌生人在网上和老公聊天,几天以后,老公开始在网上对她吐露心声,无论生活的工作的,无所不说,妻子惊讶于老公在网上这样自如地和一个“陌生”女人敞开心扉,说出了从来不对她说的话,再过几天,她发现老公在现实中有点神不守舍,总是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对着电脑发呆,后来,她不断收到老公在网上发给她的帖子,在老公心目中,她这个“网友”是个无比善解人意的女人,“一日不在网上相见,心里便空空落落的”。这个妻子困惑不已,她在老公身边生活了这么多年,难道还不如在网上几个月的聊天?
网络有很好的彼岸效应,可以让人们短暂地躲避嘈杂喧嚣的现实。我想,从网络带给我们这些副产品的事实中,我们是否应该思考:上网的人们,为什么总想从现实中逃开,去寻找永远的在水的那一方?网络应不应该保持想象的空间和应有的神秘?是不是应该轻易地跨越虚拟的彼岸与现实的此岸之间的界限?
如果我们选择一种最好的生活模式,往往却是乌托之邦;如果我们选择现实可行的模式,常常又存在种种缺陷。历史上,理想主义者一厢情愿地对大多数人的生活进行规划,却没有把人们带到幸福的“彼岸”,反而给人类制造了不少灾难。看来,关键的问题,是要尊重每个人的多元的“彼岸”,****地制造单一的集体“彼岸”,往往是不可靠的。
彼岸的风光固然美丽,但却可能给你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因为它如空中楼阁;此岸的景致虽不及彼岸,但却可以经受风风雨雨,因为它更现实。
我们要生活在别处吗?
  

暂无评论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