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香枝头赏梅韵
一天,看到王鏊的《真适园梅花盛放》一诗。诗中写道:“花间小坐夕阳迟,香雪千枝与万枝。自入春来无好句,杖藜到此忽成诗。”吟诵中,思绪飘飞到了那个遥远的大明王朝。那是冬末初春的一个黄昏时刻,诗人拄着拐杖到适园赏梅。雪中梅花开满枝头,清幽的梅香沁人肺腑。适园中,梅花与白雪争奇斗艳,真所谓“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也许是触景生情吧,王鏊一定想起了宋朝林逋的咏梅绝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于是自入春来没寻到好诗句的诗人一下子诗兴大发,便写下了这首赞美梅花的小诗。
我没有王鏊幸运,因为我至今也未曾到过像适园这样的赏梅好去处,也未曾有过踏雪寻梅的乐趣,但是,一个用塑料制成的梅花盆景陪伴着我。让我天天陶醉于想象之中,这一蕃享受也是“别有滋味在心头”的。我也没有王鏊即兴赋诗的满腹才华,但是我自信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并不逊色于他。仅凭这点点滴滴涓涓的情素,我想,或许能汇成一条咏叹的细流吧。
我喜欢梅花,不仅艳羡她的俊逸丰姿,更是敬仰她的高雅丰韵。我常想,如果我们只是单纯欣赏梅花的花朵,那倒不如去欣赏牡丹;如果只是单纯欣赏梅花的绿叶,那也不如去欣赏芭蕉;如果只是单纯欣赏梅花的枝干,那还不如去欣赏青松;如果只是单纯欣赏梅花的暗香浮动,那真不如去欣赏茉莉。所以,我觉得只有全面欣赏梅花那鲜活切完美的生命,才能从梅花那俊逸风姿中深深品味她的高雅丰韵。
每年冬末春初之际,春寒料峭,梅花却冒着料峭的东风,独步早春。她在那“悬崖百丈冰”中孕育了花蕾,在冬春交接之时“凌寒独自开”,而且“二十里中香不断”。她赶在“山花烂漫”之前,向人们传递着春的信息。正是由于“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因而被人们誉为“东风第一枝”这正如欧阳修在〈蝶恋花〉一词中所赞美的那样:“帘幕东风寒料峭,雪里香梅,先报春来早。”
梅花本是性喜温暖的,却偏在这冰天雪地里孕蕾怒放,这自然让人们对她油然而生敬意了。所以,我国历代文人画士面对梅花的俊逸高雅,自然为之倾倒而赞美;而古今仁人志士仰慕梅花的冰肌玉骨,又怎能不为之敬重而折腰呢?梅花所具有的这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正是她的丰韵突出所在,故而梅花历来被人们看作是崇高人格的象征。唐代诗人黄蘖说过“不是一反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这句名言之所以能流传至今,就是因为梅花的坚强性格一直在激励这有志之士奋发图强“而辛弃疾所称赞的”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更让我们钦佩梅花的这一顽强不曲的丰韵。还记的听过一曲〈红梅赞〉。那优美而高亢的旋律,那极富象征意义的歌词,在让你欣赏之中,深得一种潜移默化的鼓舞,获取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唤醒百花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大凡喜欢这只歌的人,在聆听这只歌的时候,一定会和我一样,仿^***眼前朵朵梅花竞相开放,繁花满山,如云蒸霞蔚,那幽香暗动随东风而飘远,胜似一片香雪海。就在这耳濡目染之中,谁又能不激情满怀,心潮澎湃呢?我国自古以来,就把梅花与青松,翠竹并称为“岁寒三友”,而我想,这三友之中只有梅花是当之无愧的,因为三友之中只有梅花能够冰天雪地中绽放美丽的花魂。
梅花的丰韵还在于她的那种敢于领先而又甘于奉献的崇高精神境界。试想,经历了一冬的萧杀萧条,人们盼望春天的心情是何等急切。而冬末初春之际,何来百花争艳,春色满园?而又有谁来引领人们打开春天的大门,欢迎春姑娘的莅临?又有谁能舞动起东风,让人们早早享受温馨柔和的春意?“百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现天下春”的,那是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消息,不怕雪埋藏”的,还是梅花;“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自然也是梅花。然而,谁有知晓,“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从毛泽东的这首《咏梅》词中,我们不仅领略到了梅花冰清玉洁的风姿,更为她在“山花烂漫时”的“丛中笑”而深为感叹。这是何等的胆识,甘于奉献的精神!在百花尚且畏惧之时,我一花独秀;而在万紫千红尽享春意之际,我却功成身退,并为同伴的烂漫而欢笑。这难道不是君子之为吗?所以,自古以来,人们把梅兰竹菊并称为“四君子”,而梅花作为四君子之首,我看也是当之无愧的。
还有一点,不知大家是否注意过,梅花还具有一种凝重高尚的节操,这也是梅花的丰韵所在。陆游一生爱梅,咏梅,以梅自喻,他称赞梅花的节操是“花中气节最高坚”的。他俨然是梅花的化身:“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然而,陆放翁为什么会这么酷爱梅花呢?他的一首“咏梅》词也许是最好的答案了。“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在这里,黄昏风雨中的梅花寂寞忧愁,遭受着群芳的嫉妒。但是,即使花瓣零落被车轮碾做尘土,她依然是“二十里中香不断”。这又是何等超然的境界!一任风雨一任妒,我自飘香香如故!正如王冕所夸赞的那样:“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清气,不就是那我们所仰慕的直贯长虹的浩然之气吗?如此看来,梅花头戴“岁寒三友”和“花木四君子”的两项桂冠,那真真是当之无愧的了。
古往今来,人们对梅花是何等的喜爱景仰。难怪北宋诗人林逋爱之至极,不仅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山园小梅》,而且一生不做官,也不娶妻养子,一人独居西湖之畔的孤山中,种梅以之为妻,养鹤以之为子,过着悠哉游哉的隐居生活。且不论他的遁世思想是否可学,但就他的“梅妻鹤子”的佳话能够历代传诵,也足以看得出人们对梅花的喜爱到了何等钟情的程度。从这点上说,我承认我远不及林和靖,顶多也只能与我的那盆塑料制作的梅花盆景相伴。不过我相信,有我对她的涓涓不断的情思,她一定会鲜活得一如适园之梅,也一定会吐放馥郁梅香。在忙碌之余,静坐陋室之中,于那暗香枝头赏梅韵,却也比得上那王鏊的自得其乐了。
我没有王鏊幸运,因为我至今也未曾到过像适园这样的赏梅好去处,也未曾有过踏雪寻梅的乐趣,但是,一个用塑料制成的梅花盆景陪伴着我。让我天天陶醉于想象之中,这一蕃享受也是“别有滋味在心头”的。我也没有王鏊即兴赋诗的满腹才华,但是我自信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并不逊色于他。仅凭这点点滴滴涓涓的情素,我想,或许能汇成一条咏叹的细流吧。
我喜欢梅花,不仅艳羡她的俊逸丰姿,更是敬仰她的高雅丰韵。我常想,如果我们只是单纯欣赏梅花的花朵,那倒不如去欣赏牡丹;如果只是单纯欣赏梅花的绿叶,那也不如去欣赏芭蕉;如果只是单纯欣赏梅花的枝干,那还不如去欣赏青松;如果只是单纯欣赏梅花的暗香浮动,那真不如去欣赏茉莉。所以,我觉得只有全面欣赏梅花那鲜活切完美的生命,才能从梅花那俊逸风姿中深深品味她的高雅丰韵。
每年冬末春初之际,春寒料峭,梅花却冒着料峭的东风,独步早春。她在那“悬崖百丈冰”中孕育了花蕾,在冬春交接之时“凌寒独自开”,而且“二十里中香不断”。她赶在“山花烂漫”之前,向人们传递着春的信息。正是由于“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因而被人们誉为“东风第一枝”这正如欧阳修在〈蝶恋花〉一词中所赞美的那样:“帘幕东风寒料峭,雪里香梅,先报春来早。”
梅花本是性喜温暖的,却偏在这冰天雪地里孕蕾怒放,这自然让人们对她油然而生敬意了。所以,我国历代文人画士面对梅花的俊逸高雅,自然为之倾倒而赞美;而古今仁人志士仰慕梅花的冰肌玉骨,又怎能不为之敬重而折腰呢?梅花所具有的这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正是她的丰韵突出所在,故而梅花历来被人们看作是崇高人格的象征。唐代诗人黄蘖说过“不是一反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这句名言之所以能流传至今,就是因为梅花的坚强性格一直在激励这有志之士奋发图强“而辛弃疾所称赞的”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更让我们钦佩梅花的这一顽强不曲的丰韵。还记的听过一曲〈红梅赞〉。那优美而高亢的旋律,那极富象征意义的歌词,在让你欣赏之中,深得一种潜移默化的鼓舞,获取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唤醒百花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大凡喜欢这只歌的人,在聆听这只歌的时候,一定会和我一样,仿^***眼前朵朵梅花竞相开放,繁花满山,如云蒸霞蔚,那幽香暗动随东风而飘远,胜似一片香雪海。就在这耳濡目染之中,谁又能不激情满怀,心潮澎湃呢?我国自古以来,就把梅花与青松,翠竹并称为“岁寒三友”,而我想,这三友之中只有梅花是当之无愧的,因为三友之中只有梅花能够冰天雪地中绽放美丽的花魂。
梅花的丰韵还在于她的那种敢于领先而又甘于奉献的崇高精神境界。试想,经历了一冬的萧杀萧条,人们盼望春天的心情是何等急切。而冬末初春之际,何来百花争艳,春色满园?而又有谁来引领人们打开春天的大门,欢迎春姑娘的莅临?又有谁能舞动起东风,让人们早早享受温馨柔和的春意?“百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现天下春”的,那是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消息,不怕雪埋藏”的,还是梅花;“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自然也是梅花。然而,谁有知晓,“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从毛泽东的这首《咏梅》词中,我们不仅领略到了梅花冰清玉洁的风姿,更为她在“山花烂漫时”的“丛中笑”而深为感叹。这是何等的胆识,甘于奉献的精神!在百花尚且畏惧之时,我一花独秀;而在万紫千红尽享春意之际,我却功成身退,并为同伴的烂漫而欢笑。这难道不是君子之为吗?所以,自古以来,人们把梅兰竹菊并称为“四君子”,而梅花作为四君子之首,我看也是当之无愧的。
还有一点,不知大家是否注意过,梅花还具有一种凝重高尚的节操,这也是梅花的丰韵所在。陆游一生爱梅,咏梅,以梅自喻,他称赞梅花的节操是“花中气节最高坚”的。他俨然是梅花的化身:“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然而,陆放翁为什么会这么酷爱梅花呢?他的一首“咏梅》词也许是最好的答案了。“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在这里,黄昏风雨中的梅花寂寞忧愁,遭受着群芳的嫉妒。但是,即使花瓣零落被车轮碾做尘土,她依然是“二十里中香不断”。这又是何等超然的境界!一任风雨一任妒,我自飘香香如故!正如王冕所夸赞的那样:“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清气,不就是那我们所仰慕的直贯长虹的浩然之气吗?如此看来,梅花头戴“岁寒三友”和“花木四君子”的两项桂冠,那真真是当之无愧的了。
古往今来,人们对梅花是何等的喜爱景仰。难怪北宋诗人林逋爱之至极,不仅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山园小梅》,而且一生不做官,也不娶妻养子,一人独居西湖之畔的孤山中,种梅以之为妻,养鹤以之为子,过着悠哉游哉的隐居生活。且不论他的遁世思想是否可学,但就他的“梅妻鹤子”的佳话能够历代传诵,也足以看得出人们对梅花的喜爱到了何等钟情的程度。从这点上说,我承认我远不及林和靖,顶多也只能与我的那盆塑料制作的梅花盆景相伴。不过我相信,有我对她的涓涓不断的情思,她一定会鲜活得一如适园之梅,也一定会吐放馥郁梅香。在忙碌之余,静坐陋室之中,于那暗香枝头赏梅韵,却也比得上那王鏊的自得其乐了。